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映秀淡水校園報導】國際知名的越南國立河內工程技術大學校長Chu Duc Trinh,應熊貓講座之邀蒞校演講,11月10日14時 10分,在本校守謙國際會中心有蓮廳,向師生介紹他在生物微機電系統(BioMEMS, Biological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和類器官晶片(Organ-on-Chip)技術的最新進展。40分鐘的演講引發聽眾的興趣,QA時間接連提問,欲罷不能,長達40分鐘。
本次講座由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主辦,演講主題為:「微型科技大影響:生物微機電系統、類器官晶片,以及自動化生物系統(automated biosystems)的崛起」,開場由工學院院長李宗翰介紹講座。
以物理學家角度,Chu Duc Trinh選擇從牛頓的力學,與諾貝爾物理學家費曼的現代物理學開始進行他的演說,探討從基礎物理學延伸到尖端微機電系統(MEMS)與生物微機電系統(BioMEMS)的科技發展與應用。核心內容聚焦於微型化技術的演進,從費曼(Feynman)在1960年代提出的「底部還有很大的空間」的觀點出發,探討如何將電子元件與非電子元件整合到微晶片中,開創了BioMEMS這一新興領域。
Chu Duc Trinh詳細介紹了其實驗室在Lab-on-a-chip(晶片實驗室)方面的研究,特別是這些微尺度系統如何實現對人體器官功能的精確模擬,為藥物測試、疾病建模以及個人化醫療提供先進工具。並特別著重在肺癌細胞、女性生殖研究領域,用於卵母細胞和胚胎的培養,提供量身定制的環境。
現場聽眾有工學院機械、資訊、水環等系師生,包括學術副校長許輝煌、機械系教授康尚文、資工系主任陳世興、水環系教授李奇旺、資工系助理教授馮若梅等師長相繼提問,也有多位研究生就研究主題請教,問題多達12個。從類器官晶片的道德問題、生物微機電系統中AI建模技術問題,到生物感測器,及生物微機電系統是否能直接應用到人體器官?應用自動化肺癌診斷系統,能提前多久偵測出肺癌細胞?可否降低癌細胞轉移風險?以及對於實驗室中操作條件的掌控等問題。Chu Duc Trinh都一一回應,並樂觀的表示,科技的進步是在可見的未來是可以預期的。
Chu Duc Trinh此次學術訪問,由許輝煌大力引介促成。他在接受本報訪問表示,除了因借調越南期間與其相識,了解他專業且先進的研究成果,也考量本校熊貓講座多半邀請歐美或日本學者,「這次邀越南學者,可以讓東南亞的學生們,感受到我們也重視與東南亞的學術交流。」
【潘劭愷淡水校園報導】機械系邀請的熊貓講座教授,越南國立大學河內工程技術大學校長Chu Duc Trinh,11月10日上午10時30分及11時,由工學院兼AI創智學院、精準健康學院院長李宗翰、機械系系主任吳乾琦、教授康尚文陪同,分別拜訪校長葛煥昭及董事長張家宜,葛校長與張董事長除致上歡迎之意,向Schipper教授介紹熊貓講座由來,並分別致贈「熊貓獎座」,及印有李奇茂與張炳煌大師的墨寶、淡江校景及校歌歌詞的花瓶作為紀念。
Chu Duc Trinh對於能夠受邀擔任熊貓講者感到十分榮幸,將把熊貓獎座放在辦公室以為紀念。首次到訪淡江的他認為淡水的風景十分美麗,此行特別安排腳踏車行程,悠閒地欣賞淡水河兩岸風光並品嘗在地咖啡;其次他與葛校長分享目前的學術研究方向,稱許淡江的校園設施與師資非常適合學習,對工學院與AI創智學院的教學研究能量,以及師生就地考照非常感興趣,目前已規劃安排該校碩士生到淡江,更希望兩校未來能有更進一步的合作與交流;同時提到越南目前積極推動半導體發展,盼能在臺灣建立相關的專業訓練管道,提升越南學生更扎實的職場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