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記者劉育孜報導】書法是中國藝術之精髓。在藝術中心副主任書法家張炳煌的邀集下,這次展出的是多幅流派不同、字體多樣的書法作品,副主任也藉員工福利委員會書法課,帶著教職員走了一遭會場,幫助大家抓住觀賞時的要點。
張炳煌表示,中國書法的字體大抵上分為工整與流暢兩種。工整的字體包括篆書、隸書、楷書;流暢的即為行書與草書,在兩者之間還有一個「行草」。如何辨別行書、草書、或是行草呢?張副主任用了最簡明的比喻:行書是適度的節省筆劃、適度的連接,是我們一眼就能看得懂的字體;而節省了更多的筆劃,筆劃間的連結更多的就是草書了,如果沒有經過學習是很難分別出是什麼字;當然,在欣賞一幅書法時,半懂不懂得就是行草的寫法了。
「即使看不懂,也沒什麼關係,只要覺得美就好!」張副主任在介紹楊子雲的草書作品時,提到楊子雲曾到比利時留學,將西方繪畫的一些觀念融入中國書法的技巧中,他有一些現代的書法作品看起來就如同一幅抽象畫一般。張炳煌認為,中西融合是一項很好的做法,因為中國書法已承繼傳統二、三千年,再在這個東方文化的圈子裡很難有突破,如果我們能將書法中的線條形象、墨色的變化上去發揮,才能讓那些看不懂中國字的外國人也可以欣賞到書法藝術的美。在進入這個國際藝術發展的時代,只有藉著將書法發展到全世界能一同欣賞的地步,書法才有可能創造出新的格局。
而在欣賞篆書時,我們要先了解古代書寫的工具較硬,且也沒有很好的紙張可以表現出筆的彈性,因此我們可以發現,小篆的書寫中每一筆畫粗細都相同,大家可以藉著藝術中心中展示的釋廣元的篆書對聯中發現,小篆不但每一筆劃粗細一樣,而且也沒有撇、捺、勾等筆劃,藉此我們可以了解小篆有其一定的形體及嚴謹的用筆,也可以從中體會作者的個性。
古代的書法是偏重實用價值,但是現在漸漸轉變為自我表現的風格。張炳煌舉了李轂摩的《十年寒窗》作例子,在這幅畫中,不同於傳統書法的嚴肅,用的是較為輕鬆的運筆;作品中寫錯了一個字,作者在落款處加註說明,率直個性令人莞爾,張副主任說:「何妨?作品只要表現了自己當時的心境即可。」
NO.452
| 更新時間:2010-09-27
| 點閱:1889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