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要聞 2025-08-26

電機系小型人形機器人發威 FIRA世界盃全能賽14度稱王

【本報訊】本校機器人研發團隊,2025年8月11日至15日在韓國大邱(Daegu, Korea)舉行的「2025年FIRA機器人世界盃與峰會(FIRA RoboWorld Cup and Summit)」,在24個參賽隊伍中,「人形機器人組(HuroCup)」的小型人形機器人組(Kid size)完勝所有類型,包括移動性(Mobility)、操控性(Manipulation)、混合性(Hybrid)比賽的冠軍,第14度拿下全能賽(All Round)冠軍,並在馬拉松項目刷新大會紀錄,堪稱本校「AI+SDGs=∞」校務發展願景的絕佳實踐。

由電機系教授翁慶昌、助理教授劉智誠、AI系助理教授鄭在值,和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中心博士後研究員林怡仲所指導的團隊,今年參與「人形機器人組」的小型人形機器人組與大型人形機器人組(Adult size),在參賽隊伍持續增加的狀態下仍續創新紀錄。本次小型人形機器人組在馬拉松項目以1個小時的時間完成了367公尺的行走,超越了團隊在2023年所完成的紀錄,也刷新了大會紀錄,14度獲得全能賽項目的冠軍。

「這都是學校長期的支持才能夠持續有此成果。」翁慶昌感謝學校和電機系友會的支持,也特別提到,電機系系友會補助出國經費不足的部分,讓團隊主要核心學生順利到韓國參賽,才可以替學校再一次爭取到這次佳績。

該團隊自2004年開始設計研發小型人形機器人,今年比賽使用的是FIRA第11代,具有23個自由度,機器人的機構、電路、與程式皆由團隊自行設計開發。林怡仲說明,FIRA在每個競賽項目都會考驗到機器人的穩定性以及不同的功能,且「每年都會提升一些難度,使參賽隊伍必須不斷提升機器人的技術並發揮創意,才能完成競賽項目。」

林怡仲表示,尤其今年大會針對「人形機器人組」的獎項做了調整,原先為10個競賽項目的每個競賽項目皆有獨立的名次與獎項。但從今年開始,大會將10個競賽項目區分為移動性、操控性以及混合性等3個類型。每個類型的名次分別由各個類型所包含競賽項目的分數累積來決定,所有項目的分數累積則會決定全能賽的名次。「要獲得全能賽的冠軍是非常不容易的,算是十項全能,參賽隊伍必須針對所有的項目的需求來實現適合的機構和演算法,才能有機會獲得全能賽的冠軍。」

本次在大型人形機器人部分未獲得獎項,使用的是第2代FIRA大型人形機器人,為電機系團隊與AI系鄭在值共同合作開發的新一代大型人形機器人,具有29個自由度,有別於第1代的設計,研發團隊重新定義了關節的維度與配置。由於在有限的時間內進行大幅度的修改與全新設計,系統無法充分在競賽中呈現。機器人團隊相信在進行適當調整,將可協助大型人形機器人進化至一個新境界,必能如小型人形機器人一樣持續獲得全能賽的冠軍。(文/電機系提供)

關鍵字 #獲獎榮譽 #電機工程學系 #翁慶昌 #劉智誠 #人工智慧學系 #鄭在值 #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中心 #林怡仲 #FIRA世界盃

本報導連結 #SDG4優質教育 #SDG8尊嚴就業與經濟發展 #SDG9產業創新與基礎設施 #SDG17夥伴關係

NO.1222 | 更新時間:2025-08-26 | 點閱:72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與媒體中心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799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5-08-26 17:54:28
  • 線上人數:6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