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佳信淡水校園報導】應用數學與數據科學學系10月29日下午4時,在文錙音樂廳舉辦大師演講,邀請法國索邦巴黎北大學(Université Sorbonne Paris Nord)數學系教授Philippe Souplet,以「Mathematics and Music: a Collaborative Combination」(數學與音樂:跨界的共鳴)為題,結合法國爵士樂歌手Sonya Pinçon一同演出,吸引逾170位師生參與,氣氛熱絡。
活動由數學系特聘研究講座教授郭忠勝引言,他介紹Prof. Philippe Souplet不僅在偏微分方程領域學術成果卓著,是發表逾130篇國際論文的知名數學家,更是一位技藝精湛的專業爵士鋼琴家。
Philippe Souplet教授先以生動的比喻揭開數學與音樂之間的奧妙連結。他從音名 C、D、E、F、G、A、B 談起,解析樂段結構與聲波頻率如何與數學模型對應,具體展現了音樂背後嚴謹的數理邏輯。接著分享自己同時深耕數學研究與音樂創作的歷程,強調兩者同樣需要創造力、直覺與嚴謹的結構思維。他更指出,爵士樂的「即興」並非隨心所欲,而是建立在深厚的理論與模式識別基礎上,此一過程與數學家解決問題的思考路徑非常相似。
理論講解後,Philippe Souplet教授隨即進行鋼琴演奏,精彩演繹從Fats Waller的〈Alligator Crawl〉到改編自蕭邦《幻想即興曲》的〈Stride Fantasy〉等4首曲目,使抽象的數學概念在躍動的爵士和聲與節奏中具象化。隨後,Sonya Pinçon以醇厚而富有感染力的嗓音,細膩詮釋〈Summertime〉、〈In a Mellow Tone〉等經典爵士曲目,並邀請觀眾以拍手、彈指加入節奏,她的歌聲與Philippe Souplet教授的鋼琴旋律緊密交融,時而深情、時而輕快,將數學的結構之美化為可直接感受的情感流動。Sonya Pinçon表示,這是首次在臺灣的舞臺上演出,也是第一次於大學校園中獻唱,是個很特別的經驗。
最後,在觀眾熱烈掌聲下,郭忠勝帶領全場高喊「安可」,Philippe Souplet教授與Sonya Pinçon加碼獻唱輕快迷人的法國香頌〈C’est Si Bon〉(意為「如此美好」),活動則在優美的旋律中畫上完美句點。
數學一林暉恩表示,自己對於數學跟音樂都懷有熱情,因此毫不猶豫地報名參與。聆聽後,他很驚訝於兩者之間具有深層的理論關聯,例如:Do、Re、Mi是如何訂定音高和間隔?為什麼有些和聲聽起來不和諧?這兩個問題分別指向了「律式」和「頻率比」,其中便要藉由數學來建構。「這場特別的演講同時也激發我更多的興趣,日後仍想繼續探討奧妙之處。」
化材二王彥捷分享,由於友人也是音樂家,聽演奏時特別留意Sonya Pinçon的歌聲與音色,覺得極為優美動聽,讓人彷彿置身於法國餐廳之中,Philippe Souplet教授的演奏則讓他感受到音樂與數學這兩種學科交融的專業與技巧,這是一次相當難忘的體驗。
關鍵字
#教學前線
#數學系
#大師演講
#Philippe Souplet
#Sonya Pinçon
#郭忠勝
本報導連結
#SDG4優質教育
#SDG11永續城市與社區
#SDG17夥伴關係
NO.1228
| 更新時間:2025-11-01
| 點閱:118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