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薇婷淡水校園報導】因應性別平等教育日的到來,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於4月7日中午12時,在L303舉辦主題演講「媽媽在寫詩:漫談台灣母職書寫」,邀請中文系副教授兼女性文學研究室主持人侯如綺,帶領聽眾一同閱讀台灣母職主題的詩歌,理解女性作家們如何將育兒生活中的喜悅、憂愁與思考融入創作中。
侯如綺指出,在傳統詩詞與現代流行歌曲中,母親形象常被描繪為無私的照顧者與犧牲者,然而「母職」並非天生,而是根植於社會結構中、隨時間演化出的社會性角色。她表示:「每個母親的背後,都有無數個覺得自己不會教小孩的人。」道出母親在社會中所承受的育兒壓力與掙扎。
侯如綺接著探討母職寫作的挑戰,社會對母親的期待,往往將注意力放在子女身上,而忽略母親作為個體的表達需求與創造力。隨著時代變遷,女性進入職場的比例增加,讓母親不再只是「賢妻良母」的單一角色;而女性也運用文學發聲,展現多元樣貌。
侯如綺分享潘家欣等多位當代臺灣母職詩人的作品,內容涵蓋懷孕期間的身體變化、與孩子之間的情感羈絆,以及在照顧過程中產生的身心疲憊。她指出,這些詩作不僅揭示母親的個人經驗,也映照出整體社會結構中,對母職的種種期待與壓力,進一步引發對性別角色與平等議題的反思。
關鍵字
#教學前線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侯如綺
#母職書寫
#中文系
#女性文學研究室
本報導連結
#SDG4優質教育
#SDG5性別平等
#SDG8尊嚴就業與經濟發展
#SDG17夥伴關係
NO.1211
| 更新時間:2025-04-14
| 點閱:110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