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學年度新生特刊 2025-08-16

【淡江品牌 校友齊讚】會計系校友、三金音樂製作人 陳建騏/專注當下 築夢踏實

當年大學聯考填志願時,我最想念的是美術系,後來聽從家人建議,選擇了淡江會計系,沒想到從會計出發,繞個彎抵達音樂,反而看見不同的風景。一路以來,我為田馥甄、徐佳瑩、魏如萱等知名歌手製作專輯,也從中收穫了許多意想不到的驚喜。

「會計難的不是數學,而是如何處理事情。」對我來說,會計系的課程並不輕鬆,尤其是堪稱大魔王的中級與高級會計學,但我沒有因此放棄學習,而是在繁重課業之外,找到能讓自己喘息的地方——淡江實驗劇團。這個選擇延續了我高中話劇社的熱情,也讓我從表演中領略情感與表達的力量。回頭看,大學時期所習得的會計知識,也在我日後經營公司時發揮了實際效用。

與高中話劇社相比,實驗劇團的訓練更具系統性。從讀本、排練到舞臺呈現,每一個步驟都有其脈絡與節奏。我逐漸領悟,表演不只是把角色演好,更要理解每句臺詞、每個動作背後的設計。舞臺情緒與真實人生往往緊密相連,過往的經歷也能透過表演被重新詮釋與轉化。在劇團中,我學會與不同角色的夥伴溝通,這樣的磨合經驗,成為我投入音樂產業中最受用的養分。特別感謝當年實驗劇團的指導老師丁洪哲,他的悉心指導與溫暖支持,深刻影響了我對創作的態度與價值觀。

我從小就學鋼琴和電子琴,對音樂的敏感度早已在耳濡目染中逐漸培養。高中擔任話劇社導演,雖然還不懂編曲,但已為公演創作配樂。大四那年,我在臺北的「主婦之店」打工,近距離觀察駐唱樂團的現場演出,那段經歷讓我意識到,「完整演出一首歌並不容易」,每個樂器都需精準掌握,還得因應現場氛圍即時調整,甚至與聽眾互動。這些觀察與體會,成為我日後創作的重要基礎,也讓我明白:音樂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一場關於傾聽與共鳴的團體協作。

服役期間,我進入藝工隊,得以持續與音樂保持連結。退伍後,在劇場、電影、廣告等領域擔任音樂設計、鍵盤手與監製,從各種合作中累積實戰經驗,並陸續獲得金鐘獎、金曲獎與金馬獎的肯定。至今,我仍很少為了發表而寫歌,每一件作品幾乎都有明確的情境或對象。靈感不足時,我會選擇放慢步調,重新感受生活,當你能夠真正沉靜下來,聽見那些平時被忽略的細節,靈感就會慢慢浮現。

如今音樂的應用比以往更為多元,從短影音、遊戲、廣告、到影視劇場,無所不在。但音樂本質上是一種極為主觀的表達形式,除了創意,還得兼顧觀眾的接受度與市場的期待。對我而言,「熱愛」始終是創作最重要的動力。只要是自己感興趣的事,我總願意投入時間、深入學習,儘管過程不易,卻也能從中找到喜悅與成就感。

最後,我想鼓勵正在探索中的學弟妹們:別害怕犯錯,勇敢去嘗試。錯誤是學習中珍貴的一環,它讓我們反思、成長、前進。在AI快速發展的時代,只要你願意主動學習、靈活運用工具,就能從不同角度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就更有機會突破自我。當然,專業能力很重要,但溝通協調、團隊合作、理解他人同樣是進入職場的關鍵素養。不要侷限自己的目標與身分,儘量把握機會學習新事物、多參與社團活動,探索更多元的自己,你每一段的努力都不會白費,終將成為未來人生旅途中寶貴的資產。(文/吳沂諠整理)

關鍵字 #溫馨時刻 #校友 #會計系 #陳建騏 #音樂製作人

本報導連結 #SDG4優質教育 #SDG17夥伴關係

NO.1221 | 更新時間:2025-08-16 | 點閱:55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與媒體中心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799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5-08-16 18:14:26
  • 線上人數:11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