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品瑜淡水校園報導】為帶領在台北校園的第三人生大學學生認識淡水校園,教務處11月3日下午2時,舉辦「第三人生大學淡水校園特色課程體驗學習」參訪活動,由觀光系副教授陳維立帶領20名學生體驗淡水校園的環境、特殊設施與課程。
師生們首先抵達Q305教室,由教務長蔡宗儒開場致詞,他以「追夢」為題,表示隨著人生進入不同階段,應學會放下壓力並保持樂觀的心態,給自己更多思考與嘗試的空間。成功不一定要以世俗標準衡量,最重要的是讓夢想持續,從中找到成長與樂趣,鼓勵大家勇敢追夢。最後他也致贈每位學生一份親自撰寫,介紹淡水在地小吃的散文,作為參考及紀念。
隨後由學生林美菊分享學習歷程,她以「東方美人茶」為例——探討茶包與壺泡之相異性表現,說明現代因生活節奏加快與飲茶族群年輕化,泡茶文化逐漸轉變,兼具便利與品質的茶包市場成為趨勢。她將壺泡及包泡兩種方式,透過相同茶種、份量與水溫三項標準進行實作比較,並邀請現場學生評比,結果顯示壺茶在水色、香氣及甘甜度較為突出。但她也強調泡茶方法絕無優劣,鼓勵大家依個人喜好選擇。
接著前往文錙展覽廳,由文錙藝術中心主任張炳煌帶領學生透過iPad實際體驗「數位e筆」的運用。他簡要介紹e筆的研究契機,並藉由實物投影機示範楷書、行書及草書在不同筆寬、筆鋒、濃淡與力度書寫上的差異,同時提醒應注意筆畫虛實轉換,才能展現書法的美感。另外提到,e筆系統除了在本校教學應用外,亦導入三個版本的國小課本生字,提供給全國小學作為硬筆教材,期望未來能持續更深入推動書法藝術的數位化發展,讓書法在科技時代綻放新風貌。
最後移動至AI實境教室,體驗運用AI人臉辨識系統進行五官、性格與運勢評分;觀看學校科系就業與薪資分布儀表板,可作為學生職涯規劃參考;QA互動體驗區,與AI即時對話互動;試戴HoloLens混合實境眼鏡,以手勢操控虛擬物件、在空中繪畫等功能,展現AI技術在創新應用上的多元可能。
學生徐恒鈞認為e筆書法體驗十分新奇,讓他印象深刻,期望未來也可透過參訪或選修課程再到淡水校園學習;學生吳金泉則表示,校園環境優美,讓人想在各棟建築中探索,另外他特別喜歡AI實境教室,認為現階段AI人臉辨識系統僅以五行分析,未來若能結合生日等多元面向,能使分析變得更豐富且更具趣味性。
關鍵字
#教學前線
#教務處
#第三人生大學
#蔡宗儒
#張炳煌
#參訪
本報導連結
#SDG4優質教育
#SDG17夥伴關係
NO.1230
| 更新時間:2025-11-10
| 點閱:14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