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要聞 2025-11-06

AI融入教學 林朕陞分享跨域實作與證照教學經驗

【記者吳沂諠淡水校園報導】教師教學發展中心10月31日中午12時,在I501舉辦AI教學分享,邀請經濟系助理教授林朕陞以「從0到1,播下AI的種子:跨域×實作×證照,打造學生有感的AI應用課程」為題,分享AI跨域實作與證照教學經驗,約40位教職員到場聆聽。

林朕陞表示,AI浪潮已成為全民運動,本校亦積極與國際接軌並致力於培育未來人才,114學年起全面實施將生成式AI融入課程。AI跨域的方式,依程度分為AI素養的「懂」、「AI Coding」的「會」、「AI理論」的「創」,若將AI賦能融入跨域課程,需涉及「教學設計」、「課程內容」、「學習成效」、「教師專業發展」四大面向。

「究竟要授人以魚,還是授人以漁?」將跨域實境帶入課堂,學生不僅要學習AI模型、程式語言,同時也要結合商業數據分析。因此教師應設計學習目標和任務,將生活融入AI或案例,引導學生逐步遞進問題,並透過AI工具完成實務訓練。這不僅能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動機,還能從課程內容培養他們的應用視野和敏感度。另外,他也建議可嘗試與不同領域的教師切磋、交換教學經驗,激盪更豐富面向的教案設計。

至於出席率和程度落差兩大方面,對林朕陞而言更是一大挑戰,他認為可從提高點名分數、錄製上課影片、設計課前預習活動或安排獎勵機制等方式,將有助改善問題鏈的學習成效。他以「痛苦感」、「真實感」、「幸福感」三感形容修課學生的感受,將「有感且帶得走」的專題報告作為期末評量,並於期末頒贈最佳專題報告獎等獎項,鼓勵學生思考如何將AI工具應用於商業真實案例。此外,他也鼓勵學生考取相關證照,將其作為學期加分項,期盼藉此完美結合商業、資訊和證照的跨域融合,同時累積學生的作品經驗,為未來求職增添亮點。

外交系副教授苑倚曼肯定林朕陞的分享,她認為在迅速變遷的時代下,學生面對競爭時,除了教師在課堂上提供的資源外,自身也應具備足夠的裝備,以因應入行企業後更多的需求。如同林朕陞鼓勵學生運用AI、考取證照等,都是提升學生學習的方式,她總結「懂得駕馭AI,將創新的技術帶入學習,讓學習更為廣泛和有效,是現代師生非常重要的課題。」

關鍵字 #教學前線 #教發中心 #林朕陞 #AI #證照輔導 #教學經驗

本報導連結 #SDG4優質教育 #SDG9產業創新與基礎設施

NO.1229 | 更新時間:2025-11-06 | 點閱:27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與媒體中心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799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5-11-06 18:28:14
  • 線上人數:6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