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學年度新生特刊 2025-08-16

【新鮮人的AI跨域學習地圖】AI+HI 與AI共構良好的夥伴關係/淡江大學村上春樹研究中心主任 曾秋桂

首先恭賀各位在經歷槍林彈火般的考驗後,終於如願成為大一新鮮人。享受喜悅之餘,是否也正思忖著四年後的自己,將帶著怎麼樣的能力迎向職場?又要如何規劃未來四年的大學學習,成為炙手可熱的社會新鮮人?

記得105學年度剛接任日文系主任時,就已覺察到AI(人工智慧)技術即將取代語言專業。為了不被取代,我立志學習AI,延攬AI成為我的副駕。而在ChatGPT尚未出現的107學年度準大一新生座談會上,我侃侃而談AI與日語教學的經營學系理念,贏得一位憂心母親的讚賞,更堅定我勇闖陌生AI世界的決心,自109學年度起將AI技術導入授課課程。如今AI風潮的威脅,已讓語言學系處於相對弱勢,並令人文社科系憂心忡忡。

從個人應用到企業轉型,再到全球職場結構變革,媒體舉證歷歷,AI已不再是加分項目,而是成為職場新的基本功。各方研究也列出最快成長的職業與最快消失的職業排行榜。此類資訊勢必左右著各位未來四年的學習態勢。顯然地與AI共構良好的夥伴關係,是無可迴避的攻略。

在此鄭重告訴人文社科的新生們,即使是在AI時代,你們還有一線生機——透過AI+HI的跨領域合作,重視培育AI素養以及AI應用能力。土法煉鋼的方式已經不合乎時宜。要跟緊語言教師好好學習語言的基本功,再以AI素養以及AI應用能力,將習得的五技能(讀、說、聽、寫、譯)基本功進一步優化。

以我在113學年度新開設的「村上春樹與現代文學」(日文系大二選修)為例,在講解日文文章結構,讓學生實際閱讀村上春樹原文作品之後,期末報告由學生報告應用AI技術將文字心得轉化成的動漫作品,並接受提問。高達9成以上的修課學生給予高度評價,其中回饋「與AI技術相關,在未來有很大的助力」的意見,道盡本課程設計的用心。難能可貴的是,學生也注意到AI雖能秒速生成圖片(動漫)、配音等,但仍需語言專業能力(HI)來檢核訛誤及優化內容。

最後,誠懇建議各位在學期間,穩紮穩打專業能力,須秉持「HI跨域AI、AI賦能HI」的學習精神,才能創造無限生機,開拓人文社科生的康莊大道。

關鍵字 #教學前線 #AI跨域 #曾秋桂

本報導連結 #SDG4優質教育 #SDG9產業創新與基礎設施 #SDG11永續城市與社區

NO.1221 | 更新時間:2025-08-16 | 點閱:90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與媒體中心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799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5-08-16 18:14:26
  • 線上人數:1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