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屆金鷹獎特刊 2025-11-07

【第39屆金鷹獎特刊】許明棋 以誠信與熱情寫下科技人生

現職:辛耘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

給學弟妹的話:機會只留給準備好的人

【記者陳楷威專訪】「獲得金鷹獎,對我來說是極大的榮耀。但我更覺得,我只是代表了許多非常優秀的淡江校友來領取這個獎項。」本屆金鷹獎得主、物理系校友許明棋,一開口便展現他一貫的謙遜與真誠。現任辛耘企業副董事長,同時也是肌活麗學創研所及鋒魁科技董事的他,始終堅信成功並非個人之功,「所有成就都不可能靠單一人完成,我只是剛好很幸運地搭上了一個順風車。」

許明棋自本校物理系畢業後,便進入當時僅有20多名員工的辛耘企業。這是他的第一份工作,也成為他奉獻超過30年的事業舞臺。一路走來,他陪伴公司從小型代理商成為擁有上千名員工、跨足研發製造的上市公司,並躍升為臺灣主要晶圓再生服務供應商之一。他笑著說,「一路走來始終如一,不知道是好是壞,但在這段『從無到有』的過程中,我學到建立制度、與公司一同成長的寶貴經驗。」

辛耘企業的關鍵轉折,始於2003年的品牌轉型。許明棋指出,當公司以代理商身分累積了足夠經驗後,就會希望能做出自己的產品與價值。「如果空有這些經驗卻沒有自有品牌,那是很可惜的。」於是,公司毅然投入半導體製程設備的研發製造,3年後更跨足資本支出高昂的「晶圓再生」(Wafer Reclaim)領域。

2007年新廠風光啟用,未料隔年即遭逢全球金融風暴,市場急凍、對正在「燒錢」轉型的辛耘而言是雙重打擊。許明棋回憶,那段時間真的很慘,報紙一打開,每天都是壞消息。公司連續3年平均每年虧損兩億元,那時真的是天人交戰。他坦言,「假如我當初選擇了放棄,那今天當然什麼都沒有了。」

面對巨額虧損,許明棋選擇堅定信念。「最困難的時候,我們沒有裁員,也沒有讓員工放無薪假,只有高階主管主動減薪,共體時艱。你必須保護同仁,這是他們的基本生存權利。」這份在危機中仍堅守的「誠信」,最終轉化為強大的向心力,也奠定公司後續穩健成長的根基,「同仁願意繼續跟我們走下去,因為我們從未放棄他們。」支撐公司挺過低潮的,正是這份對未來的遠見與信念——「我們當時堅信,金融風暴終將過去,半導體產業一定會再起來。」

談及母校,許明棋滿懷感謝。「淡江帶給我最棒的,就是開放的學風與自由的思考。」在淡江求學的時光既充實又快樂,也讓他養成「閱讀的習慣」,不僅限於課本知識,而是廣泛涉獵,持續對世界保持好奇與學習的態度。除了勉勵學弟妹在校期間勇於跨域學習,更要及早建立自己的「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更語重心長地提醒,「很多人在大學只是過日子,沒有想法,但你要開始想,你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至於企業最重視的人才特質,許明棋給出明確答案:「唯有誠信務實(Integrity),人才願意與你合作,夥伴才會相信你,這是最基本、也是最關鍵的態度。」企業真正喜歡的,是會學習的人。學校所學只是基礎,更多專業需要在踏入社會後重新學習、持續鑽研。對於未來,他充滿樂觀,特別看好AI帶來的產業發展。同時認為,只要保持熱情與學習心態,機會自然會出現。

從當年的物理系畢業生,到帶領企業挺過巨浪的科技領導者,許明棋始終抱持著樂觀與熱情,「人生的極致就是熱愛人生,你要想辦法讓自己很熱情地活在這個世界上。」未來期盼能與學校展開更多產學合作,一同為年輕學子開拓實務與創新的學習平臺。

關鍵字 #金鷹獎 #許明棋 #物理系 #辛耘企業

本報導連結 #SDG4優質教育 #SDG11永續城市與社區 #SDG17夥伴關係

NO.1230 | 更新時間:2025-11-07 | 點閱:38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與媒體中心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799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5-11-07 22:05:44
  • 線上人數:5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