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曾晨維淡水校園報導】USR計畫辦公室11月16日上午在HC305,舉辦SIG論壇「地方治理×生活轉型:大學與城鎮實踐對話」,由建築系助理教授朱百鏡與企管系教授涂敏芬主持,安排5場專題發表及與談交流,並同步YouTube直播,展現各大學在USR計畫中的成果。下午則帶領與會者走入淡水重建街街區,分組參與3項體驗活動,實地感受大學深耕地方的成效。
學術副校長許輝煌致詞時表示,淡水擁有超過400年的文化底蘊,本校長期與地方保持緊密連結,2016年即提出「共創大淡水,智慧大未來」願景,接著在建築系教授黃瑞茂團隊的帶領下,學校與地方商家、社區夥伴合作,連續3年舉辦「淡水生活節」,為地方文化注入新動力。他強調,在淨零與數位轉型浪潮下,本校將持續把永續與綠生活的經驗分享給地方,共同提升生活圈品質。
「淡水有淡江大學,是地方非常大的福氣。」教育部USR推動中心共同主持人林秋芬,高度肯定本校USR團隊的多年耕耘。她在致詞時指出,本校在第四期USR中獲選兩項「特色永續類」計畫,證明在地連結與永續推動的成果深受好評。她表示,第四期USR強調「校務協作」,期望各校從點對點合作擴展至跨校、跨域交流,使臺灣的社會實踐經驗能被世界看見。
論壇邀請多所大學分享USR案例,包括南臺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蕭百芳談「牽手住民:從節慶到建置四季皆美的老街博物館」、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副教授李怡賡分享「高雄學:旗津〈技工舍〉的展演設計與材料循環再利用」、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地方創生與跨域治理碩士學位學程副教授張力亞介紹「水沙連大學城的社會設計」、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教授陳其澎提出「一埤塘・一學校・一社區:USR的共創實踐」,以及黃瑞茂分享「從淡水生活節到淡水文化年曆」。並邀請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陳亮全,南華大學建築學系助理教授徐玉玲,從地方視角、跨域合作與USR的未來作深入討論。
下午活動以淡水重建街為核心,分組進行體驗,包括黃瑞茂帶領的「生活節VIP導覽團」、香草街屋創辦人蔡以倫主持的「手作你的淡水味」、以及淡水藝術家楊貴榮舉辦的「Urban Sketch:淡水紅樓速寫工作坊」。其中導覽團帶領參與者走訪街區巷弄、紅樓、市集及商圈,並介紹USR成果與建築系學生設計的展演裝置,讓大家更全面認識區域文化。黃瑞茂表示,「走讀不只講歷史,而是分享生活理念、引導大家理解自己所居住的地方;創造、設計與行動,是學生在社區營造中學會的核心能力。」
淡江校友、銘傳大學USR推動辦公室研究助理趙佳純分享,透過論壇與走讀,她更清楚看見重建街的歷史脈絡與USR在地實踐方式,尤其是學生協助店家改善空間、提升營運的經驗。「這樣的合作不僅增加店家的曝光,也讓我們更瞭解老店家的故事與文化。」
關鍵字
#活動報導
#USR計畫
#朱百鏡
#涂敏芬
#黃瑞茂
#林秋芬
#淡水生活節
本報導連結
#SDG4優質教育
#SDG11永續城市與社區
#SDG17夥伴關係
NO.1231
| 更新時間:2025-11-21
| 點閱:14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