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映秀、記者陳韋綸淡水校園報導】本校建築系四蔡亞熹,9月20日在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舉辦的「2025亞洲建築新人戰」決賽中,自全臺27名建築系學生中突圍,奪得臺灣代表選拔賽第一名,獲頒獎金2萬元,並將代表台灣前往柬埔寨角逐年底亞洲總決賽。而決賽入圍者包括蔡亞熹,有7名來自淡江建築系,從大三到大五都有入選,人數佔決賽四分之一強,展現建築系學生的優秀潛力,則成為另一矚目焦點。
建築新人戰是由旅日韓裔建築家李暎一於2009年在日本所發起的學生競圖活動,由亞洲建築集合體(AUA Association)發起,九典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競賽旨在鼓勵亞洲各國建築與設計學子,透過設計回應區域文化與當代議題的變動性與多樣性,今年以「具應變能力的建築」為主題,邀請亞洲各大學透過自身課程中的設計課題,提出對應此議題的多元提案。
蔡亞熹參賽作品「循環的都市神話——游擊劇場」為大三下學期的課程設計作品,指導老師為建築系講師洪士恭。她將淡水作為實驗場域,設計一座墟市(巿集)。以歷史、氣候環境作為變數,創造變動的空間裝置。「每個原型轉化自淡水歷史碎片再敘事,留下文明痕跡,召喚記憶,期望在更替的文化脈絡中被閱讀成不同的意義。」她表示,設計靈感從平常在淡水河岸攝影而來的,設計過程最掙扎的事情,是從文本敘事到建築操作轉化的過程,能夠獲得首獎很開心也很意外。
蔡亞熹剛升上大四,就學期間接受扎實的訓練,實力堅強,已逐漸嶄露頭角。甫於去年獲新北市建築師公會舉辦的「113年度學生競圖評選」特選獎項的她,亦參與今年建築系與日本女子大學共同推動國際住宅工作營「2025 河內國際工作營」,參與〈都市慾望容器Container of Urban Desire〉創作獲獎。
入圍的27位學生,來自逢甲、東海、國立成功大學、國立聯合大學、國立北科大、國立高雄大學、國立金門大學等學校建築系。本校建築系除了獲得第一名,另有6位入圍決賽,分別為:大三聶濬澤、李哲 (大二作品),大四陳宏睿( 大三作品),及目前大五劉家蓁、吳宜樺(大四作品)、藍佳芊(大三作品),顯示淡江建築系的實力不容小覷。
長期關注該賽事的建築系教授鄭晃二表示,該獎項自舉辦以來,即受到各校建築學系的重視,每年由參加的國家輪流主辦,並交由主辦國擇定學校輪流承辦。他認定是「少數沒有被特定老師與特定評審掌控的設計獎項」,且不限年級,只要是好作品就有機會入選,是「公信力最高的學生競圖獎項」。今年的主題「具應變能力的建築」跟建築學系這幾年教學方向十分契合,各年級的設計課雖然是不同的設計題目,都會有部分議題與當前極端氣候或生態復育的議題有關。他認為淡江學生的作品在校內常會被挑戰,如何透過設計手法回應自然環境的課題已得心應手。「在論述與實作上都能掌握的同學,就有信心將自己的作品送到國際的舞台,接受考驗。」
關鍵字
#獲獎榮譽
#亞洲建築新人戰
#循環的都市神話
#游擊劇場
#建築系
#蔡亞熹
#聶濬澤
#陳宏睿
#劉家蓁
#李哲
#吳宜樺
#藍佳芊
本報導連結
#SDG4優質教育
#SDG9產業創新與基礎設施
#SDG11永續城市與社區
#SDG17夥伴關係
NO.1224
| 更新時間:2025-10-02
| 點閱:292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