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單位:文學院
時間:113年3月21日上午10時10分
地點:傳播館Q306教室
講者:經典創新工作坊創辦人,柏克萊大學電機博士張憶里、中華奉元學會秘書長熊羿
講題:字字珠璣~從創造漢字看創新發明
**張憶里**
首先,孔子說過「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事實上「博學之」概念早已被生成式AI所取代,AI將全球各式各樣的文本與資料蒐集後,統整成一個巨量資料庫,且資料庫不只統整一遍,它被訓練很多回,所以學會問一個好問題(審問之),與將所問問題的回應,審慎辨別分析其對錯(慎思之,明辨之)。當生成式AI的浪潮來臨時,已不是人與人之間的比較,不是60分與70分間的比較,是在分數之外,同學能用這些工具幫助學習,乃至思考而更上層樓,希望大家能謹記:「未來的挑戰是與自己比較、要比過去的自己更加進步。」
未來最需要具備的軟實力有哪些?第一重要是「創新聯想力」、第二則是「整合掌握自身及外在資源的能力」,再來就是「是否有具備系統性思考及創新的能力」。凡事擁有好奇心與同理心,同時願意挑戰自己至所謂的典範,不斷地驗證想法,無時無刻培養整合跨領域知識的能力,如此一來,當問題來臨時,也能學會提出與眾不同、乃至高人一等的解決方案。
我人生中的貴人愛新覺羅‧毓鋆老師,曾說:「書有古今,但智慧不分古今,而經典即是傳承古人智慧的最佳載體。」中文文字本身是一種智慧,中國文字的起源上溯到甲骨文,除了象形文之外,許多字是由兩個已存在的部件組合成的,每一個字的產生,都經歷一定的過程,可能是描述實物、一件事或情緒的表述,產生文字與周遭人事物的相關性。
可惜的是,如今的教育將富有生動而活潑的造字學問,導向「背多分」 的教學形式,使學生們深受枯燥乏味之苦,並非真正了解創造文字者背後的思維乃至思想。
當左腦圖像思維與右腦邏輯思維,彼此相互連結時,就是創新的原動力,正如同「創新就是把大家都知道的事情,用在沒有人想到的地方。」現今科學發現與科技創新,仍然非常仰賴直觀聯想、抽象思考與圖像思考的能力,同學們必須謹記「先有發現才會有發明」,人類自己就是創新發明的人才。
最後,希望大家正視屬於中國人的漢字文明,是中華文化的源頭與根本,也是一個跨時代的珍貴資產。現在仍有許多學者在考據研究易經,探討該如何詮釋那古老的文化底蘊。不得不說,早期的文明精神很豐富,我曾到西安博物館參訪,佩服古人重視人文素養的智慧,這也正賦予這時代一個反思:「我們缺少的是什麼?」未來複雜多變的時局與險境,正考驗著同學,要學會「勢來了,要把握」、「與時俱進」及「以誠待人」。
**熊羿**
甲骨文是一種相當成熟的文字,其中運用的「組合部件」,也是創新的重要原則,即是將兩個以上的事物嘗試做結合,區分為同一場合(同業結合)與不同場合(異業結合),同業結合如電燈泡加上電池,等同手電筒;手機加上電腦,等同平板電腦等;異業結合如壽司加上傳送帶,等於迴轉壽司, 同學千萬別小看這樣的發想,其實諸多概念都從不經意的想法而起。
布萊恩•亞瑟(Brian Arthur)在《技術的本質》中曾經提到:「在人類技術史上,從來就沒有真正的創新,一切技術都是對原有技術的改造或重組。」任何複雜的技術,都是由一系列簡單的技術組成,就像鐘錶一樣,可以被拆解為幾十個甚至上百個基礎零件。只是光有想法不夠,而是將科技元素、博雅素養與人文涵養媒合,才能真正理解創新的本質 。
「創新」來源於傳統文化、前人經驗的養分,但不要忘了,對原有事物或事務的改造或重組,是我們的責任與使命,生成式AI可以與各種不同領域結合,AI技術本身和工具也正在學習與成長的階段,我們仍要具備一定的判斷能力,AI只是一個輔助與參考工具,不能取代同學的主體性,而創新要從累積與模仿開始,相信我們有一天都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文/楊成勤)
關鍵字
#教學前線
#文學院
#張憶里
#熊羿
本報導連結
#SDG4優質教育
#SDG8尊嚴就業與經濟發展
#SDG17夥伴關係
NO.1181 B
| 更新時間:2024-04-20
| 點閱:2175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