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學年度新生特刊 2025-08-16

【新鮮人秘笈】新鮮人的AI跨域學習地圖
企劃/淡江時報
 進入淡江的學生,不論在哪個科系就讀,都能夠擁有學校在AI教育上的優勢,與所擘劃的資源,自由選擇學習組合。
 我們邀請業界CEO、推動數位產業發展推手,及AI權威教授,為您的大學AI跨域學習指路。在淡江,你可以和AI一起預約四年後的美好未來!
![](https://photo.tkutimes.tku.edu.tw/ashx/waterimg.ashx?im=EA3E68C168E0EB16EAC97BE71E89B724A3E8280D27524FC234CF07E12C169428491846FA54B9D5B93BD8A608521B318EC5278C6A0E79C6B56277151E1CDE6E24) 淡江大學AI創智學院院長/李宗翰

#### 邀請你走一條屬於你的 AI 捷徑/淡江大學AI創智學院院長 李宗翰  歡迎各位新鮮人加入淡江大家庭!無論你來自哪一個科系、懷抱何種夢想,從此刻起,你都可以在淡江找到與AI並肩前行的路徑。
 在AI浪潮席捲全球的今天,懂得善用AI、理解其邏輯與潛能,已不再是特定系學生的專利,而是一種通用的未來素養。在這個背景下,AI創智學院積極推動AI教育向全校擴展,讓每位學生無論來自文、理、外語、商管、教育等領域,都能依據自身興趣與專業需求,彈性選修AI相關課程,結合實境場域、微學分課程與國際AI認證,將人工智慧真正融入各自的學習與職涯規劃之中。
 我們長期與NVIDIA、Microsoft、AMD、PwC、Supermicro等頂尖國際企業攜手合作,代表淡江已成為與世界一流同步接軌的AI教育基地,是一所AI全面覆蓋的AI university。學生可透過「NVIDIA DLI」課程取得國際級AI證照,更能參與實戰導向的產學計畫與技術挑戰活動。像今年,AI創智學院便受NVIDIA之邀攜手舉辦兩場Keynote Watch Party,邀請校內外師生共聚一堂,一起掌握NVIDIA全球開發者大會的最新技術脈動,培養與國際接軌的視野。
 另一方面,我們亦與微軟長期合作,導入其AI與雲端平台資源,全校學生皆可修習超過300門以上的微軟線上課程,不受時間、地點限制,內容涵蓋AI應用、資料分析、雲端架構等熱門主題,進一步累積履歷實力。
 此外,我們也即將導入FedGPT AI Server,實現「每位學生都有自己的GPT」。未來,淡江學生將可透過個人化AI助理完成報告生成、程式撰寫與企劃起草等,真正實現AI賦能每一門專業、每一位學習者的願景。
 AI不是單一路線,而是一種放大你原本專長的利器。從智慧健康、永續發展,到創業應用,AI都能成為你跨域整合的核心能力。在這個「日日新又日新」的AI時代,我鼓勵每位淡江新生:「從今天開始,勇敢開啟你的AI學習旅程,只要跨出第一步,AI創智學院就會是你最堅強的後盾,一路陪你走向未來。」
![](https://photo.tkutimes.tku.edu.tw/ashx/waterimg.ashx?im=EA3E68C168E0EB16EAC97BE71E89B72496AE8EFCB1CFA514637933886A938B46163102E19637D0C7497A7B60E2FC6AFD34EB802B5939BC06370532A267F7037A) 遠傳電信總經理/井琪

#### AI is future./遠傳電信總經理 井琪  首先肯定淡江對AI發展素養的重視,如今生成式AI(Gen AI)的趨勢將會持續發展下去,也將是新鮮人最為關注的議題。
 現今大學生最起碼要成為一個「AI user」,並學會接觸「AI tool」,而如果又是電機背景出身,更應該多去學習AI相關的應用與知識,相信絕對會受益良多。要務必謹記「先用先贏、早學早贏」的原則,未來世代懂得用AI的人才,將是屬於稀缺且行情好的人。
 「AI is the future.」生成式AI能有如今這般成就,歸因於強大的數據背景分析及資料庫來支持。這是多少年在Internet上累積到的各種知識資訊的集合體,是逐漸堆疊起生成式AI的重要養分,當然過程中必須時刻補給。「Raw material raw talents into Big pool」總要有新材料的輸入、專業人才的投入,才會有嶄新技術的產出和知識的生成。
 相較過往,若對操控電腦一知半解,將被社會淘汰,但如今時代不同,AI就像你的一個助理,就在身旁隨傳隨到,僅是扮演輔助角色,不用害怕被取而代之,只要精通自己領域的專業,依然可以在崗位上發光發熱。即便是非電機相關科系的同學,也不要妄自菲薄,因為這個世界需要的知識太多了,縱使在一個領域上,依然需要不同領域人才的相互協作與創建。(文字整理/楊成勤)
![](https://photo.tkutimes.tku.edu.tw/ashx/waterimg.ashx?im=EA3E68C168E0EB16EAC97BE71E89B7244235677F408A1B156BB3B54BDFE8CE69CF5BC116348003DF2239E594B0B785612F414FCE776CEC4358B884BF37B516E9) 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秘書長/呂正華

#### 好奇 跨界 解決問題 開啟無限可能/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秘書長 呂正華  親愛的淡江新鮮人,恭喜您即將踏進淡江大學這座充滿思想與靈感的殿堂,開啟人生另一段旅程。在這個萬象更新、科技飛躍的時代,人工智慧(AI)宛如晨曦中綻放的火光,引領我們思索人類知識與產業脈動。身為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秘書長的我,深感榮幸能在此與你分享產業經驗,也邀請你,一起在 AI的浪潮中為逐夢踏實做好準備。
 AI早已不再是工程師的專利,它悄悄滲透每個角落;從設計、研發,到分析市場、回應顧客,都能看到它的影子。未來職場所追求的,不只是單一技能的「T型人才」,而是能在縱橫交錯中游刃有餘的「π 型人才」。你所學的,不管是文學、理工、建築或商管,在 AI 的陪伴下,都將開啟全新的可能性。
 學習 AI,不一定要以技術為起點。你可以先認識它如何在語言、藝術、文化甚至社會結構中,扮演愈來愈重要的角色。Python 程式語言如同一把萬能鑰匙,資料科學可以是描繪世界的彩筆,而數學則是鋪陳邏輯的底色。這些工具不只是冷冰冰的計算,更是思考與創造的跳板。
 淡江大學早在民國 109 年便成立「AI 創智學院」,我也曾以經濟部工業局局長的身分參訪 AI 創智學院,在淡江大學就學,不只是知識學習,更有夢想萌芽的土壤,還有很多學長是在企業界服務,可以讓莘莘學子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蛻變。
 最後,我想送給你三句話:好奇,是打開未來的鑰匙;跨界,是連結彼此的橋梁;解決問題,是讓夢想落地的起點。在 AI 的時代,你的想像力與行動力,將為台灣注入新的可能。願你在淡江大學寫下屬於自己的篇章,在知識與創意的交響中,與 AI 攜手共舞,走向光亮的未來
![](https://photo.tkutimes.tku.edu.tw/ashx/waterimg.ashx?im=EA3E68C168E0EB16EAC97BE71E89B7247B759C26B060F7B3EA70B38A4A2FFDD2A8900EC0B612BE2317621B2FA8276D1AFA6D009651DD66816106C5825DCD8E8B) 淡江大學資工系特聘教授/張志勇

#### 黃金四年 讓自己成為下一波時代的定義者/淡江大學資工系特聘教授 張志勇  AI 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世界。根據麥肯錫的研究,在未來十年內,七成以上的工作將受到生成式AI的影響,而其中超過三分之一的職務內容將被重新設計甚至自動化。在這個關鍵的轉捩點上,選擇是否學AI?怎麼學?如何用?並發揮影響力,將決定你站在哪個位置,看見怎樣的未來。
 從大一開始,AI 就應該成為你的默契夥伴。第一年,重點不在於精通某個AI語言或程式,而是建立對AI的整體理解與基本應用能力。同學們可以開始關心AI,透過各種新聞媒體及報章雜誌了解AI如何運作、背後的原理與倫理爭議;也應該熟悉常見工具的操作方式,無論是用來輔助筆記的ChatGPT,還是用來做圖的DALL·E、Canva,又或是整理資料的NotebookLM。這些工具不該只是任務完成的手段,而應該是學習思維的延伸。
 到了大二與大三,多數同學開始進入專業課程的核心,同時累積更多實作經驗。這時,您的AI使用也應該升級──不再只是輔助,而是整合。同學們可以嘗試將AI工具與課程內容結合,讓AI參與歷史研究、數據分析、創意寫作,甚至模擬社會現象。這不只是炫技,而是一種新的「學習架構」。當你開始用AI來思考、討論、創造,你的學習就不再只是課本的延伸,而成為真正讓學習更全面及完整,準備迎向未來可能遇見的挑戰與機會。
 進入大四,正是AI從外部工具轉為內化能力的階段。同學們不只是知道怎麼用AI,而是知道如何設計AI應用場景、打造屬於自己的AI解決方案。您可以嘗試設計簡單的自動化流程,讓報告能快速整合並視覺化;或是建立一個學校內部文件的語意搜尋系統;甚至利用AI協助你在職涯探索上做模擬演練與對話分析。更重要的是,這個階段的你,應該開始思考如何將AI能力與他人分享。無論是開設讀書會、參與教育工作坊、或是在社群媒體上產出內容,分享的過程也是能力內化與價值擴散的最佳途徑,讓更多人看得見您在AI的素養與能力,也看得見您使用AI所帶來的成效與敏捷,更能將這些的能力與成果,與人分享,並影響他人。
 準備好了嗎?從今日起,AI不是你的威脅,而是你未來最強的同盟。這四年,將是你與AI共振未來的起點。
![](https://photo.tkutimes.tku.edu.tw/ashx/waterimg.ashx?im=EA3E68C168E0EB16EAC97BE71E89B7244C84AC05A74ED13BD1521F7CD16000274765DD506EB7BFAC93FB181D461C3AAA65362095A0118DE801F1074C751E76CC) 人工智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榮貴

#### 在AI浪潮中發光 讓AI成為你的超能力/人工智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榮貴  AI2.0 的時代已經來臨,這幾年,我親眼見證 AI 技術迅速發展,從冷冰冰的程式與模型,變成能與我們對話、創作、甚至決策的生活智慧夥伴。現在 AI,不再僅是資訊人的工具,而是每一個人都該掌握的「數位超能力」。
 在此,我想與各位學弟妹分享三個重要的觀點,協助你們在 AI2.0 時代找到自己的學習定位與發展方向。
**第一、**AI 是每個人的夥伴,不是工程師的專利
 AI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學習方式與工作方式,甚至正改變整個產業的運作邏輯。不論你來自文學院、商管學院、外語學系或教育、國際事務學院,AI 都能協助你完成任務、提升效率。新聞系學生已經在用AI協助寫稿,觀光系的同學利用 AI生成旅遊推薦,國際事務的學生用AI追蹤全球議題……。這不再是未來,而是現在。
**第二、**學習 AI 的本質與方法,才能創造屬於你的應用場景
 真正掌握 AI,不是學會操作幾個工具而已,而是理解AI的思維、本質與特性,進而思考如何運用 AI 解決問題、創造價值。你不用學會「做AI」,而需要學會「用AI」,將 AI 用在你的專業領域,這就是「跨域應用」的能力。
**第三、**在 AI 時代,更要培養「人類本質的能力」
 AI持續發展是為人而服務,不用擔心被AI取代,真正能運用AI是人,在AI發展過程,我們不能忘記,人類才具有真正不可取代的價值。唯有那些能善用 AI 並同時發揮人類本質能力的人,才能在未來站穩腳步。我曾提出人類本質的21種本質,溝通、談判、創意,有創意的溝通與談判能力;美感、美學、藝術,融合美感與美學培養藝術素養;認知、歸納、複雜,提升認知歸納力處理複雜問題;好奇、社交、學習,交織好奇心與社交力賦能學習;韌性、靈活、敏捷,結合靈活與敏捷能更具韌性;創造、分析、整合,運用分析與整合創造新價值;新創、多技能、跨領域,跨領域多技能組合新創事與物。
 恭喜您進入擁有豐富AI教育資源與跨域學習機會的淡江!未來大學四年,勇敢探索、自由嘗試,讓 AI 成為你的學習夥伴,也讓你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未來的你,會感謝現在跨出學習 AI 第一步的自己。
![](https://photo.tkutimes.tku.edu.tw/ashx/waterimg.ashx?im=EA3E68C168E0EB16EAC97BE71E89B724A84A6ABAA9F9C0324236DAD2E298BEF5BD907DDE3E97773D979DF126BE441DE8B13C5E42A824FDEB5DE8A8698376E136) 淡江大學村上春樹研究中心主任/曾秋桂

#### AI+HI 與AI共構良好的夥伴關係/淡江大學村上春樹研究中心主任 曾秋桂  首先恭賀各位在經歷槍林彈火般的考驗後,終於如願成為大一新鮮人。享受喜悅之餘,是否也正思忖著四年後的自己,將帶著怎麼樣的能力迎向職場?又要如何規劃未來四年的大學學習,成為炙手可熱的社會新鮮人?
 記得105學年度剛接任日文系主任時,就已覺察到AI(人工智慧)技術即將取代語言專業。為了不被取代,我立志學習AI,延攬AI成為我的副駕。而在ChatGPT尚未出現的107學年度準大一新生座談會上,我侃侃而談AI與日語教學的經營學系理念,贏得一位憂心母親的讚賞,更堅定我勇闖陌生AI世界的決心,自109學年度起將AI技術導入授課課程。如今AI風潮的威脅,已讓語言學系處於相對弱勢,並令人文社科系憂心忡忡。
 從個人應用到企業轉型,再到全球職場結構變革,媒體舉證歷歷,AI已不再是加分項目,而是成為職場新的基本功。各方研究也列出最快成長的職業與最快消失的職業排行榜。此類資訊勢必左右著各位未來四年的學習態勢。顯然地與AI共構良好的夥伴關係,是無可迴避的攻略。
 在此鄭重告訴人文社科的新生們,即使是在AI時代,你們還有一線生機——透過AI+HI的跨領域合作,重視培育AI素養以及AI應用能力。土法煉鋼的方式已經不合乎時宜。要跟緊語言教師好好學習語言的基本功,再以AI素養以及AI應用能力,將習得的五技能(讀、說、聽、寫、譯)基本功進一步優化。
 以我在113學年度新開設的「村上春樹與現代文學」(日文系大二選修)為例,在講解日文文章結構,讓學生實際閱讀村上春樹原文作品之後,期末報告由學生報告應用AI技術將文字心得轉化成的動漫作品,並接受提問。高達9成以上的修課學生給予高度評價,其中回饋「與AI技術相關,在未來有很大的助力」的意見,道盡本課程設計的用心。難能可貴的是,學生也注意到AI雖能秒速生成圖片(動漫)、配音等,但仍需語言專業能力(HI)來檢核訛誤及優化內容。
 最後,誠懇建議各位在學期間,穩紮穩打專業能力,須秉持「HI跨域AI、AI賦能HI」的學習精神,才能創造無限生機,開拓人文社科生的康莊大道。
 **淡江大學提供一個無限可能的學習平台**, 師生攜手在AI賦能的時空中不斷學習、組合、創新, 培育數位浪潮中的創新領袖。 #### 教務處AI賦能網站: 淡江大學已經為全校師生準備好了,在全雲端智慧校園2.0的優質軟硬體資訊環境下,學校設立AI倫理教育資源中心,各學院及通識中心也已經完成AI賦能的準備,等著您來探索與學習。
#### AI創智學院: 透過AI學程、遠端課程、應用平台與實境場域等資源,提供給全校的同學另一個學習管道。學習內容含微軟AI雲端線上課程與AI 實作體驗工作坊、AI國際證照輔導工作坊等服務。無論任何學院、系所,只要是淡江的學生,都可以一起參與學習。更在校園內設有AI證照考場,輔導跨院系所師生取得Microsoft、NVIDIA等AI國際證照,另各單位亦開設有其他AI課程證照班,嘉惠淡江學子,提升學生未來競爭力。
#### 我們提供AI賦能的學習平台 淡江大學提供一個無限可能的學習平台, 師生攜手在AI賦能的時空中不斷學習、組合、創新, 培育數位浪潮中的創新領袖。
**教務處AI賦能網站(https://aio.acad.tku.edu.tw/):**在全雲端智慧校園2.0的優質軟硬體資訊環境下,各學院及通識中心致力於將AI融入教學,完成AI賦能的準備,並設立了「AI倫理教育資源中心」,等著您來探索與學習。
**AI創智學院(http://www.tk.tku.edu.tw/):**透過AI學程、遠端課程、應用平台與實境場域等資源,提供給全校的同學另一個學習管道。學習內容含微軟AI雲端線上課程與AI 實作體驗工作坊、AI國際證照輔導工作坊等服務。只要是淡江的學生,都可以一起參與學習。更在校園內設有AI證照考場,輔導跨院系所師生取得Microsoft、NVIDIA等AI國際證照,嘉惠淡江學子,提升學生未來競爭力。

關鍵字 #教學前線 #李宗翰 #井琪 #呂正華 #張志勇 #張榮貴 #曾秋貴 # 教務處AI賦能網站 #AI創智學院

本報導連結 #SDG4優質教育 #SDG9產業創新與基礎設施

NO.1221 | 更新時間:2025-08-16 | 點閱:161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與媒體中心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799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5-08-16 18:14:26
  • 線上人數:11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