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映秀、記者林雅雯淡水校園報導】英文學系熊貓講座,邀請美國麻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教育學院榮譽教授 Sonia Nieto,11月11日下午1時在守謙國際會議中心有蓮廳發表「全球化世界中的多元文化教育:對教育公平的影響」(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a Globalized World: 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al Equity),分享多年推動多元文化教育(multicultural education)與語言多樣性的國際經驗,吸引逾兩百名師生參與聆聽。
Nieto開場時表示,對淡江「培育具心靈卓越的人才」的使命,及國際化、資訊化、未來化的三化辦學理念印象深刻。演講中提及臺灣在實施雙語政策的過程中面臨的多項挑戰,展現親和力,並拉近與臺灣的距離。
她首先分享了自身作為波多黎各移民子女,在美國接受教育的個人經歷,從小未曾接觸到波多黎各歷史或文化,直到碩士班才第一次上相關課程,讓她感受到自己「缺少了一塊」。後來,當上中學教師的她,把所教的內容與學生的經歷和文化聯繫起來時,「我看到他們的眼睛都亮了!」,她提及曾出版《他們眼中的光芒》(The Light in Their Eyes),就是記錄學生們正在學習並對學習感到興奮的那一刻。
特殊的經歷讓她後來選擇以多元文化教育和雙語教育作為畢生志業。她向師生說明多元文化教育的目的,其一在於讓所有學生受到優質教育,幫助他們儘可能達到最高的成就;其二是為尊重他們獨特的文化和語言。她認為提出多元文化教育不僅在不同的國家,在全球化世界中都扮演著重要角色。
多元文化教育的起源,則是為了對抗長期的不平等與種族隔離,Nieto強調「平等(equality)」與「公平(Equity)」之間的區別,前者給予所有人相同權利,而後者讓所有人從中受益或利用的權利。她舉例說明:為所有孩子提供相同的書籍聽起來很公平,但如果有些孩子收到的書看不懂書中的語言,這就不是公平的待遇。另一個例子是,當所有孩子都有機會上體育課,但坐輪椅的孩子卻無法利用這個機會。
她接著分享個別教師、集體組織和機構如何透過以公平為基礎的教育願景來創造文化和語言包容性的案例,強調教師的愛與資源投入對於實現教育公平至關重要。
演講尾聲,Nieto以實例來說明「愛必須是任何與之相關的事業的中心」。她引述丈夫的話,認為「如果教師不愛他們的學生,就無法教導他們。」並指出,在充滿挑戰和危險的時代,談論「愛」和「教育公平」可能被視為一種奢侈,但身為教育工作者,現在是「學習、談論、研究,尤其是去實踐對教育公平在全球化世界中永恆追求的關鍵時刻。」
【潘劭愷淡水校園報導】英文系邀請的熊貓講座教授,美國麻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榮譽教授Sonia Nieto,11月11日上午10時30分及11時,由外國語文學院院長林怡弟、英文系系主任蔡瑞敏陪同,分別拜訪校長葛煥昭及董事長張家宜,葛校長與張董事長除致上歡迎之意,向Sonia Nieto教授介紹熊貓講座由來,並分別致贈「熊貓獎座」,及印有李奇茂與張炳煌大師的墨寶、淡江校景及校歌歌詞的花瓶作為紀念。
Sonia Nieto教授對於邀擔任熊貓講者感到榮幸,長年關注並推動多元文化公平教育的她,說明這是4年來首度接受演講邀約,持續自身使命的再出發。除了分享自己的學習歷程,她稱許本校擁有近1,500名境外學生,是十分符合多元文化教育的實踐場域,希望透過演講能夠協助師生對此有更多的了解。Sonia Nieto教授與葛校長與張董事長就美國的EDI政策、雙語教育的歷史與策略進行交流,曾擔任美國教師學院出版社(Teachers College Press)編輯的她,提到目前正在持續編寫相關書籍,希望能分享更多經驗,提供多元公平教育更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