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屆金鷹獎特刊 2025-11-07

【第39屆金鷹獎特刊】張瑞峰 以讀書會建構跨域能力 在每個轉彎處實現超越

現職:達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給學弟妹的話:彎道超車的關鍵是態度、人脈與跨域學習

【記者陳宇暄專訪】「人生的關鍵,不在直線加速,而在彎道超車。」第39屆金鷹獎得主、企管系校友張瑞峰以這句話說明自己的人生哲學。從淡江校園出發,走過海外求學、外商歷練到創業挑戰,他在每一個轉折點都選擇正面迎戰,靠著態度、人脈與跨域學習,在一次又一次的「彎道」中超越自我。

現任達多科技總經理的張瑞峰,談起求學時期,語氣中帶著幽默與謙遜:「課程、社團、戀愛和打工這四大學分,我可能只有打工那一科比較及格,因為我真的很會打工!」入學時,他就清楚訂下目標——「淡江不是終點,而是下一段旅程的起點」,當時留學風氣盛行,他立志赴美攻讀MBA,朝專業經理人之路邁進,為了出國經費與磨練英文,幾乎把所有課餘時間都投入補習街打工。

回想在淡江求學的歲月,張瑞峰感念創辦人張建邦博士的用心與遠見,當時張創辦人邀請政府部會官員及知名學者到學校兼課,讓學生有機會直接接觸第一線的政策與實務經驗,創辦人也常親自與學生互動交流,對學生們產生深遠影響。張瑞峰分享,正因如此,日後他因為工作前往智利、秘魯及巴西等地時,常能遇見受此學風薰陶的校友。

讓張瑞峰印象最深刻、也最感謝的恩師,是當時任職於經濟部的黃慶堂。他說黃老師開設「投資組合」課程時,以實際股市為教材,讓學生模擬投資操作,體驗真實市場運作情境,讓理論與實務緊密結合;且對學生親切熱心、積極回應提問,對他幫助極大。「尤其我申請出國讀書時,黃老師不僅親自撰寫推薦信,還主動協助推薦學校,這讓我充分思考,可以從每位老師身上汲取哪些獨特的經驗與啟發」,直說是自己在淡江學到的寶貴一課。

張瑞峰在外商任職期間,深刻體會「所學跟你將來人生或者職場上所用的,不見得完全一樣,必須以閱讀累積更多的知識」。他指出「學歷只是起跑點,真正的勝負在態度與人脈。」在震旦行任職期間,張瑞峰與各行各業的管理經營者組成讀書會,透過「以文會友」交流不同產業的知識,並在這個過程中拓展視野與人脈,「讀書會讓我一直發現自己的不足——當你讀得越多,越覺得不夠。」

這段經驗啟發張瑞峰將閱讀文化帶進校友會,延續淡江「書香傳家」的精神,成立讀書會。「讀書時需要有伴,所以我們一起讀、一起討論。這樣的學習方式不只是知識的累積,更是跨界的力量。」讀書會裡的成員來自企業、學界甚至政府單位,透過閱讀了解不同領域的人事物,可以讓自己發現不足之處並加以填補,並在交流中相互啟發。讀書會的交流切磋,也協助張瑞峰面對職涯多次的跨域挑戰,從零售與流通業、通訊產業到創立達多科技,主攻記憶體與儲存裝置領域,業務遍及全球。

雖然畢業後一度與母校少有聯繫,因兒子也成為淡江學生,他重新走進校友會。「一開始只是想幫兒子,後來看到許多師長和校友的無私奉獻,真的很感動與佩服,自然而然的就想投入。」張瑞峰舉例,淡江大學中華民國校友總會總顧問、菁英會會長林健祥鼓勵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活動幾乎從不缺席;校友服務暨資源發展處執行長彭春陽堅持「教學品質最重要」的理念,讓他深受啟發。也讓他在多年來透過公司與讀書會的力量支持校園建設,回饋母校。

「不要認為學的東西暫時用不到就是浪費,有一天它一定會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回到你身上。」張瑞峰認為,職場與人生從來不是一條筆直的跑道,而是一場持續學習與累積的過程,做任何事,起點與終點未必相同,但每段經歷終將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回饋自己。他用「彎道超車」鼓勵年輕人勇於跨出舒適圈,「要為自己負責任,要知道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關鍵字 #金鷹獎 #張瑞峰 #企管系 #讀書會 #跨域能力 #人脈經營 #終身學習

本報導連結 #SDG4優質教育 #SDG11永續城市與社區 #SDG17夥伴關係

NO.1230 | 更新時間:2025-11-07 | 點閱:26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與媒體中心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799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5-11-07 22:05:44
  • 線上人數:5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