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沂諠淡水校園報導】教師教學發展中心4月9日中午12時,在I501舉辦特優教師教學分享,邀請學動組助理教授郭馥滋,以「從『學姐』變成『阿姨』的教學歷程與挑戰」為題分享,吸引逾30名教職員參與聆聽。
郭馥滋表示,自己雖然擁有13年的教學經驗,但隨著近年來不斷變化的潮流,像知識更新速度快、學生需求多元及少子化趨勢等,老師在教學現場也面臨不少挑戰,其中最大的挑戰,是現在學生多半呈現「生無可戀」的狀態,較不願與他人互動,也易缺乏上課的動力和人生目標,不似以前學生的熱忱活潑,因此必須調整心態和教學方式,讓體育課不再單調與疲憊,成為能激發學生活力與熱情的課程。
「招數用罄時,只好把熱情的長輩搬來當星星之火。」郭馥滋幽默地說明,長輩們通常都充滿熱情的,只要開口邀請,他們都會樂於參與,因此她推動青銀共學課程,連結在地深耕、推動樂活健康,並營造輕鬆有趣的課堂氛圍,課程中她計算出席率和安排定期測驗,希望運用分數,給予積極表現的長輩肯定;她也觀察到,健康的重要性不分年齡,跨世代的交流讓學生得以練習和「長輩同學」溝通,互相傳遞不同年齡的人生經驗,創造更美好的跨代未來,除了獲得長輩們的正向肯定以外,也獲得不少修課學生的積極回饋。
AI系教授嚴建和大力肯定郭馥滋的分享,表示自己從頭到尾都很專注聆聽,因科技與AI盛行,學生在學習方面確實不如從前扎實,想要學習如何誘發學生的動機,因此前來聆聽,他認為運用Kahoot!互動,激起學生的參與度,這方面令自己印象深刻。
關鍵字
#教學前線
#教發中心
#特優教師教學分享
#學動組
#郭馥滋
本報導連結
#SDG4優質教育
#SDG17夥伴關係
NO.1211
| 更新時間:2025-04-14
| 點閱:97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