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賴映秀 曾晨維
大家都聽過Nvidia董事長黃仁勳的名言:「人不會被AI取代,但人會被懂AI的人取代。」曾翻譯超過八百部影片的專業影譯者,本校英文系助理教授陳家倩更加明確的告訴我們:「不用AI的譯者,將會被用AI的譯者取代。」但對於外語教師,考驗恐怕更加迫切與嚴峻。
想像一下,有一天所有的話語經過藍芽耳機語音辨識之後,全都轉化為你的母語,而觸眼所及的,只要透過螢幕,都可以即時翻譯成你熟悉的母語文字,你還需要學外語嗎?臺灣第一個研究語言模型的博士,30幾年來教電腦學習語言的前Google Taiwan董事總經理簡立峰說:「那個時代會比我們想像中來得快。」
面對來勢洶洶的AI浪潮,一上任就推動師生AI培力的外語學院院長林怡弟,在10月份為該院教師舉辦的「AI賦能研習」中語重心長的說:「學生已經完全改變了,所以我們也要改變。你/妳準備好了嗎?」
#### ChatGPT旋風 外語教師借力使力
大型語言模型ChatGPT自2022年出現以來,進展的速度讓所有外語教師都感受威脅,感嘆每天睜開眼都覺得世界又不一樣了。從恐懼、茫然到接受,在渾沌中找尋出路,教師在學校的鼓勵之下正面迎接挑戰,進行教學改革,走上充滿智慧的奮鬥之路。
葛煥昭校長已指示,114學年度起,本校全面推動AI融入教學。即將於下學年與西、德、俄一起併為歐語系的法文系已通過課程委員會,將藝術史、口譯課程改名,在課程名稱加上「AI」。而在今年教學實踐研究計畫中,日文系教授曾秋桂、教授江雯薰、英文系副教授曾郁景、西語系副教授劉莉美、俄文系副教授蘇淑燕、德文系副教授顏徽玲都試圖在習作、商用書信、翻譯、作文、會話等課程中融入ChatGPT,以同儕評閱、自主學習⋯⋯等方式翻轉教學。
![](https://photo.tkutimes.tku.edu.tw/ashx/waterimg.ashx?im=EA3E68C168E0EB162D1FF1DAFC95DAC15C9A1357DAAC48A04DC9138DFAD7B0D75BAE2C24649E3F086A436FB764E34BB15D33BB06AE369437563E54DFD990F3E7)
一上任就推動師生AI培力的外語學院院長林怡弟(中立者)舉辦「AI賦能研習」活動,鼓勵教師作出改變。(攝影/鄧晴)
#### 終結數位原生世代的短暫性學習
「何不光明正大的在課堂上用?」蘇淑燕想到以「復刻」這些「數位原生」世代的方法,來解決她所說的學生普徧「短暫性學習」的問題。
她以「AI翻譯實作」為方向,設計了一系列實作活動,翻譯作業要求學生提交Google翻譯、ChatGPT生成,及學生自行修改等三個版本,並讓學生上台報告翻譯過程,分析Google與ChatGPT的不足之處。「這讓他們有意識地去翻譯,從而使自己進步。」這對蘇淑燕而言,「AI的導入是一種實踐的概念,也是讓學生去把課堂上教的東西,有意識地去做翻譯與修改。」
蘇淑燕還以圖表的數據進行說明,在第四次的翻譯作業中,「五組學生裡面竟然有四組同學都是錯的!」因此她接著安排兩次AI實作,每一題都是學生要自己先用AI生成,再運用課堂學到的知識來尋找錯誤,修改錯誤,利用此方式,讓學生自行察覺錯誤來檢核學習成效。經過這樣的練習,她發現:「不管是口頭還是書面形式,他們的翻譯正確率都變得很高了。」
她進一步運用統計軟體作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第二次的AI實作與後續作業有高度相關性」,顯示學生的知識吸收能力顯著提升。此外,蘇淑燕還發現:「學生是真的可把課堂所學的知識和AI技術,用在以後生活會碰到的譯文中。」這讓她很驚訝,並且幽默地表示:「學生現在更少翹課了,因為他們知道,如果沒有完成實作,成績就是零分,所以這樣的方式不只可以增加他們的翻譯能力,還可以提高他們的到課率,幫助真的很大!」
令人驚喜的是,在借助ChatGPT的協助後,她發現到:「雖然我在三年級的俄文課堂上有幾個AI系學生完全不懂俄文,但他們都可以在後測中考到不錯的分數,讓我很驚訝!」
![](https://photo.tkutimes.tku.edu.tw/ashx/waterimg.ashx?im=EA3E68C168E0EB162D1FF1DAFC95DAC18AF34D1FCC1312EAF493CD83BC4059EBDEA7A4AEB40077E4C40F246EA26045C515BC95C08F65A86E8FDF1CEBE38208CD)
蘇淑燕「復刻」這些「數位原生」世代的方法,以ChatGPT協作翻譯,手機、筆電都是課堂的標配。(圖/蘇淑燕提供)
#### 人機協作 從錯誤中學習
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教授高照明認為,人機互動學語言,能量身定做因材施教,根據自己的程度和興趣,用prompt(文字提示)對AI下「咒語」,與往昔老實啃書相比,功能確實強大。
他舉例說明,在寫作上透過不同的prompt來進一步修正文章,可以修正文法、流利度,甚至作風格比較。閱讀方面,依Prompt產生字彙題,文法題,來檢驗學習成果,進行自我學習。然而,學習不是一次就能達到效果,需要反覆好幾次才能內化,也就是整合(consolidate)的過程。他直言,學生如果不去反復查看其中的差別,從中進行學習,「那麼就算有AI又怎樣?」
如何讓學生使用AI工具,又能真正習得知識?林怡弟表示,關鍵在於跟學生進行「道德勸說」,並反覆地強調這個觀念:「你們真的要自己練習,不然永遠都學不會,學會了才是你自己的。」在她的引導下,學生也漸漸養成了先自行寫作,再用AI進行改寫,並於最後繳交兩個版本作業,且在課堂上報告,從人機的差異中學習。
曾秋桂表示,學習設計為三個階段:內化、覺察、外化。在「日文習作(二)」課程中,學生須先掌握日文寫作的基本知識,熟悉詞彙、文法與基本句型,為未來寫作奠定基礎。具備基本日文能力後,進入覺察階段,開始讓學生使用ChatGPT等AI工具修改作文。AI能藉由即時反饋的特性,幫助學生檢視錯誤並了解語法和句型的運用,使他們察覺不足之處,不斷提升自己的作文能力。
學生們對這樣的學習方式表示認同,並發現AI生成的翻譯版本未必是最適合的。「AI的版本不一定比較好,有時候還是自己翻的比較貼合台灣的語感。」林怡弟也讓學生們進行分組討論,在相互比較、內化建議後,改進為最終的翻譯版本。這樣的過程讓學生更加投入,進而負責任地精進自己的學習成果。「看自己的翻譯,再跟別人比較,會讓最後的版本更好。有時候覺得自己翻得很順,但比較後才發現有很多問題。」學生說道。
另一方面,「AI只會改文法,不會改內容,因此內容還是得由學生產出。」林怡弟坦言,AI雖擁有強大的字彙庫與快速的生成能力,但學生的創意與思考才是學習的核心。
#### 師生共學 AI情境打開學生的話匣子
語言學習使用情境學習在元宇宙、虛擬教室中也找到讓人滿意的解決答案。
資工系特聘教授張志勇用自己的經歷展示了AI如何改變傳統教學方式。他舉例,過去的情境式教學可能需要帶學生去動物園、博物館或機場,但現在,靠著AI生成的圖片和影片,這些複雜的安排被簡化為輕鬆的一鍵操作。「AI讓教學更具情境化與立體化,學生不僅容易吸收,也能快速將課堂內容與職場實務接軌。」學生在課堂上也能利用AI工具,例如將複雜的學習內容轉化為簡單的知識點,再透過AI的練習功能加深理解。
曾秋桂日文三年級「日文習作(二)」課程就以元宇宙來催化學生的日語敘事力。同學們先學會用元宇宙軟體,生成家鄉的介紹影片,在期末發表會上,使用專業日語解說自己家鄉的故事。她發現原本木納的學生,不但能侃侃而談,竟然還講不停,「時間到了還不想下來。」
日文系副教授葉夌曾玩過AR/VR/MR/XR技術,也在「 UNIVERSE by ViewSonic 教育元宇宙 3D 互動虛擬教學平臺」體驗所謂「有人味」的線上教室。他期待虛擬環境可以帶學生「去一個我們去不了的地方。」他舉例若能把日文課帶到東京車站去買車票,更能身歷其境。他正努力學習用AI工具生成影片,把「語境」帶入日語課堂,希望影片可以取代冗長解說,「學生一秒就能了解『吃飽袜?』其實是一句問候語。」
蘇淑燕則在學生期末作業中,要求以「使用AI製作新聞影片」的方式生成虛擬主播,「我要求學生結合中文與俄文內容,讓AI播報能進行多國翻譯與解說,呈現不同語言的文化視野。」藉此把學生帶入語境中學習。
江雯薰認為,AI的價值並非僅在於加快學習速度,更重要的是能幫助學生透過模擬實際職場情境,增強對商用書信的適應力與靈活性。「我希望他們學會的不只是技巧,而是如何在未來的工作中,借助AI進一步提升自己,甚至創造更多的價值。」
![](https://photo.tkutimes.tku.edu.tw/ashx/waterimg.ashx?im=EA3E68C168E0EB162D1FF1DAFC95DAC16D935E0CBDCF293DB7E357474F0132403AEDEF0C8A4FEB93E15E16169DD9CB24E5137967CDDFE92A147F32D2688A4849)
曾秋桂教授讓同學們先學會用元宇宙軟體,生成家鄉的介紹影片,在期末發表會上,使用專業日語解說自己家鄉的故事。(圖片/曾秋桂提供)
#### AI介入自主學習 培養帶得走的語言能力
在課堂設計上,江雯薰結合何世敏的「自主學習模式」和柯志恩的「後設認知理論」,打造了一套完整的教學框架。課堂上,學生首先學習商用書信的基本類型。接著,她引導學生利用AI軟體,完成商用書信的初稿,再透過分組討論和教師回饋,逐步修正內容。她特別設計了學前與學後的寫作練習,並設立7項評分標準,包括文體結構、敬語使用和段落格式等。她認為AI的介入,不僅使學生能更高效地學習,也讓他們有機會在實際操作中培養「改錯」與「創作」的能力。
江雯薰在課堂中安排學生分組討論AI生成內容的不足,並互評對方的修改成果。希望藉由「組內共學、組間互學」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參與度,也讓他們在相互交流中激發更多創意。課堂尾聲,學生會收到教師的詳細回饋,再次修改自己的作業。隨後,江雯薰會根據學生的表現,統整出常見問題,並在課堂上進行討論。「這樣的過程,不僅讓學生學到商用書信的技術,更能養成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才是教育的真正價值。」
顏徽玲在德語會話(三)使用AI。她指定主題讓學生先在上課前作功課,與AI協作擬稿,文稿在課堂上與德語助教檢討、修正用語,並反覆口語練習之後,再安排與德國波鴻魯爾大學漢學課程遠距同步連線。線上德國學生講中文,臺灣學生講德語,真槍實彈上場進行會話。
這套方法讓顏徽玲看到學生口說能力直線往上爬。在 AI工具的輔助下,學生將生澀拗口的語句,經簡化文法、口語化的轉換,再要求學生反覆熟練口說之後,上線對談。才短短兩個月,原先不善表達在上線時頻頻「唸稿」的臺灣學生,只憑關鍵字就能與德語方對話,「表現平均水準已超越德國學生。」
![](https://photo.tkutimes.tku.edu.tw/ashx/waterimg.ashx?im=EA3E68C168E0EB162D1FF1DAFC95DAC149DAF2F8D7EB3B1915C29AA6BBE845CB72F498C6EEBEBC4EE9225918BBAAE05D7765C3EAB50E6C589FCD43CFA63C141B)
顏徽玲德語會話課程先以AI輔助文稿撰寫,再安排與德國波鴻魯爾大學漢學課程遠距同步連線,直接對談練習。(圖/顏徽玲提供)
#### AI的外語課堂 教師角色仍無可取代
AI的資料來自大量的網頁資料,全世界最熱門的1千萬個網站,中文的資訊量只有1.4%,更不用說繁體中文,更是微乎其微。簡立峰提醒,AI用英文思考,當你問他早餐的建議時,他可能回答的是「漢堡」,「慢慢的,你就不會去找燒餅油條了。」這個文化差異的問題,在目前來說仍然無解。可想而知,學生過度依賴AI ,將有不可預期的災難。
曾秋桂播放了AI生成的一段日文自我介紹影片,來說明AI也會出錯。雖然AI生成的「張志勇教授」在文法、字彙表現上都近乎完美,但卻出現自己稱呼自己為「先生」的錯誤,「日本人不會稱呼自己為『先生』。」因此,曾秋桂認為在文化差異上,外語課堂仍然需要老師的指導。她也主張,要培養「外語人才2.0」需要的不只是AI,語言專業才是基本盤,「因為當AI生成錯誤資訊時,需要的是人腦的判別。」
此外,雖然AI在文法檢測、詞彙運用及句子生成上已展現強大能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充當教學輔助,「但教師的專業素養與深度理解仍是AI無法取代的!」曾秋桂以ChatGPT帶領學生反覆修正作文的經驗為例,學生表示,AI修改提供的文法雖然準確、即時,也能減少錯誤,「但常讓我覺得缺乏情感、表達生硬,讓文章顯得不夠個人化,也可能會偏離自己原本的語意!」在最後階段經由老師修正之後,學生認為更自然且貼近生活,不僅文法更符合文意,也更具溫度與真實感,大讚:「老師更懂我的心!」
馬不停蹄的接受各方邀請談AI 的張志勇表示,教師端的「AI賦能」應從瞭解AI的基本知識著手,將其逐步融入課堂,最終將AI的能力轉化為影響學生的強大力量,這些都正在外語學院教學現場如火如荼進行著。當教師將AI與專業知識結合,靈活運用於課程設計和規劃中,利用AI生成圖像、影片,甚至設計互動教學活動,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與效率。他認為,「就能在不增加教學成本和時間的情況下,讓課堂變得更具吸引力。」而那時「就能讓學生像拼圖一樣,拼湊出屬於自己的學習地圖。」
![](https://photo.tkutimes.tku.edu.tw/ashx/waterimg.ashx?im=EA3E68C168E0EB162D1FF1DAFC95DAC1BF083E68E533B84975BA84D0E431A9BD479BD68BB64B9DF6A6892D8BC093C9E3F0B56223330098617FEBB2A4D3370EAA)
語言學習中的情境學習在元宇宙、虛擬教室能找到滿意的解決方案。(圖片/張志勇提供)
關鍵字
#教學前線
#AI
#AI賦能
#ChatGPT
#外語教學
#元宇宙
#虛擬教室
#自主學習
本報導連結
#SDG4優質教育
#SDG8尊嚴就業與經濟發展
#SDG17夥伴關係
NO.1200
| 更新時間:2024-12-12
| 點閱:569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