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要聞 2025-10-27

教學實踐研究研討會 多元交流開啟教育新思維

【記者陳歆伃淡水校園報導】教師教學發展中心10月22日在覺生綜合大樓,舉辦「2025淡江大學教學實踐研究研討會」,由學術副校長許輝煌擔任主持人,期望透過分享與交流,提升教育實踐的品質和效果。專題講座邀請文學院院長紀慧君與建築系教授黃瑞茂,以「鏈結.設計.未來USR x iLink x Next」為題進行分享與對談。

許輝煌致詞指出,USR與iLink兩計畫的共通點為「鏈接地方與產業」,期許教師能帶領學生瞭解,並以專業去解決地方面臨的問題,讓學生所學能夠與產業接軌。

黃瑞茂分享,本校推行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USR)計畫將於2027年告一段落,未來要思考如何把場域工作轉換成教學場域,將職場實踐經驗帶入課堂教學設計中,藉由每一次的工作,讓「AI+SDGs=∞」不只是口號,而是實踐。同時他也提出,未來教育應以AI與永續為核心,發展「永續設計教育」課程,結合探索式學習、生活實驗與社會創新等面向,讓學生透過課堂與實作累積「即戰力」,並以「以終為始」的理念培養跨域解決問題的能力,成為創新與永續的未來人才。

紀慧君則以人文社會與產業實務創新鏈結計畫 (簡稱iLink計畫),引導教師探討如何將AI融入課程,進一步培養跨域與永續的人才。她坦言自己非常害怕人文學院在浪潮中被邊緣化,於是決定擔起這個責任領導推動iLink計畫,使文學院看到新的發展方向。目前iLink計畫已奠定重要的基礎,她也期望能走出文學院,與其他教師、學院攜手合作,一同加入iLink 2.0計畫。

下午論文發表分別於I301及 I501,由教師發表9篇論文,主題涵蓋AI應用於學習成效、教學設計與翻譯,以及專案導向用於提升應變教學與研究的應用能力。其中資工系教授陳建彰分享運用生成式AI工具協同學習對資訊科技的學習成效;歐語系俄文組副教授蘇淑燕則分享AI導入俄語教學及翻譯的成效分析。希望藉由論文交流與經驗分享,持續深化教學實踐的品質與影響力,為大學教育的創新轉型寫下新頁。

體育處專任助理教授郭馥滋認為,身處AI世代,教師們需瞭解跨域的鏈結,以及當前教育與社會的走向,才能將這些融入教學內容,得以實現「AI+SDGs=∞」的精神。

關鍵字 #教學前線 #教學實踐研究研討會 #許輝煌 #紀慧君 #黃瑞茂 # USR # iLink #論文發表

本報導連結 #SDG4優質教育 #SDG9產業創新與基礎設施 #SDG11永續城市與社區 #SDG17夥伴關係

NO.1228 | 更新時間:2025-10-27 | 點閱:29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與媒體中心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799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5-10-27 19:58:08
  • 線上人數:7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