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刊 2004-08-09

現在起 創造未來的第一志願

我在18歲以前,從沒到過台北,也不知道大學長成什麼樣子,經過大學聯考,就這樣從中部隻身來到台北唸大學,那時就有幾位同學與後來認識的朋友就讀淡江文理學院,他們都非常喜歡與認同這所學校,給了我一個深刻的印象,還特地跑到淡水幾次,這真是一個風格獨具的小鎮。三、四十年的日子一晃即過,淡江大學一路走來,從當時的籃球隊、校園民歌、推廣教育,一直到後來發展出頗具特色的管理、電腦資訊、工程、中外語言與文學、公共政策、國際事務、視障輔具、建築,以迄現在的基礎科學、尖端科技、通識教育與教育學院,在當今講究國際競爭的時代,可說已是一所體質健全、蓄勢待發的全科大學。我與各位同學一樣,也是初到淡江,一切都是好奇。直覺上,這是一個自由自在可以自主探索的學術性校園,它的好處需要我們一起發掘,而且也要替它創造出更多的長處,讓以後進來的同學獲得更多的益處。

現在的大學功能日趨多元,四年時間雖然不長,但好好過日子,卻可勾勒出未來的美景。人生中真的很難找出一個比大學四年更珍貴的時光,可以好好進修好好規劃未來的。高中以前考這考那,家裡也管得緊;大學或研究所畢業以後,開始就業,成年的責任一直壓過來。所以大學四年就像是上天的恩賜,想想看,還有很多我們的子弟一直在爭取這個機會,我們豈可不珍惜!進了大學,當然要做點大學生的基本功,像上網漫遊、周末郊遊、培養嗜好、發發呆等的。坦白講,不做點這些基本功,也不太像個大學生,但別忘了大學還有更重要的事要做,一個是專業能力與通識眼光的培養,要做到這點並不困難,但不要忘了多找老師與學長姐的「麻煩」,問問他們,除了按表操課唸書外,如何進到老師的實驗室、如何參與專題計畫、參加研討會、聽演講。不要以為這祇是研究生的專利,其實你一樣做得到。

除此之外,參加符合你興趣的專業社團及參與社會服務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進大學除了培養專業能力與通識眼光之外,還有團隊精神、領導能力與人道關懷,都是日後成功人生最重要的資產,而大學四年是最有機會來做好這些培育工作的。當然,台灣還是有城鄉差距,不少同學的家庭財務狀況不是頂好,而私立大學的學雜費也不便宜,因此有些同學會煩惱這四年如何順利度過,但是別忘了,現在有在學免付款畢業後才分期支付的低利貸款,而且校內也有很多學雜費減免與工讀的機會,同學們可以多請教學長姐與辦公室的助教,相信可以幫忙你好好圓一個大學夢。

在探索你的大學生涯時,有時候不免會有一扇門老打不開,這時你務必要記住,旁邊還有好幾扇門在等待你的開啟,而且不要忘了,旁邊也有很多等著幫你忙的朋友。這樣做下來,我相信,雖然淡江可能不是你進來的第一志願,但你一定可以在淡江校園中規劃出而且實踐出你未來的第一志願!

我過去在台大任教二十多年,在校園中碰到來來往往的同學,一直覺得台灣未來的希望就在他們身上。我在服務公職的四年期間,經歷了規模龐大的921震災與桃芝風災的救災及重建工作,也親手處理困難重重的教改與教育志業,在這當中,碰到很多服替代役的大學畢業生,他們在電腦資訊、網路建置、為民服務、公務處理、甚至閑暇時打打籃球上面的表現,都令我眼睛一亮,果真不同凡響,想想當年我們那有這麼厲害過!前一陣子老是有人說大學生太多大學太多,好像在說台灣不值得這樣大幅擴張高等教育。其實這種說法是非常害人的。當一個國家愈來愈進步,各行各業一直在轉型時,我們需要更多大學生與大學的投入,真正的問題是大學能不能儘快發展出特色且提昇教研品質,此趨勢已經是先進國家的共識,殆無疑義。據我粗淺的了解,本校已有提昇教育品質的專案小組,在教師評鑑與全面教育品質管理(TQM)上多所致力。我想這是一個具有國際眼光的正確方向,希望大家一齊努力,我衷心期望你/妳在日後,一定也是這些高手中的一員,加油!

NO.579 | 更新時間:2010-09-27 | 點閱:1111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4-25 19:16:22
  • 線上人數:4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