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大代誌 2025-09-17

從鏡頭到直播 淡江時報記者研習會培育影像敘事力

【記者吳沂諠淡水校園報導】為提升學生記者影像敘事能力,淡江時報與媒體中心9月13日在B302A,舉辦「114學年度記者暑期研習會」。中心主任潘劭愷期許學生把握在淡江時報的學習機會,增進溝通和文字影像敘事能力。秘書長馬雨沛首先感謝在時報付出的大家,期許今年75週年校慶能有更多被外界看見的機會;另外,她也說明科技創新和傳播發展的關聯,勉勵學生持續精進文字、聲音和影像表達之外,也能做到身為記者應有的紀律和專業能力。

上午場邀請自由接案攝影師李明宜,以「人物攝影」為題,從報導中如何搭配合適的照片為例,深入淺出解說攝影專有名詞及實務拍攝經驗,並以自己拍攝的人物、景物為例,介紹標準鏡頭、廣角鏡頭、望遠鏡頭三種鏡頭在焦距、視角和透視等不同效果,以及閃光燈、快門、光圈、景深之間的關聯。李明宜強調,攝影記者務必事先熟悉攝影設備,才能在採訪現場以「快、狠、準」的節奏捕捉畫面,營造完整報導效果;而文字記者若能在採訪時同步思考所需影像,也能為報導加分。最後,李明宜現場示範人物攝影技巧,建議將燈光打在人物的「十點鐘方向」前,營造三角立體光線,讓人物的五官更為突出。

「我們的人生就是一場的直播。」下午場邀請導演陳維信,以「直播錄影及採訪」為題,說明直播是溝通「過去、現在、未來」的採訪方式,需要主持人、受訪者、觀眾三位角色的參與,非純粹的帶貨,而是充滿即興和靈感的紀錄。除了介紹常見直播平台類型、周邊工具以外,也介紹採訪的SOP公式,開場可採「破題法、時事法、搭訕法」;架構上依需求選擇「葉脈式、迷宮式、雙軌式、四段式」;最後則可依情境使用「哲理型、預告型、總結型、互動型、鏡框型」等收尾方式,讓直播內容更具完整性與吸引力。課程最後安排同學以分組方式,選擇主題、規劃腳本並上台發表,透過實際演練強化學員對直播採訪的掌握。

優秀記者、資圖四曾晨維分享,自己對李明宜介紹曝光、景深、距離、設備、等攝影要素,甚至示範各種人像拍攝的技巧,感到印象深刻,整體而言十分有趣,加深自己對攝影的技巧和觀念。新進記者、運管三顏群倫認為,馬雨沛的勉勵給予自己啟發和動力,期許自己能在文字、攝影方面累積更多經驗和成果。新進記者、公行二徐芷儀表示,很開心在開學之初參與暑訓,學習攝影和直播技巧,幫助自己更清楚了解未來如何靈活調整與應用。

關鍵字 #活動報導 #淡江時報與媒體中心 #記者 #研習會 #攝影 #人物攝影 #

本報導連結 #SDG4優質教育 #SDG17夥伴關係

NO.1222 | 更新時間:2025-09-17 | 點閱:70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與媒體中心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799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5-09-17 19:01:09
  • 線上人數:5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