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瑜倫淡水校園報導】有客語廣播小金鐘之稱的「客聲獎」,9月27日舉行第4屆頒獎典禮,本校教資系(現資圖系)校友、中央廣播電臺主持人黃玉美一舉拿下3項大獎,以《遇見美好人生》獲得文化節目獎、《Open Hakka打開客家》獲得最佳主持人獎和生活風格節目獎,成為本屆最大贏家,也創下客聲獎個人得獎紀錄。另資圖系校友、國立教育廣播電臺主持人季潔(本名蔡宜穎),於第60屆廣播金鐘獎再度入圍4項,其金鐘入圍紀錄已累積達46項,展現深厚的專業實力與長年耕耘的成果;教資系(現資圖系)及大傳系校友、臺北廣播電臺主持人安雅(本名周佳岑)則拿下個人首座金鐘獎,以《玩味時代Golden Times》獲得生活風格節目獎。
黃玉美長年投入客語節目主持,深耕文化推廣。她表示,廣播一直與時俱進,面對AI的新技術,「人的聲音所傳遞的溫度與情感,是AI無法取代的」,並強調廣播不僅是資訊傳遞平臺,更是保存語言、文化與歷史的重要媒介。她期望藉由節目讓更多人理解客家文化的多元性與歷史脈絡,也鼓勵年輕世代珍惜母語與文化資產。
回顧在淡江的求學經歷,黃玉美表示,就讀教資系時便對有聲資料的製作深感興趣,「記得做幻燈片作業時,我負責旁白解說,沒想到那次經驗竟成為我走上廣播路的起點。」她感謝母校提供多元學習環境,啟發閱讀興趣與保持好奇心,也讓自己在面對AI浪潮時,能以開放心態迎接挑戰。對於獲獎,黃玉美感性地說:「客家話是我的母語,是我和父母最親密的連結,能用聲音傳遞文化,為母語盡一份心力,是我持續前進的動力。從事客語廣播30多年,我始終喜歡自己做的事,也持續做自己喜歡的事,感謝評審的青睞和鼓勵,未來會繼續努力。」
同時身兼本校大傳系助理教授的蔡宜穎,是廣播金鐘獎的常勝軍,20年來已獲得7座金鐘獎,包括少年節目獎、單元獎、企劃編撰獎,以及4座少年節目主持人獎。今年,她以《FUN SONG技職》入圍少年節目獎和少年節目主持人獎,《技職翻轉人生》入圍單元節目獎和音效獎。她表示:「能年年入圍除了幸運,更是長年努力的成果,感謝評審、教育電臺,以及在廣播路上一路支持我的每一位朋友。」
《玩味時代Golden Times》以實地外訪進行聲音採集,從大臺北地區文史工作者和在地居民視角出發,展現臺灣文史旅遊的動人故事,帶領聽眾重新探索耳熟能詳的景點。周佳岑走訪各地,挖掘土地與人文的深層之聲。她表示,能從20多年活動主持經驗斜槓重返廣播舞臺,深感榮幸,未來將持續一步一腳印記錄臺灣的溫度與故事。
關鍵字
#獲獎榮譽
#資圖系
#黃玉美
#蔡宜穎
#客聲獎
#金鐘獎
本報導連結
#SDG4優質教育
#SDG17夥伴關係
NO.1226
| 更新時間:2025-10-14
| 點閱:395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