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映秀、記者滕璦淡水報導】教育學院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與淡江高中附設純德小學,11 月 26 日上午10時30分簽訂備忘錄,將由教心所學生進入小學實習,提供學童心理輔導與學習支持。簽約儀式在淡江高中國際會議廳舉行,在淡江師生與純德小學教師團隊、家長會代表等約40人觀禮下,由該校校長周國生,與教心所所長張貴傑代表簽署,開啟雙方跨級教育協作模式。
此次合作開淡水首例,也是國內少見的「可複製的校園輔導新模式」,三階段計畫循序漸進:先由碩一生提供初談技巧訓練,給予學童一對一晤談支持;再由碩二生針對特殊需求的學生,進行學習診斷與輔導,內容聚焦於情緒管理、社交技巧與社會情緒學習;最後提供碩二生兼職實習,進行個別晤談、小團體輔導及全校性方案協助。此外,雙方也將研議外籍教職員心理支持及生命教育等議題的合作可行性。
周國生形容,這是一項創新跨域「非常前衛的合作模式」。他期待大學端的專業團隊能照顧小學生,引導他們人生發展,也期待能夠帶給該校20多位外籍教師心理支持。他以滿懷的希望,祝福這個計畫成功,成為新北巿在學童心理輔導的先軀。
張貴傑自信的表示,作為臺灣唯一獨立的心理諮商研究所,今年在心理諮商師國考取得百分之百錄取率,「我們的績效不在話下」。他告訴在場師生,在6年前他擔任所長後就「尋尋覓覓」找合作對象,今日終於如願。他表示純德有獨特的文化,淡江教心所師資中有許多資深的實務工作者,此次合作能一同培養未來的治療師,不僅讓研究生能在真實教育場域中成長,也能回應學校端的即時需求,包括「雙語諮商」都沒有問題,並期待未來的合作更多元。他也從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切入,「一個人如果沒有心理健康,就不叫真的健康。」強調心理健康應從小開始培養,不論平時的情緒穩定、自我覺察都非常重要,而非等到問題發生後才治療。
純德小學家長會副會長官政穎,對此跨級合作計畫的啟動表示高度肯定與期待。她引用《聖經》箴言書第22章經文:「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路,到老也不偏離。」認為健康平安長大應較競爭力更為重要。並引用衛福部數據資料,全臺12-17歲青少年有高達54.3%的孩子面臨情緒或學習的障礙,這項合作更具有實質意義與迫切性。
當日參與觀禮的教心所師生近30人,包括即將與純德合作課程的任課教師,助理教授許哲修、陳玉樺,他們在簽約儀式之後,由純德教師導覽參觀淡江中學及純德小學校園。碩一生班代黃碧淳表示,實習是必修學分,之前都是由自己找尋實習機構,這次的合作雖然提供的名額不多,但對於有志於國小學生輔導的同學將有幫助。
NO.1232
| 更新時間:2025-11-26
| 點閱:37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