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麥嘉儀淡水校園報導】110年12月28日下午4時在ED303,教育與未來設計學系邀請邀請台北藝術村駐村作家陳韻如以「透過設計思維改變地方創生」為題,與12師生一起進行沙龍講座交流,分享自身對地方創生的看法與執行經驗。
陳韻如說明,由於城鄉發展不均使人口外流,加上少子化更令城鄉差距擴大,使得地方產業逐漸消失也讓多元文化消失,因此可以藉由地方創生來振興地方。她指出,地方創生有破壞式創新和社區式營造2種,破壞式創新是由上而下以政府政策參與,從外引進資源來推動;社區式營造則是由下而上的在地深耕,由內而外凝聚社區共識,由各行各業一起活化社區。陳韻如分析,因此會有「地區創生者」的「挖掘在地寶藏、用設計點亮在地價值、人是地方創生的推手、創造地區經濟」的4個行動,找出地方特色,透過設計力和當地民眾一起發展在地經濟,創造工作機會,她表示,所以需要「實踐者的想望」、「社區居民的想望」以及「社會狀況」的三方共好,連結各方資源和想法,驅動地方發展。
現場,陳韻如以黃金圈理論讓在場師生熟悉建構問題意識,並進行簡易地方創生提案來進行討論,如鄧建邦提出創造屬於淡水區的節慶化活動等。教設一李婧和廖家愉均分享,從中了解到地方創生的全新概念,而實作方面可以更熟悉地方創生相關議題。
關鍵字
#教設系
#地方創生
本報導連結
#SDG4優質教育
#SDG11永續城市與社區
#SDG17夥伴關係
NO.1136 B
| 更新時間:2022-01-09
| 點閱:1013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