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雅君台北報導】2025大學社會責任實踐博覽會(USR EXPO),9月12至13日在臺北花博公園爭艷館舉行,本校USR計畫「淡水好生活:大學城賦創設計行動」與「走進淡水、面向國際:推廣台灣最具影響力的經典遊程與特色餐宴」皆前往參展,展現本校透過創新教學帶領學生深入地方,透過專業與在地夥伴攜手打造出具文化影響力的在地特色。學術副校長許輝煌13日上午特別到場,除了勉勵參展人員的辛勞,也進一步參觀並了解其他學校的計畫成果;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總主持人,臺北醫學大學講座教授林建煌,也特別蒞臨本校攤位,聽取USR計畫主持人的分享,了解計畫推動內容、特色與展望。
「大學城賦創設計行動」為淡水好生活團隊以淡水生活節為核心所發展出的第4期計劃,旨在推動淡水與淡江大學城的形成。計畫主持人,建築系教授黃瑞茂指出,以「賦能、共創」作為核心精神,期望給予有需求者生活的能力,並提供專業支持。他強調「設計須源自日常觀察到的問題,並立即付諸實作,使行動成為有意義的學習;透過任務導向的過程,學生能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並將理念落實為具體成果。行動的關鍵不在於追求完美,而在於抓住機會,在真實生活中勇於嘗試與實踐。」鼓勵教師將地方議題轉化為教學與研究,讓大學走入社區,使學習回應真實,進一步看見大學與社會的緊密關係。本次展覽集結多個系所跨領域課程成果,融合建築、服務設計、教育科技、科普等專業背景,並與各式工作坊及在地商家合作,展出「滬青學」、「構築與游擊行動」、「淡水生活節」、「淡味選物籃」與「淡味創生見里山」5大主題。透過對焦的場域議題,師生與在地夥伴共同參與賦能、設計與行動,展現淡水的城市發展潛力,並凝聚社區共識。其中,企管系教授涂敏芬開設的榮譽學程「永續設計與創新」課程,榮獲2025年第六屆《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永續課程組績優獎」的肯定。
「走進淡水、面向國際:推廣台灣最具影響力的經典遊程與特色餐宴」,計畫主持人李其霖透過臺灣人喜愛美食的性格,發展出結合歷史文化內涵的餐宴模式,藉以推廣在地歷史文化。與淡水紅樓餐廳合作設計的「清法戰爭滬尾宴」,曾獲得2022年台灣永續行動獎銅獎;2024年第五屆《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傑出方案楷模獎」及「食創獎」1星殊榮,近年陸續推出「神仙的故鄉桃園宴」、「褒忠義民宴」、「馬偕宴」等,不僅能讓大家享受在地美食,也能同時認識在地歷史。李其霖說明,餐食是拉近人與人之間交流的重要媒介之一,當國外學者來訪時,可以利用臺灣優質食材製作的特色餐宴招待,同時搭配歷史故事的講解,讓他們在品味佳餚的同時,更深入認識台灣文化。
本校永續發展與社會創新中心社會實踐策略組組長高上雯指出,USR計畫讓學生真正看見多樣的真實生活,突破螢幕的侷限,從興趣或好奇心出發,發現「自己能做更多事」,進而啟發對未來工作、生活與職涯的想像。樹德科大語文暨國際教學中心副組長邱育佳分享,計畫結合建築、企管等專業跨域合作,以淡水為核心推動生活節,不僅活化老街與社區,也展現大學服務社會的精神,帶動地方文化與經濟發展。「教師專業的帶領是關鍵,能引導學生進入社區、實際參與,並在生態調查與資源整合中提升責任感,進一步與居民共創更好的在地環境。」
「走進淡水、面向國際」計畫黃姓助理認為,該企劃案能有效活化歷史教育,並將歷史內容更具體地呈現給大眾。其中最具挑戰性的部分是「了解每位設計者背後的理念」。畢竟,要將一個歷史故事轉化為宴席桌菜,難度相當高,除了在食材運用、擺盤等細節上做到精準,更重要的是理解菜色本身及與歷史故事背景的搭配,唯有如此,在向他人「說菜」時,才能清楚傳達每道菜背後的意義,也能讓大家在吃飯聊天的過程中,同時認識歷史故事。這種方式讓歷史學習更加輕鬆有趣,也使參與者在交流中自然吸收文化與知識。
關鍵字
#教學前線
#USR EXPO
#淡水好生活
#走進淡水面向國際
#黃瑞茂
#李其霖
本報導連結
#SDG4優質教育
#SDG8尊嚴就業與經濟發展
#SDG11永續城市與社區
#SDG12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
#SDG17夥伴關係
NO.1222
| 更新時間:2025-09-17
| 點閱:135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