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學年度教學與行政研討會特刊 2023-12-03

【112學年度教學與行政革新研討會特刊】智慧引領淨零之旅
#### 校長葛煥昭 開幕致詞  首先,感謝逢甲大學校長王葳,及本校董事長、副校長和所有教職員的熱忱參與,教學與行政革新研討會是淡江重要的傳統活動,自民國57年創始以來,定期聚集行政團隊及教師代表,一起腦力激盪,共同思考淡江未來的方向,今年已邁向第56年。
 在此,我特別要強調張董事長提出的未來基本涵養,未來(Futures)及涵養(Literacy),這是最重要的兩樣核心素養,本校2050年期望達成淨零碳排的發展目標也包括這兩項要素,期望透過AI+SDGs,培養學生未來職場能力。
 淡江自2019年開始,積極推動各項發展與超越,重新定位、創新突破及雙軌轉型,並以數位轉型為基礎,2020年聚焦在實踐永續發展目標,落實雙軌轉型成效,2022年的AI+SDGs=∞,接續國際未來及智慧發展,以永續發展為主題,因應面臨少子女化的招生問題。
 今(2023)年,我們以淨零碳排做主題,SDGs及AI可以個別分開思考,合在一起更可以互相幫助相輔相成,達到1+1大於2的效果,這是一項跨領域應用,以AI來加速實踐發展SDGs目標,同時加深加廣AI的應用。(整理/陳子涵)
  ![](https://photo.tkutimes.tku.edu.tw/ashx/waterimg.ashx?im=EA3E68C168E0EB16DDD7C340BE446B348B34C0FA8E4A7FBA9CA25C6C975A0EB1D471A62591FDEC75383CD651EF9B75DBA37DD3CCE4F3FCE04B5B0516E9C8DF01) 校長葛煥昭主持開幕。(攝影/黃柔蓁)
#### 董事長張家宜 開幕致詞  教學與行政革新研討會是本校非常重要的傳統,這次主題探討永續議題,首先透過時間軸,瞭解聯合國及本校推動永續發展之脈絡,接著介紹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未來素養,最後說明淡江打造全雲端智慧校園2.0的各項永續作為。
 自1983年聯合國正式召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便積極推動「永續發展」,1987年發表《我們共同的未來》的《布倫特蘭報告》,永續發展為全球共識起點。淡江也自1993年起導入「全面品質管理」,1996年設置「環境保護委員會」,2003年導入ISO 14001環境管理系統,2013年推動節能減碳,2015年通過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2022年打造「5G元宇宙淨零碳排校園」全雲端校園, 2023年「AI+SDGs=∞」取得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的註冊商標。
 淡江的未來學通識課程,讓淡江人擁有基本概念,在此,再深入說明未來基本涵養(Futures Literacy)。未來(Future)其實就是一種素養(Literacy),是我們每天生活上都會使用到的工具,有未來基本涵養,能使我們更有想像力及能力,去處理未來改變的事,本校設有AI創智學院和永續發展與社會創新中心,綜理大學社會責任與永續發展,接續工作是思考未來學與永續關聯性,落實永續教育。
 最後,介紹「5000天後的世界」這本書,全球資訊網在1993年開放的5000天,大約是13年左右的時間內,資訊交流呈現全新樣貌。以現在不可或缺的手機為例,5000天已改變我們的生活模式,各位可以思考,我們的未來會是什麼樣的世界?未來的我們會受擴增實境(AR)、虛擬實境(VR)、混合實境(MR)等鏡像世界影響,在未來的5000天,期望能用永續及未來觀共同努力,祝今天的研討會順利成功。(整理/陳子涵)
![](https://photo.tkutimes.tku.edu.tw/ashx/waterimg.ashx?im=EA3E68C168E0EB16DDD7C340BE446B34A1CE1380AF6810C3439FE404100A8D2DB7BC8709EA8FFB321E488C650311EB809DD6DB9D37371A32FE867A62F4F3566D) 董事長張家宜開幕致詞。(攝影/黃柔蓁)
#### 專題演講一:大學之大是於共善—逢甲大學邁向永續校園之旅 #### 主講人:逢甲大學校長王葳  王葳分享逢甲大學持續以來的發展及推動的永續藍圖,她表示相當敬佩葛校長,帶領淡江大學跑在私立大學的前端,在國際化、永續議題方面與許多學校有合作,這次希望透過分享,也能與淡江大學在永續道路上攜手邁進。
 王葳以紀錄片「解凍格陵蘭Melting Greenland」帶出現今全球暖化嚴重問題,由於石化燃料的燃燒、森林樹木的砍伐、農畜業的發展等,都是導致全球暖化的原因,上百個國家同意巴黎氣候協定,以實現2050年減碳中和之目標,將全球升溫上限訂於不比前工業時代高於攝氏1.5度以內。
 2021年4月由總統蔡英文宣示臺灣2050淨零排放,2023年1月正式入法,至今,已有許多品牌與國家合作,涵蓋的產業類別也相當廣泛,例如半導體、製紙產業,吸引許多供應鏈連結上中下廠商,協力臺灣達成淨零碳排的目標,創造企業與環境,實現企業社會責任。
 逢甲大學秉持著「教育共善 永續校園」的原則,將自身定位成教研並重的綜合大學,在深耕的主軸上,培養能參與社會產業升級轉型以及永續參與創新人才,致力成為一所4I大學:教學上持續創新、培養學生跨領域、國際化的能力和發揮社會影響力,此概念與淡江資訊化、國際化以及未來化相似,展現教學創新、重點研究、校友研究、成為企業最愛。
 王葳認為校友是學校非常重要的資產,逢甲大學在全臺目前有二十萬名校友,44個分會,並努力與各校友進行鏈結,她表示,私立大學在臺灣競爭非常激烈,逢甲大學希望在未來能成為一所不同但更好(different but better)的大學。
當大學不再是追求知識的唯一途徑,該如何改變教育就變得相當重要,當一個產業投入大量資源進行研發時,如何看上逢甲大學培養的人才更是一大挑戰,因此除了推動ISHARP(精進教學創新、聚焦研究亮點、擴展國際視野、推廣產學鏈結、加值學涯輔導、實踐永續校園)外,設立ESG指標(環境永續、社會參與、大學治理),期望能在創校80年之際,也就是2041年達到碳中和,完成永續藍圖的目標。
 教學創新也是最重要的目標,透過通識、專業教育課程打破學制的藩籬,讓學生更彈性地選擇,在發展和社會實踐中創造價值的學生,透過連結產業、政府、學術界和地方相關資源,推動永續發展、減少碳排放,協助地方創生,逢甲大學特別成立大學社會責任中心(在地創生中心),專責校內協調工作,並積極爭取外部資源,成為與產業和社會對接的重要窗口,中心下設有「跨領域設計學院(d.School)」和「社會創新學院(s.School)」,負責策劃和推動跨領域專題,關聯產業和社會議題。
 預計明年2月完成的永續發展與社會責任處,透過通識課、公民參與社會實踐課程、推動CDIO國際組織的實作課程讓學生理解永續議題,全臺僅逢甲大學成為該組織的會員,帶來的好處包括學習和了解國際教育的轉變,分享其他大學促進更廣泛交流與學習。逢甲有系列的培養學生從大一到大四完成大大小小的專題製作,讓學生鍛鍊其動手實作的能力,理解並重視永續發展的重要性。  逢甲大學以跨領域合作模式,橫向聯繫實體學院,結合創能學院、雲創學院、逢甲ESG戰情看板、社會創新學院以及跨領域設計學院,其中跨領域設計學院鏈結產業資源,培養學生設計思考、跨領域溝通與團隊合作能力,培育參與產業與推動永續發展的跨域創新專業人才,導入MIT的CDIO教育革新理念,發展4R(Real company + Real project +Real design +Real product)跨領域實作課程。
 111學年度共開設18門課程,計有55位教師、490位學生參與。社會創新學院開設以Social Engagement +Social Innovation + Social Design + Social Impact之4S專題課程,結合非營利組織、企業公益部門及社區,培育投入社會之實踐人才。111學年度共開設12門課程,總計620位學生參與.
 今年度永續發展學分學程利用跨學院的師資與學生,參與了臺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之永續管理師培訓課程,跨領域專題實作,以SDGs永續發展為目標,有37位同學取得永續管理師的認證,培養學生成為永續種子.企業方面,逢甲大學邀請了超過五百家企業一起推動CSR x USR 整合計畫永續發展學程。
 已與臺中市政府水利局「守護一條河」的合作、與就近的國中小來做環境教育工作、NGO組織合作等等......另外,成立教師成長社群,利用永續金融研究、ESG最前線、淨零循環永續設計等等邀請各教師夥伴一起進行研究,從永續發展趨勢、企業永續的標竿,到實際案例運作,積極鼓勵、補助老師去接受培訓,以發揮老師在教育現場的增能。
 最後,王葳分享逢甲大學在疫情期間領先全國大專院校所投保之防疫險,即將於2024年完工的低碳「負建築」新大樓,並邀請大家一起來逢甲大學參觀。(整理/陳子涵)
![](https://photo.tkutimes.tku.edu.tw/ashx/waterimg.ashx?im=EA3E68C168E0EB16DDD7C340BE446B34C6065F2D88450AB03611E9A61953FC7491DE6132350CE0EB35ABC1DFEEAFF392F2F2544883E489A7219D3D0B822E6599) 逢甲大學校長王葳主講:「大學之大是於共善—逢甲大學邁向永續校園之旅」。(攝影/黃柔蓁)
#### 專題演講二:淨零轉型之人才培育、科技研發與生活實驗 #### 主講人:學術副校長許輝煌  許輝煌指出,中華民國宣示在2050年要完成淨零碳排,達到碳中和的目標,從國家長期減量路徑規劃來看,溫管法期望排放量在2050年達到低於攝氏1.5度,本校在大學社會責任上,推動碳中和藍圖「建校100年、淨零校園」,落實2050年達成校園碳中和,符合環境保護、社會責任以及大學治理。
 本校在USR社會面上表現得不錯,當國家在推動淨零碳排時,不是只有企業,學校也要走在前頭,歐盟於2023年10月試行碳邊境調整機制,要求進口商提交碳排放相關數據,本校歐盟中心與學校合作出版歐盟綠色供應鏈法,另外也正在進行美國清潔競爭法案(Clean Competition Act),從實際利益來看,如果淡江無法達到碳中和,未來需要支付每噸約55美元之碳稅,之後隨著通貨膨脹率,每噸可能逼近100美元。
 天下文化出版的《目的與獲利》提到,目的與獲利並不衝突,反而能幫助企業發展、增加影響力,同樣的道理,本校在推動淨零碳排、ESG永續發展時,幫助學校永續發展,長遠來看是必走的路。近期加入ESG與USR整合平台「遠見ESG共好圈」,與企業和其他大學一起共同宣導,讓本校成為永續卓越的大學。
 在面對淨零轉型上,淡江開設相關課程目前參與的教師太少、進度太慢,可以參考學習台大、中原、逢甲、元智及輔大的相關課程,另外,本校在學生大一時開設必修課,將永續融入課程及微學程,例如永續發展與社會創新中心所開設的探索永續課程,推廣教育處的永續發展碳管理等......需要更多教師團隊投入,開設更多導入淨零觀念的課程。
 我國在淨零科技方案的策略上,分成低碳、循環、負碳、社會科學以及永續能源,其中社會科學扮演重要角色,需要評估淨零政策效益跟調適與在地規劃,因此本校不論在人才培育、校內外推廣、企業合作、科技研發及企劃案上,都希望更多教師能共組團隊合作,開設更多課程、研究相關技術、了解最新發展趨勢,來帶動產學合作。
 淨零碳排無法單靠科技產業,需要全民對話來實現,「生活實驗室」以校園作為生活轉型的實驗室,我們也以此設計成立了一個工作坊,利用校園做一個場域,來促進創新、都市永續發展,讓所有人都能共同創作。(整理/陳子涵)
![](https://photo.tkutimes.tku.edu.tw/ashx/waterimg.ashx?im=EA3E68C168E0EB16DDD7C340BE446B34C67B6A2D576F140D5F45174D746227A8EAE4556C65CD835FA015396033AF669E1623CECA5B117524A0CA043156AD5C3C) 學術副校長許輝煌主講:「淨零轉型之人才培育、科技研發與生活實驗」。(攝影/林楷博)
#### 專題演講三:淨零創新與智慧行政:當AI進入校園 #### 主講人/行政副校長林俊宏 林俊宏開場以「以數位轉型驅動淨零創新」、「以淨零創新引領數位轉型」來呼應校長「AI+ SDGs=∞」的理念,他說:「這兩句話把今年的主題跟明年的主題都涵蓋進去了。」
他首先提到2020年本校與臺灣微軟攜手,打造全國首創的全雲端智慧校園。2022年更進一步與遠傳電信聯盟三方合作,5G全雲端智慧校園2.0應運而生。另外,「我們也培育CSA團隊,推出一系列的課程,更希望能夠培育學生,成為未來智慧校園的學生大使,協助我們全校所有的教職員工生在數位率方面的提升。」
他表示,淡江大學數位轉型正在發生,以People「全員」、Process「全心」、Tools「全力」三核心的數位轉型,透過HI+ Al、PD & CD & CSA、CDE,資訊處規劃了整個非常完整的數位轉型課程,行政同仁已於暑期完成,接下來要進行老師的課程。這個培訓目的在於培養素人開發師,能夠具備很基本的數位率的提升,提升他自己單位的系統,運用MS3AP課程推動成效檢核強化競爭力。 5C 淡小虎結合ChatGPT能協助撰寫郵件、翻譯各國語言AI產生圖片、摘要文章重貼、根據內容產生提問、協助公文撰寫、校對文章、自由交談等功能,能提升20%以上個人生產力,為行政智慧Smart PDCA的一種。他以卓越經營品質獎標竿獎中獎流程共編共享共創為例,「委員詢答共創」,30項委員提問無時差呈現,「申獎書共編」優化流程,「佐證資料共享」使用雲端共用連結提報,落實無紙化的例子來呈現效率。
他表示,希望到2024年,本校個人、組織生產力可以提升20%以上,能培育20位專業的開發師,系統開發率能夠達到百分百。 節能減碳方面,他提到去年本校獲經濟部工業局節能標竿獎金獎,為6個獲金獎的單位中唯一的教育單位,非常的難得。另外,他也針對總務處、學務處、人資處、圖書館、推廣教育處等行政單位業務上的節能減碳作說明成效。包括太陽能板的裝置,在淡水、台北、蘭陽校園都有建置,成效非常好。在經營創新方面,我們從減碳開始做到固碳到負碳、永續雲。 他以「希望淡江大學能夠作為智慧行政的一個先行者,也希望本校持續成為永續發展的推動者,更是高等教育的領導者,在2050建校百年能夠達到淨零校園的目標。」作為專題演講結語。(整理/賴映秀、黃柔蓁)
![](https://photo.tkutimes.tku.edu.tw/ashx/waterimg.ashx?im=EA3E68C168E0EB16DDD7C340BE446B34B5ECFD28E9921AA9BA72ADF6A402E165C1B86623734FAC88DDC6C4B738BD6A12E3CA0E35CD6BDE49316DDC4A92C54630) 行政副校長林俊宏主講:「淨零創新與智慧行政:當AI進入校園」。(攝影/林楷博)
#### 專題演講四:步向淨零未來:世界公民行動 #### 主講人/國際事務副校長 陳小雀 「如果格陵蘭冰山融化了,我們就沒有聖露西亞的學生了。」國際事務副校長陳小雀表示,要建立多元的夥伴關係,促進永續發展的議題,大家互相學習共榮,「因為這個地球就一個。」
陳小雀首先提到「淨零碳排」為全球性議題,人類面臨的是環境嚴峻的挑戰,她提出一連串數字:全世界每年排放520億噸的溫室氣體到大氣中;全球平均氣溫上升攝氏1.1度;2022年全球糧食減產8.28億人面臨饑餓;自1990年以來已有447個物種滅絕。 陳小雀以比爾蓋茲的《綠色溢價》一書提問:「為了綠色我們必須要多支付成本?要不要做?」她自問自答:「一定要做,所以也是符合SDGs 12永續的消費和生產模式。」她表示,應從轉型新思維做起,減少廢棄物,藉由新綠色產業鏈、供應鏈協助我們步向淨零。
在建立淡江大學國際品牌方面,陳小雀亦透過淨零碳排作連結。認為建立「數位轉型永續發展」的國際品牌,可以發揮淡江大學的世界影響力,促進國際交流,建立多元夥伴關係協力促進永續願景,相互學習與合作共榮。她舉例說明,108年、111年本校曾分別以「先進綠色材料與永續水環科技 」及「潔淨水資源 」為主題,與西雪梨大學合作舉辦為期2週的短期研習課程。另外,本校與國際非政府組織合作,成立柬埔寨服務學習團到柬埔寨暹粒省的PO村,進行為期15天的志工服務,更到當地NGO ECC school合作國際教育工作,皆是落實國際合作。
科技招生方面,善用AI做為國際招生及境外生輔導的工具,陳小雀舉「AI」進行「境外教研生校務分析」( lnstitutional Research, IR ),運用相關質化與量化評量資料。利用AI作背景分析,用大數據找出正確的方向、正確的國家、正確的未來的走向。另外,透過各區域熱門社群平台及新世代小編搭配AI智能語音經營「5C淡小虎」多語FAQ線上諮詢專區,為境外生提供全天候的服務,讓學生能不限時間與空間限制,即時獲取資源與協助。「在輔導上,淡小虎是24小時服務的,它不會累,可是我們的同仁會累。」她表示,機器可以減緩學生在找不到人時的焦慮,是最大的利器。
在提升境外生ESG素養方面成為國際永續尖兵方面,她提出鼓勵外籍生關懷母國永續議題並發掘問題、進而提出永續計畫。 最後,陳小雀表示,淨零的未來人人有責,需要身體力行:「我們要善用科技,縱橫整合,將淡江品牌輸出國際,永續發展。」(整理/賴映秀、黃柔蓁)
![](https://photo.tkutimes.tku.edu.tw/ashx/waterimg.ashx?im=EA3E68C168E0EB16DDD7C340BE446B348103608DF7704E0CC9DC36FDE1DAE18D367C4C4A5A3EA22B182719F5147AA5FFBF2370A1446AB366DA04804228FC422C) 國際副校長陳小雀主講:「步向淨零未來:世界公民行動」。(攝影/黃柔蓁)
#### 專題演講五:可持續性校園 淡江大學實現淨零排放的征程 #### 主講人/永續發展及社會創新中心 淨零碳排推動組 組長李奇旺 「就像減肥一樣,要先知道自己多胖,才能設定目標。」李奇旺以幽默口吻說明「建校100年 淨零校園推動藍圖」裡的目標所設定的數字。
李奇旺以「建校100年、淨零校園」的發展藍圖說明本校淨零目標:今年推動碳盤查與資料庫建立,並於2032年間降低43.5%的碳排放,2045年達成創造能資源多元化並維持排碳與減碳平衡,最後於2050年達成符合ESG的淨零校園。
李奇旺說明,企業認為最困難就是公司人員通勤的碳排放估算,因為要把這份盤完是不容易的。他直接將學校碳排的盤查調查問卷QR Code公開,並強調這個資料至關重要,請大家協助調查。
他也提到本校與遠傳、臺灣微軟合作打造「全臺灣首座校園永續雲」,以微軟永續雲 Low-code 平台為核心架構,導入能源管理系統能耗數據,並透過可視化儀表板,提供跨校區各棟大樓的用電與碳排分析,加速邁向淨零碳排校園。另外,他也提到臺大開始在做一些負碳技術,以本校的研發能量可以做到,應能跟進。
而在2022預估碳排放量的圖表中顯示,佔比最大的第一類是全校4000多台的空調系統,足足佔據了圖表的68.4%。他期望能在2032年將第一類的碳排放比例降低至60.5%。此外,有將近半數的學生與教職員是透過捷運從臺北進入淡水。李奇旺提出眼下要降低碳排放量,除了藉由省電、與發展綠色能源,更需要進一步提升大眾運輸工具能源的佔比。
他在最後引用愛因斯坦說過的話來作結尾:「我們無法以製造出這個問題時的思維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並以此期許大家能夠為了環境與未來而努力並創新。(整理/黃柔蓁)
![](https://photo.tkutimes.tku.edu.tw/ashx/waterimg.ashx?im=EA3E68C168E0EB16DDD7C340BE446B3459B8C46B6BAD1F6210EBC60285C23FA75DDC977E6F06A80383CCADD4624F26E6873196072E82AAE47E486BB55EAE375E) 淨零碳排推動組組長李奇旺主講:「可持續性校園 淡江大學實現淨零排放的征程」。(攝影/林楷博)
#### 第1組結論報告:學術副校長許輝煌 #### 題目:淨零碳排趨勢下教師應如何在學術面積極參與? 子題一:在校內外人才培育方面的作為。認為可以持續開設「淨零轉型」、「淨零碳排」相關專業課程。關於淨零轉型,事先了解理、工兩大學院的教師授課領域,再開設再生能源、能源儲存、節能技術、碳捕獲與儲存等課程;至於淨零碳排,可分成概論、政策、科技等主題,以通識課程、院系專業等不同性質課程進行開課,並研製共同教材,或者可調整探索永續課程的教學模組。除此之外,還希望學校多開設能幫助本校師生取得專業證照的工作坊或學程。教師多爭取機會承接ESG認證課程、參與研討會;鼓勵學生參加國際淨零轉型相關競賽。
子題二:科技研發與產學的作為。該組成員認為可結合相關領域的研究中心和跨系、跨校研究教師團隊,進行相關的議題研究和發展,並思考如何善用科技回應淨零轉型的產業轉型任務。建立相關產業人才需求庫,媒合活動邀請產業界參與演講、參訪等活動;從校友經營的企業中尋找開發技術和機會;以本校「產業低碳化輔導團隊」為主體,結合校外互補單位,擴大與受輔導企業之產學合作與服務縱深。
子題三:在校園生活實驗室方面的作為。以學生為主體,推動校園生活實驗室,而實際的作為像是舉辦座談、研習、論壇,公開發表實作行動之成效。邀請教師帶領學生在校持續探索可持續發展的研究議題。除了由學生自主提案,亦可由行政單位出題目,給學生解題。集結教職員生和校外團體,扣合本校淨零減碳計畫時程和校園治理計畫,攜手進行具體規劃和實作。 (整理/吳沂諠)
#### 第2組結論報告:行政副校長林俊宏 #### 題目:數位轉型與永續發展的成功要素 子題一:推動校園數位轉型與永續發展的挑戰。本校正在推動數位轉型,因此需要有成功領導者,能夠清晰、有效地傳達願景。林俊宏表示,本校的SDGs結合AI和永續的推行,就是因為有葛校長的大力支持,才能讓兩者結合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接著就是建立組織文化,支持創新也要接受改革;進行教育訓練,精進數位力,降低同仁對資訊新科技的恐懼,在投入大量資源與設備時,須考量技術風險、以及經費編列的排擠效應。
子題二:推動校園數位轉型的行政措施與對策。各單位透過資訊處提供的iweb2.0技術支援及指導,自行製作設計具特色的網頁內容,並將 校務系統進行整合。增列專任教師的評鑑加分項目、單位或個人公開表揚,並在新進職員、升等、轉任考試科目中,加入與永續相關題目時,考績的評定逐步加入AI及永續相關項目,以加速推動數位轉型及永續發展。最後是針對學生部分,聆聽學生的意見和需求,確保他們能有效參與數位學習和教學活動,加強校園的數位基礎建設,並培養學生的數位素養與自主學習能力。最後,建立監控及評估機制,以追蹤進展並根據數據驅動調整策略。
子題三:推動校園永續發展的行政措施與對策。在永續報告書中揭露的校園永續亮點,串接成短程的校園綠色走讀路線並製作摺頁,培力綠色大使。除了鼓勵教職員生規劃永續相關活動向校友募款,也可以在校園大門入口處規劃本校永續形象看板,以及汽機車停車空位顯示器,縮短尋車時間,實行個人減碳。最後是設計淡江獨有、便利的個人碳排計算APP,落實在日常各面向,定期總結個人、單位、全校碳排量,提供使用者未來努力的方向。而學校已註冊AI+SDGs=∞為核心目標,希望未來本校的更多課程皆能投入。此外,亦有以數位技術展示永續發展概念、辦理環境教育活動或競賽等建議。(整理/吳沂諠)
#### 第3組結論報告:國際事務副校長陳小雀 #### 題目:國際教育實踐:淡江世界影響力 子題一:建立數位轉型永續發展的國際品牌。實施高效率的數位化校園基礎設施,將教學、研究及產學成果數位化,透過各類平台以擴大國際交流,凸顯本校資訊化形象。從組織與文化轉型切入,提高境外生對淡江大學的認同度。打造一個先進的虛擬學習環境,結合遠距教學、網路資源和互動工具來介紹學系,打造淡江的國際品牌。提供巨量數據分析課程,在這個靈活應變大數據時代的挑戰,強化學生智慧運算能力,並透過特色的英文教學引領學生順應時代潮流。最後則是建議將本校數位轉型及永續發展之相關Logo納入信件簽名檔,使國際姊妹校或友好學校能了解本校的倡議。
子題二:善用AI作為國際招生及境外生輔導的工具。以AI數據分析掌握本校境外生之生源與背景,規劃有效的招生策略,發展精準招生。運用生成式AI作為行銷廣告;結合元宇宙,提供境外生虛擬校園導覽,加強宣傳淡江名師雲集及人文薈萃,透過線上視覺之旅來認識本校。並且開發多語聊天機器人,運用AI線上問答,在招生專區以中英文智能客服和申請系統翻譯支援,提供境外生相關外語資訊,以協助境外生瞭解學校特色、專業課程和申請流程等,提升境外生就讀本校之意願。節省人力方面,開發自動化的篩選工具,藉機器翻譯及溝通能力,快速識別符合入學條件的申請者。亦可藉O365、MS Teams、5C淡小虎的功能進行外籍生輔導。
子題三:提升境外生ESG素養,成為國際永續尖兵。針對境外生ESG的活動規畫方面,建議為外籍生打造客製化的ESG工作坊、讀書小組、邀請具有ESG長才的專業人士到課堂上演講。持續鼓勵教師在一些課程中融入ESG,或開設跨學科的ESG課程,提升境外生的ESG素養。境外生完成相關培訓後,可取得國際永續尖兵研習證明或學分,並舉辦成果展或策展使迴響擴大。再來就是鼓勵境外生參與ESG計畫、社會創新和永續發展,如綠色倡議、社區服務和環保工作相關ESG活動,以多語專長,參與推動在地歷史人文、自然生態、古蹟建築、城鎮規劃開發等ESG素養議題,發展獨一無二的「淡水學」。(整理/吳沂諠)
![](https://photo.tkutimes.tku.edu.tw/ashx/waterimg.ashx?im=EA3E68C168E0EB16DDD7C340BE446B34D4EB4EA0AD2635D44C9BC2F3777B5093F7FC07626D8A7B320D49D9F2948D02A06D82AFEF1C7F2F80631C70EE5FFE5FD8) ![](https://photo.tkutimes.tku.edu.tw/ashx/waterimg.ashx?im=EA3E68C168E0EB16DDD7C340BE446B349158FDBC4D63AD206B46F844180198A35431075A6E4826D99C947E4D0A28B41E799D33F7A6E2037D130A64951E2CD0FF) 三場分組討論,教師們暢所欲言。(攝影/陳國琛)
#### 綜合座談 永續發展與社會創新中心社會實踐策略組組長黃瑞茂發現:「學生對淡江最有印象的地方,竟然是小小麥前面的木桌!」他表示,學校現在正在進行空間調整的規畫,建議在每棟教學大學都能多設置一些能讓全校師生駐足的桌椅,或是設計思考的工作坊,使校園特色更為彰顯。
校長回復:希望黃老師能夠配合學校的整體環境,並和總務處一起討論如何規劃校園空間。「至於在教學大樓設置停留處的部分,我認為我們需要繼續努力,讓學生更喜歡在課後時間駐足校園。」(整理/賴映秀)
航太系助理教授汪愷悌:「我們系上發射的火箭,都是使用綠色燃料,本校在宣傳系上特色的時候,是否能將我們綠色火箭也一併介紹,強調我們的火箭使用綠色的能源?」她說,航太系所發射的火箭不僅上過新聞,還有國家太空中心支持,希望能成為學校宣傳的亮點。 校長回復:「兩支火箭發射都有在新聞報導上看過,代表航太系的表現很成功,未來請繼續努力發展,往後我們一定會在宣傳綠色校園時提出。」他也提到今年的校慶大會不僅有火箭發射的短片,現場還會有火箭的模型展示,「相信大家都會對此有興趣。」(整理/吳沂諠)
#### 校長葛煥昭 閉幕致詞  本校從2019年開始,逐步推動數位轉型和永續發展。這是根據張創辦人所提倡「國際化、資訊化及未來化」的教育理念發展出來,具前瞻思維、洞悉未來的教育理念。
 自我接任校長起,連續兩期校務發展計畫,延續十年以來所推動的一貫理念。107學年度提出本校中長程校務發展願景「共創大淡水、智慧大未來」,112-116學年度校務發展總目標訂為「打造淡江大學成為一個『在地國際,雲端智慧,永續未來』大學城」,並以「AI+SDGs=∞」為努力目標,始終秉持著以三化為本體,一體多元的理念。
 今天研討的「永續」,其實和「未來」是相輔相成的關係,未來化的具體實踐,就是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的目標,未來化能承載永續發展的過程。而學校這幾年的努力,都是圍繞在數位轉型和永續發展方面,不僅最能接軌國際,也最能連結在地,以上都在今年第73週年校慶上有所展現。
 讓我們攜手共創未來,以實際行動為淡江大學的發展注入更多力量,謝謝大家!
#### 董事長張家宜閉幕致詞  葛校長上任後,教學與行政革新研討會的主題明確定位於永續議題,本校創校以來實行三化政策,國際化和資訊化已形成特色,唯有未來化概念較不清楚,但這兩年大家談「永續」就明白未來化的深意,「永續」是淡江未來化最好的表現。
 本學年度教育學院邀請Dr. Miller擔任熊貓講座講者,聽完演講受益良多,請教育學院陳院長將《未來秘笈》小冊子更新,讓大家能將小冊子帶在身邊隨時查閱,了解未來學是「基本素養」,同時,也要開設未來化的課程,讓教職員和學生修習,更能具備未來涵養。
 其次,全校網頁正進行改版,請各系主任多花心思經營系網頁。無論是用影片呈現或AI介紹,也可以利用生成式AI製作,相信效果更好。
 今天對逢甲大學王葳校長的報告印象深刻並有所啟發,她很有系統的將推行永續的措施整理呈現,本校也積極推行各項永續活動,卻缺乏整理及行銷,今天許多長官和系主任都在場,希望未來能完整呈現本校AI和永續的發展作為。
 最後,最重要的是「淨零、永續」要落實到學生身上,讓學生了解理念,才是我們辦學的目的。祝大家周末愉快。(整理/吳沂諠)
#### 與會教師感想 ####汪愷悌(航太系助理教授) 今天聽到不少推廣永續的講座,相當精彩。尤其是校園中未來的綠建築,包含了對大地友善的關懷,開拓了我對綠建築在人文層面的新視野。而本校發射的火箭,也是使用對環境友善的燃料,成為淡江永續的一環,覺得是很有亮點的特色。而關於本校永續發展與社會創新中心的介紹,製作鉅細靡遺的問卷,能感受到中心在運作上的用心認真,看見學校在教學及行政上資訊化的努力,令人印象深刻。(整理/吳沂諠)
#### 劉金源(電機工程學系特聘講座教授) 今天的研討內容讓大家對淨零碳排的議題有更深入的了解,對於一起努力達成目標值很有幫助。最深的感受是逢甲大學校長王葳的演講,她談到在學生、教師、課程方面將永續議題融入校園經營。尤其「通識課程」至少講了五次,可見將永續議題透過通識課程來傳達,可以讓學生更深入了解。
另外,逢甲幾十年進步非常快,尤其學校對產學的鼓勵辦法訂定得非常完整,老師產出很大的能量。淡江規模不亞於逢甲,在產學、學生實作方面多加強,應可發揮很大的能量。(整理/賴映秀)
#### 徐琿輝(法文系副教授) 逢甲大學校長王葳的演講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強調了d.School和s.School的概念,逢甲大學以實際行動展現了與時俱進的承諾,王校長提到未來校園的綠化計畫,低碳的「負建築」,響應永續綠色校園的理念,使學生更深刻地體會到與自然環境的結合,是低調而友善的楷模,與張董事長所提出的未來學、葛校長所闡述的SDGs+AI相互呼應,令人深感鼓舞。王校長提到未來校園的綠化計畫,這個願景深深感動了人心。逢甲大學提出只蓋地面與地下各一層的低碳「負建築」,以響應未來永續綠色校園的理念。這種綠色建築設計將使學生更深刻地體會到與自然環境的結合。(整理/黃柔蓁)
#### 許哲修(通核中心助理教授) 我印象深刻的主要有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上午逢甲大學王葳校長的演講,談到對大學校園永續治理,藉由逢甲經驗比對本校的目前的現況,發現本校在永續經營的概念上也耕耘許久,也足以作為永續校園的標竿,我也很榮幸可以在這樣的校園任教;第二個部分是三位副校長的演講,都從淨零、AI創新、世界公民的理念談校務經營與發展,這些都是跟隨時代變遷所帶來各種趨勢,透過三位副校長的介紹,也讓我深刻感受到本校是一所與時俱進的世界大學。(整理/陳子涵)

關鍵字 #教學與行政革新 #研討會 #王葳 #智慧引領 #淨零 #創新 #未來

本報導連結 #SDG3良好健康和福祉 #SDG4優質教育 #SDG8尊嚴就業與經濟發展 #SDG9產業創新與基礎設施 #SDG11永續城市與社區 #SDG17夥伴關係

NO.1174 B | 更新時間:2023-12-04 | 點閱:766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與媒體中心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799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11-23 11:16:45
  • 線上人數: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