學校要聞 2024-12-13

舞樂共創三部曲終章 《映魂》致敬礦工歷史

【記者李作皊猴硐報導】為紀錄猴硐礦工們的辛苦歲月,通識與核心課程中心12月8日下午2時30分,在猴硐煤礦博物園區瑞三整煤廠3樓,舉辦「淡江X臺大X猴硐礦工文史館:跨校舞樂共創暨藝術服務學習合作成果展演—《映魂》」,由專業知能服務學習課程「身體語言與環境探索」的學生與臺大師生,以舞蹈結合音樂的表演形式,來致敬礦工們未完待續的輝煌。

稽核長林彥伶表示自己的外公也是礦工,相信能藉由表演更認識礦工的歷史,並祝現場觀眾好好享受這場成果展;通核中心主任紀舜傑首先感謝現場貴賓參與,也表示淡江的通識課程擁有多元特別的主題,希望讓學生喜歡上通識課程,他祝參與的同學們「不只是愛上這門課、愛上礦工、愛上生命,更愛上你自己。」

本次演出的五首曲目,〈熄聲〉描繪煤礦業逐漸衰退後的沉寂氛圍,象徵過去繁忙的礦區生活被歷史洪流埋藏,表現對消逝時代的追憶與反思;〈螢光〉象徵礦工們在黑暗中持續努力的生命力,在困境中仍堅持奮鬥,展現生命的韌性與希望;〈礦‧望〉描述礦工們對未來的期望和生活的渴望,同時隱含礦業結束後對新生活的憧憬與掙扎;〈徊想〉帶觀眾重溫礦業時代的點滴,透過舞蹈和音樂再現礦工們的辛勤與團結,並激起對逝去時代的深切懷念;〈煥魂〉以象徵性的表演形式喚醒礦業文化的記憶,展現新世代對礦工精神的傳承,以創新的藝術手法賦予這段歷史新的生命力。

《映魂》為舞樂共創三部曲的壓軸之作,不僅聚焦於礦工的奮鬥精神,也探討礦業時代結束後,文化記憶如何被傳承;老礦工的故事啟發了學生,讓他們從表演中找到與土地的連結,也讓觀眾對礦業歷史有了全新的體悟。演出結束現場掌聲雷動,不少觀眾被表演的真摯情感所打動,彷彿親歷那段礦業時代的繁華與辛酸。

通核中心副教授吳文琪與臺大創新設計學院兼任助理教授蔡佳芬皆表示,連續三年的跨校合作共演是相當艱辛的過程,對師生來說都是非常大的挑戰;雖然學生們未必擅長音樂和舞蹈,要在短時間內完成創作表演相當不易,幸好最後的作品呈現不負眾望,能讓現場的觀眾體會當時礦工的心境,也為這場長達三年的跨校合作,畫下圓滿句點。

猴硐礦工文史館館長周朝南感謝參與表演的師生們,以及觀賞演出的貴賓,這齣樂舞表演是礦工們的真實寫照,「若無以前的礦坑,哪有現在的臺灣。」提到表演中的劇情,他更數度哽咽表示這是他曾經歷的畫面,很感謝參與表演的師生們把這些珍貴的回憶表演出來。

水環碩一陳致慧表示,從《映魂》的舞蹈演出中,感受到藝術表演與礦工故事的深度結合,讓她身歷其境在表演中,她認為三部曲的設定讓表演更具層次感,「這門通識課能讓學生以表演形式來詮釋礦工生活,真的很有意義。」

關鍵字 #教學前線 #通核中心 #映魂 #猴硐 #礦工 #專業知能服務學習課程 #身體語言與環境探索 #吳文琪

本報導連結 #SDG3良好健康和福祉 #SDG4優質教育 #SDG8尊嚴就業與經濟發展 #SDG11永續城市與社區 #SDG17夥伴關係

NO.1201 | 更新時間:2024-12-16 | 點閱:698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與媒體中心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799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5-04-03 17:21:24
  • 線上人數:4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