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映秀、記者曾晨維淡水校園報導】「理解人類本身是至關重要的,不僅僅是冷冰冰的學問,而是包含了人類的心靈和溫暖。」日本平成國際大學(Heisei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Japan)副校長淺野和生(Kazuo Asano, Ph.D.)在11月22日上午10時30分對國際事務學院全球政治經濟學系師生的熊貓講座演說中,針對沸沸揚揚的AI議題,提出針砭,認為高等教育應在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聆聽能力上,扮演重要角色。
以「Impact on Social Sciences and its Future Development in the Age of AI.(在AI時代對社會科學的影響和未來課題)」為題,淺野和生在接下學術副校長許輝煌贈予熊貓獎座後,以日語進行演講,本場演說在守謙國際會議中心有蓮廳舉行。淺野和生開場時表示,將「進行兩個翻譯遊戲」——即時翻譯中英語,檢視AI在跨語言交流上的能力。
他指出,自己並非AI專家,過去30年來他著力於台灣與日本關係以及台灣政治的研究,不過他今天要談的是未來AI的發展,以及在這個時代我們應該做些什麼。淺野和生強調,ChatGPT等生成式AI的誕生與應用,在短短兩年間已經對社會科學和日常生活產生了深遠影響。AI不僅能回答問題,還能創作小說、設計廣告、進行多語言翻譯,甚至提供例如少子化與高齡化等社會議題的應對策略。然而,AI帶來的潛在風險也不容忽視,包括深度偽造技術、假訊息的擴散、版權問題、文化偏見,以及利用AI進行非法活動等,都是AI帶來的弊病。
他接著舉例說明AI生成假消息的危害,接連以國際事件為例:烏克蘭總統夫人購買汽車及奢侈品的謠言;印度選舉中利用假消息操縱輿論的案例;以及烏克蘭軍隊將從某個城市撤退的網傳影片等。他認為,AI的發展帶來了許多機會,挑戰也跟著到來。「我們需要找到平衡點,確保AI技術的發展不會對社會造成負面影響。」
他在結語中提出,「從基督教的角度來看,亞當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園,這意味著人類擁有自我決定權,並透過使用這種權利來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從而成為完整的人類。」淺野和生認為,若AI完全取代人類的決策和創造力,宇宙的存在目的可能會消失。
他以日本NHK大河劇《紫式部物語》中美麗書法作品為例,這些作品不僅僅是數據或信息,而是表達了某種情感與創造力,「這些是AI無法超越的。」他表示,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的核心,不僅在於數據分析,更在於理解人類的精神與幸福,「這是對學生的要求,也是對我們教師的反思。」
國際研究事務學院院長包正豪表示,當我們剛開始使用AI進行社會科學研究時,我們對AI的最低期望是希望AI能幫助我們理解其他語言。但今日的實驗結果顯示,英語翻譯的準確度達到90%。中文翻譯有點糟糕。他認為:「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AI總是需要不斷改進,我們不能被AI控制。」
政經系主任周應龍也認同講者的觀點:「我們希望同學們是AI來幫助他學習,而不是代替他學習」,基礎知識是很重要的,「如果我們以AI取代學習,那會是一個可怕的狀況。」
【潘劭愷淡水校園報導】政經系熊貓講者,姊妹校日本平成國際大學副校長淺野和生,11月22日下午午1時30分及2時,由國際事務學院院長包正豪、政經系系主任周應龍、助理教授徐浤馨陪同,分別拜訪校長葛煥昭及董事長張家宜,葛校長及張董事長分別致贈「熊貓獎座」,及印有李奇茂與張炳煌大師的墨寶、淡江校景及校歌歌詞的花瓶作為紀念。
本校與平成國際大學之間交流頻繁,淺野和生曾多次造訪本校,參與學術及體育等多項師生交流,他感謝本校邀請擔任熊貓講座教授,同時希望持續強化雙方互動,尤其歡迎協助該校轄下4所高中的學生認識並了解淡江大學,鼓勵其畢業後來臺就讀。葛校長除致上歡迎與感謝之意,特別提到明年為本校75週年校慶,誠摯邀請再度來訪共襄盛舉。
曾於2002年率領行政參訪團訪問平成國際大學的張家宜董事長,則特別邀請淺野教授一觀,當年理事長佐藤榮太郎送給她的驚喜,「高雅邁向明日」的銅雕作品並合影留念。另提及當年佐藤理事長贈送本校的另一作品「旅者」,目前仍持續佇立在文錙藝術中心前面,溫暖地陪伴淡江人。淺野教授對於當年的回憶侃侃而談,表示日前參觀本校校史館時,發現不少當初自己拜訪淡江時的照片,讓他深受感動,也感謝學校的安排,尤其是會文館的熊貓套房讓他印象深刻;張董事長則向他說明創辦人張建邦伉儷創辦熊貓講座的緣由,歡迎常回淡江拜訪,並打趣地說「下次拜訪淡江的時候,就會在校史館中的歷屆熊貓講者中,看到自己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