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大代誌 2025-09-13

暑期服務隊赴海內外各地 用行動實踐關懷與成長
今年暑假共有12支服務隊走入校園、社區與國際場域,將學習所得轉化為實際服務。經濟系「經探號」、課外組「柬埔寨服務學習團」與「舊鞋救命服務志工」、西洋劍社、跆拳道社、電腦硬體研習社、淡江扶青團、iPower社、極限舞蹈社、機器人研究社、攝影社、種子課輔社,分別前往海外進行跨文化交流、國內中小學教育推廣及社會公益行動,透過陪伴與教學,讓「服務」成為大學生涯中最真切的學習。
#### 經濟系經探號西澳探索行動 從書本走入場域 拓展永續新視角  【張瑜倫淡水校園報導】經濟系「經探號」團隊7月7至20日展開海外探索行動,由經濟系教授林彥伶帶領9名隊員前往西澳,透過與當地政府官員、原住民組織及環保團體的交流,體驗永續議題在不同文化脈絡下的多元樣貌,此行共接觸當地民眾與利害關係人約600人,成果豐碩。
 行程中,師生特別拜會西澳原住民事務部長Don Punch,並與首席官Tom Palmer進行對談,了解原民政策推動現況。團隊亦與在地機構建立合作關係,包括原住民賦能機構「原住民領導力協會(WAALI)」、環境教育倡議組織「小綠步驟(LGS)」及水質改善行動團體「Armadale Gosnells Landcare Group」,共同探討公共衛生、水資源等議題;另與「西澳大學原住民防自殺研究中心」合辦跨校論壇,雙方師生就臺灣與澳洲原住民族的文化與政策經驗交換意見。
 林彥伶表示,學生在過程中學習如何與當地機構接洽,從聯絡、議程安排到合作細節,均多次溝通協調,逐步累積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她強調,學生對原住民政策的理解不再僅止於書本或新聞,而是親身感受到制度如何影響文化保存與族群平權,進一步拓展了公共參與與國際永續的視野。「這14天行程安排緊湊,每一日的行動成果都深具意義,對學生而言都是重要的養分。」
 經探號成員、經濟四洪恩恩分享,最令她印象深刻的,是澳洲展現的生物多樣性與文化包容性,西澳人口有1/3來自不同國家,因此社會氛圍對多元族群十分友善。「我與夥伴都是首次踏上西澳,不僅開拓了視野,更從書本走入真實場域,理解永續發展在不同社會條件下的多重挑戰。此次行動,我們看見各界如何為永續努力,相信這段探索與實踐將成為我們未來前行的重要養分。」
![](https://photo.tkutimes.tku.edu.tw/ashx/waterimg.ashx?im=EA3E68C168E0EB16560C6585A9E12FA7DBCAE8FE4AB6E06105E996C87EDB4B0559410CB6DF42909AF4C3E7B231C02ACA26EC026450BCF36CE1B4EF7C83D4E7A4) 柬埔寨服務學習團7月9至29日前往貢布省及暹粒省,進行中文與電腦教學服務。(圖/柬埔寨服務學習團提供)

#### 柬埔寨服務學習團首次以英語教學中文 學童熱情回饋  【張瑜倫淡水校園報導】邁入第19屆的「柬埔寨服務學習團」7月9至29日再度出隊,今年續以「我寨這裡柬單愛」為名,共有11位國際志工前往柬埔寨貢布省及暹粒省,進行中文與電腦教學服務,吸引逾350人參與。
 團隊長期以柬埔寨學童為主要服務對象,17屆以前都用注音符號教中文,去年起改採漢語拼音,更貼近國際語言使用習慣並提升學習成效。今年除延續教學,也走進CTEP教育中心,以英語授課,由當地教師翻譯成柬文的方式進行,學童都非常開心且投入課程中,CTEP也給予高度肯定並希望未來有機會能再度合作。
 隊長、今年甫畢業的財金系校友林家楨表示,很開心看到過去努力學習中文的學員,如今已能擔任課堂翻譯,而下課時學員們會主動擊掌道別,展現學習成果與熱情。「今年首次以英文教學中文,團員們起初都很緊張,但隨著課程進行逐漸掌握技巧,並能清晰下達指令。過程中仍面臨臨時刪減課程、學員人數超出預期或情緒亢奮等挑戰,但也正因如此,團員們學會如何彈性調整、臨機應變,這份能力成為服務學習中最寶貴的收穫。
 課外組學輔創新人員張峻維分享,每次出隊前皆安排近半年的扎實培訓,培養隊員具備臨機應變與教學能力。雖然當地孩童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就流利使用中文或熟悉操作電腦,但希望能啟發興趣,讓孩子們願意每一年持續參與,對未來就業有所助益。「四次出隊的過程中,看見當地孩童的學習成果與成長點滴,讓辛勞都化為甘甜,有些協助翻譯的學員表達想來臺灣就讀大學,心中很為他們感到開心,因為服務的延續,讓服務不只是服務,更是一份有溫度的陪伴。」
![](https://photo.tkutimes.tku.edu.tw/ashx/waterimg.ashx?im=EA3E68C168E0EB16560C6585A9E12FA793A52859E5C7CC22B1D7EC16F40D7F694AB3E0A3587C1413831D2260C4359A2C3D900E6AFA9EB63D8B049AF81A53211A) 舊鞋救命暑假服務志工至新北市林口伯利恆倉庫,協助整理與打包物資。(圖/課外活動輔導組提供)

#### 舊鞋救命暑假服務志工 體悟物資差距與國際關懷責任  【張瑜倫淡水校園報導】課外組「舊鞋救命暑假服務志工」11位成員,7月1至3日至新北市林口伯利恆倉庫,投入「舊鞋救命志工行動」,透過物資整理與打包,關懷非洲赤腳兒童的生活需求。
 營隊以「尊嚴的禮物」為核心,期望將舊鞋化作守護安全、避免疾病的保障,讓受贈的孩子們能安心上學。團隊成員在倉庫中看見大量嶄新的衣物、鞋子、包包,未使用即成捐贈物資,深受震撼,並感嘆臺灣物資充裕,與非洲赤腳孩童的困境形成強烈對比。
 帶隊教師、課外組學輔創新人員張德裕表示,此次服務讓參與學生實際投入鞋子清潔、分類與打包,學習到分工合作的默契,深化對「志工精神」的理解。他強調,服務不只是完成任務,更在於尊重與同理,從心靈的付出中體現責任感。透過來自非洲服務現場志工的分享,學生們更深刻體會物資對當地孩童所帶來的希望與改變,並在心中種下持續關懷國際社會的種子。
![](https://photo.tkutimes.tku.edu.tw/ashx/waterimg.ashx?im=EA3E68C168E0EB16560C6585A9E12FA7CBCD3F73A948E254673CA99DFBD2D624B21D1118BA1629B94071FBE72089879189EC4EE8E68FB0652C2BABA6F438B276) 西洋劍社至新北市淡水區水源國小舉辦營隊,帶領學童體驗擊劍的魅力。(圖/西洋劍社提供)

#### 西洋劍社與水源國小「劍怪不怪」 帶領學童體驗擊劍魅力  【張瑜倫淡水校園報導】西洋劍社7月1至3日赴新北市淡水區水源國小,舉辦「劍怪不怪擊劍成長營」,持續推廣擊劍運動。此次活動由12位隊員帶領20名學童,透過遊戲與實作體驗擊劍的魅力,並從課程中認識相關歷史與文化,讓孩子們在暑假中獲得豐富而有意義的學習。
 三天的課程安排多元,每日以暖身操揭開序幕,內容包括劍種介紹、擊劍基本動作、擊劍示範賽及DIY泡棉劍,並實際演示「銳劍」、「軍刀」與「鈍劍」三種類別的特徵。學童不僅親手製作專屬的泡棉劍,還能在友誼賽對打中熟悉比賽規則,體驗擊劍的競技精神。
 隊長、國企三陳妤華表示,最後一天特別安排高年級學童與隊員進行對打,孩子們起初有些緊張,但逐漸展現專注與自信,成功得分時的笑容與同伴的加油聲,成為最動人的畫面。擊劍不只是運動,更是孩童學習自信與勇於挑戰的契機,而教育與服務的價值,往往體現在啟發孩子們相信「我也能做到」。透過籌備過程,也讓隊員在陪伴與引導中學習到團隊合作與人際互動的重要性,這份雙向的成長經驗,正是服務活動最珍貴的收穫。
![](https://photo.tkutimes.tku.edu.tw/ashx/waterimg.ashx?im=EA3E68C168E0EB16560C6585A9E12FA70365B10EC46ECC50511AB4DD36EC95E25EB23C0BB2FF1E1A7F7E35FD9E10B7BCE00A95DCA49ED19AEB1E51DDA7B460B9) 跆拳道社7月8至10日至宜蘭縣蘇澳國中,舉辦「淡江大學X蘇澳國中暑期營隊」。(圖/跆拳道社提供)

#### 跆拳道社舉辦教育服務營 注入品格教育與團隊合作  【張瑜倫淡水校園報導】跆拳道社7月8至10日至宜蘭縣蘇澳鎮蘇澳國中,舉辦「淡江大學X蘇澳國中暑期營隊」,以跆拳道為核心,結合多元課程與團隊活動,由10位隊員帶領24位學童。營隊以寓教於樂為宗旨,透過品格教育、體能訓練與創意課程,期望縮短教育資源落差,並提升學童自信與生活能力。
 課程從「破冰活動」揭開序幕,透過遊戲與隊呼建立團隊默契;「火鍋大地」闖關則結合體能與合作挑戰,強化溝通協調與互信精神;「手感創藝・綠意清涼」帶領學童製作環保小盆栽與創意作品,培養專注力與美感表達;「一場電影,一次成長」藉由觀賞電影與討論,讓孩子思考情緒管理、人際關係與價值觀。每日下午安排「跆拳道專訓練習」,由蘇澳國中教練簡明正與隊員指導基本動作與踢靶練習,並於結業時進行成果展示,展現孩子的學習成效。
 隊長、電機二林凡維表示,籌備過程歷經完整訓練與多次驗收,讓隊員在實際營期靈活應變,並將企劃轉化為課程踐。「這次營隊讓我體會到付出與學習可以同時發生,除了傳授跆拳道專業外,也能在過程中成長,並看見孩子們從生澀到自信的轉變。這不僅是一場營隊活動,更是一種教育公益與社會責任的實踐,讓參與者都深刻理解志願服務的價值。
![](https://photo.tkutimes.tku.edu.tw/ashx/waterimg.ashx?im=EA3E68C168E0EB16560C6585A9E12FA7F127906DB8702176F9575B81FFA6653AA411C5997656672AAAD3F603353507264B1453B31569CB950C480024AE63E8A6) 電腦硬體研習社邀請業界團隊,帶領學員進行電腦組裝教學。(攝影/鄧晴)

#### 電腦硬體研習社暑期營隊 學生動手組裝體驗科技成就  【記者張平淡水報導】電腦硬體研習社7月17及24日,在新北市淡水區正德國中舉辦暑期營隊,由10位服務員帶領26名學員,課程結合理論與實作,將艱澀的電腦知識轉化為生活中的學習體驗,期盼激發學生對電腦硬體的興趣,並培養其STEM(科學、技術、工程與數學)能力。
 營隊以「培養STEM技能、激發團隊合作、啟發學習興趣」為主軸,課程內容涵蓋電腦五大單元——輸入、輸出、算數、控制與記憶,並延伸至硬體、軟體、韌體與作業系統的運作原理,同時也介紹二進制、浮點數、位元等基礎邏輯概念,讓學員從零開始逐步認識電腦世界。
 因應近年AI浪潮,課程特別加入CPU、GPU、主機板與I/O裝置的解析,並介紹電腦組裝與AI PC相關硬體規格,幫助學員掌握電腦性能的判斷方法。 活動的最大亮點在第二天課程,特別邀請夢想成真資訊股份有限公司團隊協力,帶領學員進行電腦組裝教學。過程中,除了逐步拆解與安裝硬體元件,更安排分組競賽,由評審選出表現優異的隊伍並頒發獎品,讓學員在動手實作與競賽中體驗合作與成就的喜悅。
 隊員、資工二楊淯鳳分享,「每位小朋友都非常專注於電腦組裝,特別是比賽時更是充滿熱情。這次擔任志工不僅收穫了學員的笑容,也讓我學習到與夥伴分工合作的寶貴經驗,能夠順利完成活動,十分有意義。」
![](https://photo.tkutimes.tku.edu.tw/ashx/waterimg.ashx?im=EA3E68C168E0EB16560C6585A9E12FA7DCA501D50B90C2C707CD0D1E6080A027B3852FB898492D870C7E186FBAB1C58AC9A10E5B31C2EE1E1A528C54F293DFCC) 「小小富翁兒童理財營」為學童安排理財小學堂,認識金錢的重要性。(圖/淡江扶青社提供)

#### 淡江扶青社「小小富翁兒童理財營」 大小朋友共築良好價值觀  【藍心妤淡水校園報導】淡江扶青社的5位服務員與校外的百城扶青社、淡海扶青社及百合扶青社合作,7月19日在臺北市大同區的大同士林婦女支持培力中心,聯合舉辦「小小富翁兒童理財營」,吸引16位學童、8位大人參與,營隊以「親子共學」為核心理念,設計理財課程及義賣活動,幫助大小朋友培養理財概念,並引導學童學習責任感與選擇能力。
 課程安排理財小學堂,教導學童認識金錢的重要性、行銷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推銷產品與面對拒絕的應對方式。針對家長,則安排如何培養孩子理財能力、建立家庭理財對話的課程。學童們也進行產品研發DIY與愛心義賣,發揮創意設計熱縮片鑰匙圈圖案,製作義賣價目表,並在隊員陪同下進行銷售互動與金錢管理。
 隊長、電機二蘇彥安認為,營隊對參與者和工作人員來說都意義重大,希望藉由多元互動方式,讓學童理解「想要」和「需要」的差異,認識金錢的來源並加以運用。他特別提到,其中一組小朋友的義賣營業額高達千元,以及家長對營隊的高度肯定,都讓他印象深刻。
![](https://photo.tkutimes.tku.edu.tw/ashx/waterimg.ashx?im=EA3E68C168E0EB16560C6585A9E12FA7F0FBD9A02705DF9EDAC4A669FEA6F2052839D39520B55D704BF0E8A1E39DB6F2B7AAF0278EDCFDDF96074D7A0056BC81) iPower社攜手北教大舉辦「EQ玩家」營隊,引導孩童探索情緒世界。(圖/iPower社提供)

#### iPower社攜手北教大舉辦「EQ玩家」 啟發學童情緒表達力  【記者吳沂諠淡水校園報導】本校iPower社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iPower社,7月29至31日一同前往臺東縣金峰鄉賓茂國小,舉辦「EQ玩家——情緒生存戰」營隊,與當地65位學童展開為期三天的互動學習。
 課程聚焦於憤怒、恐懼與悲傷三大情緒,並透過破冰遊戲、EQ工作坊、熱力歡唱、性別教育專題、劇場演出及祝福時刻等活動,引導孩童探索情緒世界,學習有效表達與溝通。團隊成員在營隊中同時扮演小隊輔、課程講師與遊戲關主等多重身分,對大家而言是嶄新的挑戰與突破。雖然過程中需應對不同情境與臨場狀況,但正因如此,更加體會隊合作與臨機應變的重要。
 隊長、經濟碩二柯美妃表示,三天活動雖遇上風雨不歇,卻澆不熄彼此的熱情。無論是服務員或參與學童,都在互動中收穫滿滿,許多難以言表的感謝與感動早已深植心中,成為珍貴而難忘的共同回憶。她相信,這段經驗不僅強化了學童的情緒教育,也讓團隊成員獲得寶貴的成長。
![](https://photo.tkutimes.tku.edu.tw/ashx/waterimg.ashx?im=EA3E68C168E0EB16560C6585A9E12FA7E61B1E9EBDFAA3760BAA16D511DCB2E7465661BED2229D41C1D989B69EBC7ECC125932392F1E0E1182995B770968CFD3) 極限舞蹈社舉辦暑期營,隊員與學員們進行舞蹈教學。(圖/極限舞蹈社提供)

#### 極限舞蹈社舉辦「治平高中暑期營」 熱血學子共舞青春  【藍心妤淡水校園報導】極限舞蹈社於8月5日、7日及12日前往桃園市楊梅區治平高中,舉辦「治平高中暑期營」,由10位服務員與治平高中街舞隊的查克老師,共同帶領13位街舞隊學生進行舞蹈學習與交流。課程內容涵蓋搖滾步(Toprock)、排腿(Footwork)、風車與動作停頓等舞蹈技巧訓練,結合破冰遊戲與形象照拍攝,為營隊增添趣味與活力。8月14日則安排學生參訪淡江大學並進行成果發表,展現營隊帶來的成長與收穫。
 服務隊隊長、中文四江慶禎表示,此次暑期營的契機,源自極限舞蹈社曾舉辦全國街舞比賽,在與評審之一的查克老師交流後,認為能促成兩校學生合作將會非常有趣。她指出,學生們在課程中表現積極,不僅在成員圍成一圈的Cypher環節中勇於上場,也在課後主動請教舞步並認真練習,看到營隊為學生帶來的收穫,令她感到十分欣慰。她也分享,在治平高中拍攝形象照時,還和學生們空氣籃球形式進行3對3鬥牛,氣氛熱烈,彼此間的默契與投入更讓她印象深刻。
![](https://photo.tkutimes.tku.edu.tw/ashx/waterimg.ashx?im=EA3E68C168E0EB16560C6585A9E12FA71C2C1517C3BD4FB9BD0FC3112825E5C0785ED822C7C99A7B47136B8ADEA63B3C91DEB1B1222FB9D06EC1EAD29D5348D2) 機器人研究社為學員介紹「機械手臂」的結構原理與基本動作操作、組裝與感測器。(攝影/鄧晴)

#### 機器人研究社暑假高中營隊 啟發創意與團隊合作能力  【張瑜倫淡水校園報導】機器人研究社8月18至20日在淡水校園舉辦「機器人暑假高中營隊」,由10位隊員帶領16名學員,透過課程與實作,培養了高中生的機器人實作能力,也讓隊員學習如何組織與管理教學活動,達成「做中學、學中做」的教育目標。
 營隊以小隊形式進行,營造合作與分享的學習環境,讓學員在學習與遊戲中共同完成目標,培養團隊合作與創意實踐的能力。課程安排多樣化實作體驗,包括認識「機械手臂」的結構原理與基本動作操作、組裝與感測器介紹等,學員皆積極參與,展現熱情與專注力。
 總召、電機二李維書認為,學員的成長是最大的收穫,看到學員們互相學習,並逐步理解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他感到相當欣慰。教學長、電機二詹智凱提及,學員在實作中展現創意,許多方法都出乎意料,充分展現個人想法。活動隊輔組組長、電機二刑廣彥表示,看到組員們將努力的成果透過行動與表現完整展現,對他而言別具意義。AI三簡心潔則分享,這次營隊從策劃到呈現完整活動,讓她累積寶貴經驗,也感受到成功帶給學員的喜悅。
![](https://photo.tkutimes.tku.edu.tw/ashx/waterimg.ashx?im=EA3E68C168E0EB16560C6585A9E12FA714B915366522FA96125B02E51B2AB3C90ACCF69B45CB004667CFE568B1CE3943F82B3F037F0E2CCA09BDBB56ABFE2AE6) 攝影社舉辦「時光留影長照關懷營隊」,透過影像與對話,和長輩共同書寫人生片段與樣貌。(圖/攝影社提供)

#### 攝影社舉辦長照關懷營隊 用鏡頭傳遞陪伴與尊重  【張瑜倫淡水校園報導】攝影社8月20至21日舉辦「時光留影長照關懷營隊」,在工學大樓及臺北市松山區西松老人日間照顧中心進行,7位社團成員透過影像與對話,和長輩共同書寫人生片段與樣貌,展現跨世代交流與陪伴的溫度。
 攝影社自第50屆起積極拓展活動多元性,今年持續以「攝影×服務」為發展方向,透過社區連結、實地紀錄與互動,讓攝影成為看見、傾聽與傳遞故事的橋樑。營隊靈感源自一位社員的親身經驗:在長輩離世後,只留下小時候的合影,才體會陪伴的重要,並促使社團思考如何透過影像保留回憶、記錄生命故事。  課程第一天在校內舉行,由資管系副教授鄭哲斌指導棚拍打光與實作,並邀請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社工李秀蓉於線上經驗分享。第二天前往日照中心,帶領長輩進行團康遊戲、戶外公園外拍、棚拍與全家福拍攝,並透過輕度訪談了解長輩的生活與個人特質,將其獨特性與尊嚴透過影像呈現。
 隊長、機械二方晧愷表示,這次活動不只是拍照,更是一種陪伴。拍攝失智症長輩時,成員發現長者雖記憶有限,仍能展現純真的笑容與自然反應。透過傾聽、拍攝與互動,學員皆深刻體會到陪伴的價值,並理解記憶雖可能隨時間消逝,但情感與故事可透過影像永留心中,使此次營隊成為意義深遠的跨世代交流經驗。
![](https://photo.tkutimes.tku.edu.tw/ashx/waterimg.ashx?im=EA3E68C168E0EB16560C6585A9E12FA77B42182A2E34F17677F2A3636706725CB874780D08BE32C9F043D47633CA01F76959674E137F76BAA4EFA1F1C2ABBF87) 種子課輔社舉辦動物保護教育營,孩童們開心參與活動。(攝影/鄧晴)

#### 種子課輔社舉辦動保教育營 帶領學童探索生命倫理  【記者楊成勤淡水校園報導】種子課輔社8月24至26日在淡水校園,舉辦「種子夢想家的奇幻旅程」動物保護教育營,13位服務員陪伴46名淡水區學童,透過遊戲、課程與團隊活動,學習動物保護知識,並培養尊重生命的價值觀。
 營隊課程內容多元,從「動物們起床囉」的早操暖身,到「知識充電站」協助學童完成暑假作業,以及「閱讀補給站」引導閱讀動保繪本,培養多元素養。特色課程「魚你共融」以黏土或紙巾模擬珊瑚白化過程,透過視覺化與互動體驗,讓學童理解海洋環境變遷對生態的衝擊,並激發保護意識。
 大型活動「保護行動代號:WILD」設計五大關卡,考驗學童團隊合作與專注力,其中「亞特蘭提斯的海底餐廳」關卡,讓學童以磁鐵釣竿完成指定食材的挑戰,寓教於樂。最後一天的「日不落的野生王國」晚會,學童與服務員齊跳營火舞,氣氛熱絡;在「成果展」中,學童表演舞蹈、歌唱,並展示手繪海報,吸引家長到場支持,場面溫馨感人。
 服務隊隊長、中文二李昆峰表示,本次營隊以「夢想啟程」為主軸,寓意「啟動」,原訂於7月中旬在嘉義縣竹崎國小辦理五天四夜活動,駐站時因颱風來襲被迫調整計畫。考量隊員們籌備多月付出的心血,團隊選擇持續前行,最終順利完成出隊。過程雖然波折,但築夢的路上本就難以一路順遂,也因此才能收穫更為深刻且珍貴的體驗。」

關鍵字 #活動報導 #社團 #服務隊 #經濟系 #經探號 #課外組 #柬埔寨服務學習團 #種子課輔社 #西洋劍社 #電腦硬體研習社 #跆拳道社 #iPower社 #淡江扶青團 #極限舞蹈社 #機器人研究社 #攝影社 #舊鞋救命

本報導連結 #SDG1消除貧窮 #SDG3良好健康和福祉 #SDG4優質教育 #SDG6潔淨水與衛生 #SDG9產業創新與基礎設施 #SDG10減少不平等 #SDG11永續城市與社區 #SDG17夥伴關係

NO.1222 | 更新時間:2025-09-13 | 點閱:82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與媒體中心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799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5-09-13 20:00:23
  • 線上人數: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