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要聞 2025-11-10

圖書館開啟文字與心靈的對話 邀李家雯暢談閱讀療癒

【記者林雅雯淡水校園報導】在數位時代,閱讀不只是一種學習,更是一種心靈療癒的力量。覺生紀念圖書館參考服務組11月6日下午1時,在3樓學習共享區舉辦「閱讀與心靈療癒:在數位時代遇見心理學的陪伴」,邀請諮商心理師暨作家李家雯(海蒂)暢談閱讀療癒,帶領參與者在文字中找回與自我對話的勇氣,吸引逾35人到場聆聽。

李家雯深受阿德勒心理學影響,強調自我理解與社會連結,並以此信念為創作核心。她回憶與書結緣的童年,「小時候最喜歡躲在棉被裡偷看書,也常帶著弟弟逃課去金石堂。」她笑說雖不愛被逼著學習,但對閱讀充滿熱情,「學習是辛苦的,但讀書不是。」14歲移民澳洲後,書籍成了她與故鄉的情感橋梁,「在文字裡,我總能找到安靜與歸屬感。」

2021年出版的首部作品《你在煩惱什麼呢?》靈感來自她多年的校園輔導經驗。她觀察到許多臺灣學生在「被期待」中長大,卻在壓力下迷失方向。她希望藉由文字提醒家長與學生,「心理健康與自我照顧,才是成長中最該被看見的課題。」成長並非年齡帶來的成熟,而是一場循序漸進、理解自己的歷程。

談及創作,李家雯認為寫書不分文理,「文字力、敘述力都能訓練,但邏輯不行。」她自稱屬於「靈感派」,喜歡隨性書寫、讓思緒自然流動,所以靈感乍現時要馬上記下來。對於電子書時代的到來,她認為「載體會變,文字的力量始終不變,人們永遠需要透過閱讀尋找自我。」

在最新作品《時光洗衣舖》中,李家雯以「洗衣舖」為隱喻,象徵人們把情緒與記憶送洗,經時間的洗滌學會原諒與放下。她引用書中一句話:「送洗的衣服能不能像以前一樣?」並解釋,就像人生,時間不會讓一切回到從前,但能讓它變得更乾淨。她也以「你把時間塞得那麼滿,真的有活著嗎?」提醒現代人,在忙碌中別忘了與自己對話,因為人生不只有長度,更應該有寬度與溫度,試著走出制式化的人生,或許能看到不一樣的面貌。

館員張禹晴分享,《時光洗衣舖》最讓她感興趣的是書名的象徵。李家雯使用「舖」而非「鋪」,代表這家洗衣鋪不是為了盈利,而是為了洗滌——洗衣也洗心。她認為這樣的文字設計,更突顯書中「相遇、陪伴與療癒」的主題。

參考組本學期持續推出多場圖書館與網路資源利用課程,其中「AI世代學習力:六堂課的挑戰與解方」將帶領參與者啟動關鍵學習力,除了本次的「閱讀與心靈療癒」,尚有「AI時代下的高效資料蒐集術」、「從零開始的學位論文寫作指南」、「利用書目管理軟體整理研究文獻好簡單」,以及「Turnitin 教師版、學生版(線上)」,歡迎有興趣者至活動報名系統查詢並報名。

關鍵字 #活動報導 #圖書館 #李家雯 #心靈療癒 #時光洗衣舖 #你在煩惱什麼呢?

本報導連結 #SDG3良好健康和福祉 #SDG4優質教育 #SDG17夥伴關係

NO.1230 | 更新時間:2025-11-10 | 點閱:24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與媒體中心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799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5-11-10 19:50:59
  • 線上人數: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