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志偉淡水校園報導】國際處境外生輔導組5月14日下午6時,在驚聲大樓10樓大廳舉辦「國際文化萬花筒」分享活動,邀請觀光一交換生包文森、財金英語一望舒、外交一薩持,以及資工英語三阿里分享家鄉文化,近50位教職員工生參與。
首先登場的是來自西班牙格拉納達的包文森,他以「生活即社交」為主題,分享西班牙人的家庭觀、飲食文化與社會節奏,並指出西班牙人習慣在晚上9點享用晚餐、週末時與家人聚餐,「生活的重心不是工作,而是與人共度的時光。」他特別介紹具代表性的Tapas文化——小份量菜餚與飲料搭配的社交型飲食形式,「吃」在西班牙不只是為了飽足,更是凝聚情感的重要時刻。此外,他也提到奔牛節、番茄節與聖週等特色節慶文化。
來自俄羅斯的望舒與薩持接力分享,他們從壯闊的地理景觀談起,介紹俄羅斯橫跨11個時區的國土,當中的貝加爾湖、烏拉山與堪察加火山群等自然奇觀。他們也帶觀眾認識俄羅斯兩大城市,首都莫斯科與前帝國首都聖彼得堡的風格差異與文化分裂,並強調「莫斯科不等於俄羅斯」。歷史上,他們則分享從基輔羅斯、沙皇時代到蘇聯成立與解體的進程,進而延伸到當前俄羅斯社會面臨的人口危機、青年外流與語言文化邊緣化問題。
最後上場的阿里幽默且親切分享伊朗的宗教變遷、生活風貌與飲食習慣,他談到伊朗由祆教(Zoroastrianism)轉變為以什葉派伊斯蘭為主的信仰,並解釋穆斯林朝聖地「麥加」的象徵意義,以及伊朗女性在公共場合的穿著規範。他也提到自己曾擔任地毯與番紅花的銷售員,「番紅花在伊朗1克只要1美元,但在國際上可以賣到10倍的價格。」並熱情介紹伊朗的傳統美食如葡萄葉包飯(Dolma)與番紅花雞肉飯,還大方請大家品嚐土耳其軟糖,讓現場洋溢著濃濃的中東風情。
俄文一張哲瑋表示,有幸參加活動讓他大開眼界,4位講者的分享豐富且生動,且現場聚集許多外籍生,氣氛非常熱絡,和講者的互動更讓他表示「這不只是文化交流,還是實踐語言學習成果的機會,希望未來有更多相關活動,能讓大家在真實的互動中成長。」也有同學提到,本來對異國點心有點遲疑,但實際品嘗土耳其軟糖後留下了良好印象。
關鍵字
#活動報導
#境外生輔導組
#國際文化萬花筒
#西班牙
#包文森
#俄羅斯
#望舒
#薩持
#伊朗
#阿里
#語言
#文化
#宗教
本報導連結
#SDG4優質教育
#SDG11永續城市與社區
#SDG17夥伴關係
NO.1216
| 更新時間:2025-05-19
| 點閱:51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