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瑜倫、記者林雅雯淡水校園報導】「2025淡水藝術嘉年華」9月27日下午在淡水老街盛大登場,USR計畫「走進淡水、面向國際:推廣台灣最具影響力的經典遊程與特色餐宴」,在主持人歷史系主任李其霖、共同主持人外語學院院長林怡弟的帶領下,與主責單位歷史系學生共33人參與踩街,為嘉年華注入滿滿的藝術活力。
今年活動聚焦於「淡江大橋」,以「走著橋」為主題,集結47支踩街隊伍,透過舞蹈、音樂、馬戲等多元藝術形式,營造熱鬧繽紛的城市派對,展現淡水的文化與創意魅力。隊伍自金色水岸廣場出發,沿著中正路老街,一路邁進觀潮廣場,沿途吸引民眾駐足觀賞。透過藝術家與社區居民的攜手合作,歷史、傳說、風土人文與當代生活,皆化為創作素材展現於活動中。
本校表演隊伍以歷史與當代對話為主軸,學生扮演清朝官員與洋人,重現馬偕博士當年在淡水的生活,也有穿著現代工裝者,模擬工人修築淡江大橋的情境,搭配代表海浪的藍色彩帶與簡單隊形變化,寓意跨越時空與世代的交流,讓市民體會淡江大橋象徵的意義。
李其霖指出,隨著科技快速發展,AI工具成為熱門焦點,人文學科卻被邊緣化。然而,歷史學是基礎科學,肩負資料蒐集、整理與書寫的任務,「有了故事,生活才會有溫度,也能適時作為參考依據。」歷史系近年積極推動課程轉型,導入智慧工具提升學習能量與成果多元性,同時強調傳統故事轉譯的價值,涵蓋寫作、導覽、戲劇等面向,並與科技產業接軌,打造職前訓練。他進一步表示,參與嘉年華不僅能提升學系的能見度,學生透過活動的策劃與執行,也能從中培養組織規劃、團結合作及臨場應變等能力,在實踐中累積寶貴經驗。
歷史系學會前任會長、歷史碩一何績穎表示,這是近三年首次沒有定點表演,而是一路踩街的形式進行,必須在移動中兼顧角色扮演、動作設計與隊伍整齊,策劃過程相當費心。道具「淡江大橋」曾因模型過小而拆掉重製,大家輪流收集材料、熬夜趕工。彩排時,學弟妹雖然一開始害羞,隊形屢屢打亂,但經多次練習逐漸進入狀況,並提出創意動作。最終表演獲得觀眾掌聲,讓團隊體會到歷史專業轉化、臨場應變與合作的經驗。
首次參與的歷史一陳棟棚分享,「歷史不只存在於課本,透過活動更能融入生活,讓更多人看見淡水的歷史。」他也提到,學長姐在籌備期間花費許多心力,從構思表演、隊伍編排到動作協調,過程雖然辛苦,但能夠與各年級同學共同完成作品,感受到團隊凝聚的力量。
關鍵字
#活動報導
#歷史系
#USR計畫
#走進淡水面向國際
#淡水藝術嘉年華
#淡江大橋
#李其霖
本報導連結
#SDG4優質教育
#SDG11永續城市與社區
#SDG17夥伴關係
NO.1224
| 更新時間:2025-10-02
| 點閱:52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