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學歷:英國愛丁堡大學物理與天文學系博士
重要經歷: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物理系訪問教授、淡江大學物理系教授兼系主任/尖端材料科學學士學位學程主任、淡江大學研究發展處研發長
【何嘉敏專訪】新任理學院院長,物理系教授薛宏將自己定位為「總教練」,並提出「AI empowers new science, Science drives new AI」的願景,期許理學院在深厚的基礎科學訓練之上,引領AI時代的學術研究與人才培育新方向。
談及角色轉換,薛宏中分享,自己從全校研發的「助攻者」轉為理學院的「總教練」,更貼近理學教育與科學研究的核心使命。他認為,在AI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理學院肩負著融合基礎科學與尖端科技的重要任務,透過跨域合作推動創新,促進學術與產業共榮。
曾擔任物理系系主任與研發長的薛宏中,擁有完整行政歷練,熟悉系所特色發展、搭建校友與企業交流平台,並推動科研產業化與跨校合作。他表示,任內最重要的目標之一,是成立「AI × 理學創新中心」,整合教學、研究、產學與國際交流資源,打造AI驅動科學研究與人才培育的國際重鎮。
「現在是打團體戰的時代。」薛宏中指出,理學院師資涵蓋AI運算、量子科學、材料創新及數理理論等專長,並擁有國家級實驗平台——同步輻射研究中心實驗站,全國唯一由大學與國家級研究中心共同建置的研究單位。然而挑戰在於如何整合三系資源、推動共享與合作,並在少子化趨勢下持續吸引優秀師資與學生。因此,他主張打造「AI融合科學」的新品牌,突顯理學院特色與優勢。
對於AI與科學的關係,薛宏中認為,AI不僅是工具,更可以賦能新科學,協助處理過去因問題複雜而被擱置的挑戰,帶來真正的突破;同時,以2024年諾貝爾物理獎頒給2位學者表彰「因為他們的基礎性發現與發明,讓人工神經網路能夠應用於機器學習」為例,足見基礎科學也能推動新AI發展,創造新一代的智慧工具,實現「AI驅動新科學,理學塑造新AI」的願景。
教學方面,他規劃建置AI輔助平台,推動智能教材與雲端模擬,並結合「AI+科學」跨系課程與實作,強化師生應用AI解決環境、材料與量子科技等挑戰的能力;研究方面,將透過「AI × 理學創新中心」整合師資,組成跨域團隊,攜手校友企業與研究單位,共建多向聯動的學院生態。
在人才培育上,薛宏中規劃以「AI驅動」與「科學基礎」為核心,期許學生掌握新雙語:「AI的語言」與「科學的語言」。除重視基礎訓練,並推動教學翻轉,培養AI運算、跨領域整合力與創新思維,強化資料科學、材料設計、智能分析與實驗操作能力,培養具備科研實力、全球視野與團隊合作精神的新世代人才。同時深化校友及企業合作,讓課程更貼近產業需求,培養具「即戰力」的專業人才。
面對少子化與高等教育資源挑戰,薛宏中提出「從捐款思維轉向夥伴關係」的新模式,將校友企業視為合作夥伴,提供專案與實習機會,協助學校培育並輸送人才,形成互惠循環。另規劃拓展海外招生,例如菲律賓、越南等南向國家的研究生,結合校友企業資源,提供獎學金與產學合作機會,吸引並留住優秀人才。
「堅持研究核心精神、擴大跨域創新協作,永續AI理學教育!」薛宏中以此勉勵師生與校友。他期許自己以「總教練」的角色,引領理學院三系攜手合作,推動「AI × 理學創新中心」,深化產學合作、活化校友網絡、拓展多元招生管道,提升學術研究與人才培育的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