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許宥萱淡水校園報導】國際情勢瞬息萬變,川普於今年再度入主白宮後,高舉「美國優先」的大旗,在地緣政治上寸步不讓,更擬透過對等關稅的手段,重塑全球的產業鏈結構,使歐洲國家面臨多重壓力。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4月22日中午12時,在T808舉辦「『時事論壇』——川普2.0新政下的歐洲」,由外交系副教授鄭欽模主持,邀請外交系教授卓忠宏、副教授崔琳、張福昌,共同與談川普新政對歐洲局勢帶來的影響。
鄭欽模表示,川普2.0新政對全球自由貿易體系造成許多挑戰,台灣也受到眾多衝擊,在這個動盪的時刻,「外交系與歐研所有眾多專業師資,針對相關議題做討論,讓學生在會談中,能夠於短時間內對當前的國際局勢有更深的了解。」
座談由崔琳從俄羅斯觀點出發,說明俄烏戰爭對美國,以及歐洲地區的影響。川普在剛上任之際,表明有自信能快速的結束這場戰爭。然而,隨著戰爭持續推進,川普的政策卻轉向,從一開始支持烏克蘭,到傾向俄羅斯,調整軍事後援,暫停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並提出若烏克蘭不參與和平談判,將停止武器供應;反之,若俄羅斯拒絕談判,則增加對烏克蘭的援助。川普認為,烏克蘭加入北約(NATO)的目標不實際,應尋求其他的安全保障方式,這與烏克蘭長期的戰略目標背道而馳。
接著張福昌從德國觀點出發,討論德法對歐盟核保護政策的辯論。川普政府曾批評歐洲長期依賴美國的防衛資源,並揚言撤除美國提供的核資源,要求歐洲國家承擔更多自我防衛責任。法國則長期倡議建立獨立於北約的歐洲軍隊,強調歐洲主義,以對抗美國主導的大西洋主義,此外,德國國內亦開始討論是否應該建立自有的核武組織,但現行國際條約明文禁止其發展核子武器。更關鍵的是,法國一向主張核武為國族主權的最高象徵,不願意將決策權分享給歐盟,使得歐洲整合核防衛力量的前景面臨制度性挑戰。
最後卓忠宏從其他歐洲觀點出發,討論川普2.0時代的歐盟與北約關係,強調歐盟在能「自主行動」前,在北約架構下與美「協同合作」,要求歐洲提高軍事預算交換美國留在北約,或仍願意提供部分歐洲國家保護傘波蘭、芬蘭等前線國家在北約支援下加強軍事部署。
外交四郭品妤分享,四位教授各自對歐洲局勢做出了清楚的說明,卓忠宏還提到了歐美貿易爭端、美國對等關稅概念,特別讓她印象深刻的是,教授提到“Let the United States be strong, Europe remains a mid-size power. Europe, both needed and in need.”說明了美國的強大和歐洲的重要性及自給自足的缺乏。「透過今天的演講,讓我對美國、俄羅斯和歐洲的關係以及貿易戰背後的多重因素有了更全面的認識。」
關鍵字
#教學前線
#貿易戰
# 川普2.0
# 美國優先
# 時事論壇
# 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
# 鄭欽模
#卓忠宏
#崔琳
#張福昌
本報導連結
#SDG4優質教育
#SDG16和平正義與有力的制度
#SDG17夥伴關係
NO.1213
| 更新時間:2025-04-27
| 點閱:231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