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新視界 2025-11-14

從採集到創作 鄭琬蒨激發學生用聲音描繪淡水

【記者徐芷儀淡水校園報導】「聲音與我們的關係,是我們聆聽這個世界的媒介。」為引導學生以生活為場域探索聲音的多樣性,通識與核心課程中心11月1日舉辦「聽見淡水:城市聲音漫遊工作坊」,由計畫主持人通核中心教授干詠穎策劃與統籌,邀請聲音藝術家鄭琬蒨,在五里市民活動中心五樓及淡水老街,分享如何以「耳朵」作為觀察世界的媒介,從聲音採集到藝術創作,體驗聲音的形狀、色彩與故事,逾20名學生參與。

鄭琬蒨為倫敦藝術大學聲音藝術碩士,長期以野地錄音與聲音裝置創作聞名,其作品多關注記憶、文化與社會脈動。活動中她以「聲景(soundscape)」與「田野聲音採集(field recording)」為核心,說明聲音不僅是聽覺經驗,更是一種記錄與詮釋世界的方式。隨後學生分組攜錄音設備至淡水老街,在街道巷弄間探尋聲音的軌跡,從攤販的叫賣、人群的交談、車輛穿梭到海風吹拂的聲響,每一段聲音都被仔細捕捉並記錄下來。

「聲音有顆粒感與層次感,就像畫作中的線條與色彩,有的聲音尖銳如細線,有的則厚重如深色。」鄭琬蒨也安排「聲音繪圖」活動,帶領學生以不同媒材將抽象的聲音創作出屬於自己聽覺經驗的視覺畫面,思考聲音的「形狀」、「質地」與「顏色」,進一步理解聲音的立體性與空間感。

活動後學生反應熱烈,多數表示這次體驗「開啟了全新的聆聽視野」,其中日文四歐子誠分享,「今天之前我不曾留意過周遭的聲音,但今天之後,在搭捷運回家的路上,我會特別注意各種聲音的變化,這讓我對生活多了新的感受。」;經濟四徐郡延表示,「我很喜歡這次活動,讓我能以不同的角度認識聲音,體驗到聲音也能成為創作的媒材。」

關鍵字 #教學前線 #通核中心 #聽見淡水 #鄭琬蒨 #工作坊 #聲音 #淡水

本報導連結 #SDG4優質教育 #SDG11永續城市與社區 #SDG17夥伴關係

NO.1230 | 更新時間:2025-11-14 | 點閱:23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與媒體中心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799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5-11-14 21:36:33
  • 線上人數:6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