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新視界 2025-05-11

影像藝術工坊作品展 顯影季照見現實與想望

【記者張宸寧淡水校園報導】如何從現實生活中看見內心的想望?又如何從虛幻想望中,窺見赤裸的現實呢?大傳系實習媒體淡江影像藝術工坊,5月5至9日在黑天鵝展示廳,舉辦顯影季「現實與想望」攝影成果展,5月5日下午1時開幕,當晚7時進行座談會,由指導老師黃建亮主持,邀請資深媒體工作者黃子明、「去攝影」主持人張美陵、「哲攝」主理人余志偉3位專家學者講評本次展覽作品,一步一步解開充滿發人深省的問題。

學術副校長許輝煌致詞表示,自己也是攝影愛好者,但還沒有機會深入鑽研,這次帶著欣賞的心情來參觀同學們的作品。「恭喜同學們在老師指導下能夠有此成果,也祝本次的展覽圓滿成功。」文學院院長紀慧君、大傳系系主任楊明昱皆致詞稱讚同學的表現。

本次展區分為「現實區」和「想望區」,現實區作品記錄家鄉土地、如即將消失的傳統理髮廳、逝去親人的回憶,以及都市叢林中的生活頹廢美學等,面向相當豐富;想望區則呈現具象化都市快節奏的時間壓力、展出對平靜與喘息的渴望、面臨畢業的不安等,呈現多元概念。創作學生更別出心裁,在自己作品展區精心設計不同的互動裝置,讓參展師生透過不同方式與創作者互動,並切換不同角度、感官來理解作品理念。

此次除了展場安排充滿巧思,影像作品也別具匠心。大傳三飯塚悠拍攝「暴露的適度」,以人體攝影探討每個人對自己身體暴露的「邊界感」。飯塚悠表示:「拍攝過程中,發現人們對身體暴露有一個微妙的模糊界線,不只是單純的露或不露而已,可能與身分、所處場所、社會眼光有很大關係。」張美陵對其作品點評:「嘗試拍裸體攝影很難得,甚至可以感受攝影師、被攝者與觀眾,三方如何共同呈現畫面。」黃建亮也說:「當主導權不在攝影師,而是被動的一方時,會變成怎麼樣?」

大傳三李韋菱的「老式理髮廳」,被評審老師們讚許為完整度高的作品,她記錄了即將被時尚潮流淹沒的舊式理髮廳,述說著年邁的理髮業者們,拿著剪髮刀和梳子數十年的人生故事。李韋菱說:「攝影對我來說,是記錄需要被記得的故事。」她實際走訪,與店主們交談培養感情,看見業者們的生活痕跡與舊時回憶,這些在現代理髮廳不會出現的景象,在她眼中皆是極為特別與美麗的景致。

顯影季活動總召,外交四陳宥蓁說道:「在大學期間,能夠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展覽,讓我們構思想法、拍攝與創作、建構自己的創作邏輯、選擇用甚麼樣的材質或布置呈現影像,想盡辦法表達內心感受⋯⋯這一切的一切,我都覺得非常難得。」影像藝術工坊的同學們,不僅展現自身學習的攝影與策展技術,更是完成了一場藝術盛宴。

關鍵字 #活動報導 #大傳系 #淡江影像藝術工坊 #顯影季 #攝影 #藝術創作

本報導連結 #SDG4優質教育 #SDG9產業創新與基礎設施 #SDG17夥伴關係

NO.1215 | 更新時間:2025-05-12 | 點閱:60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與媒體中心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799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5-05-12 17:44:34
  • 線上人數:12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