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7 NO.1221 學習新視界
【本報訊】本校航太工程學系教授王怡仁所帶領的研究團隊,參與8月2日「2025第七屆綠點子國際發明暨設計競賽」,榮獲最高榮譽鈦金獎、銅牌獎。鈦金獎作品「以機器學習預估不穩定旋轉機械之振動發電效益(The Machine Learning Prediction of Vibration Power Generation Efficiency in Unstable Rotating Machinery)」獲本屆競賽的總評審長國立中山大學講座教授,前科技部部長楊弘敦高度肯定與興趣,並鼓勵申請專利,期盼未來能投入實際應用。
下載:
2025-08-05 NO.1221 學習新視界
【賴映秀淡水校園報導】帶著走向世界的理想,由全球政治經濟學系副教授周應龍所主持的「全球服務實習計畫(Global Service Internship Program, GSIP)」團隊,7月底結束為期一個月的東南亞非政府組織實習返抵國門。學生們透過實習,不僅更認識非政府組織(NGO)的運作,體會到選舉監察在民主制度中的重要性,並體驗了當地風土民情,開心表示;「又完成一部分的世界拼圖。」
2025-08-03 NO.1221 學習新視界
【本報訊】選對學校,強化未來競爭力!在AI技術加速改變世界的時代,AI創智學院自2020年成立以來,以實作導向課程、國際級資源與完整培訓制度,已累計協助學生取得國際證照逾1,800張,來自非資通訊相關系所的學生占比近7成,展現本校跨院系學生在AI領域學習的積極成果。其中NVIDIA證照累積突破780張,成果領先全臺。
2025-07-30 NO.1221 學習新視界
【本報訊】USR淡水好生活計畫,6月14至19日,在淡海新市鎮舉辧課程合展,主題為「淡味創生見里山」,展場安排於程氏古厝,展出12門相關課程的學生學習成果;另於6月14日在亞東科技大學淡水校區舉辦學生發表會,邀請各課程的修課學生23位進行簡報發表。
2025-07-28 NO.1221 學習新視界
【舒宜萍淡水校園報導】新北市教育局與本校合作,為高中生籌畫「假日共備短期講座」,預計於114學年度上下學期共開設8門各3小時的課程,包括傳播影視、觀光、航太工程、人工智慧、數位學習與觀光管理等有趣又實用的課程,分別由中文系教授兼文錙藝術中心主任張炳煌、大傳系助理教授蔡銘益、蔡依霖、航太系教授蕭富元和副教授歐陽寬、觀光系系主任阮聘茹和助理教授施依萱,及AI系助理教授陳子家授課。預計將安排在週六日1次上完兩天4門課程。
【舒宜萍、記者曾晨維專訪】在科技與創新的交會口,誰能抓住機遇,就能大步前進。本校化學系校友,佐信科技總經理黃俊達與國立中興大學生醫工程研究所終身特聘教授張健忠,正是代表人物。想起在化學系的求學過程,黃俊達說,證明了「即使曾有黯淡的過去,也能通往閃耀的未來。」
【記者曾晨維淡水校園報導】在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新科技學程計畫」支持下,本校AI創智學院與臺北市立西松高級中學攜手啟動為期三天的「未來異想· AI創戰場」黑客松營隊。7月22日上午,逾30位西松高中一年級學生走進淡水校園,在3天課程中,依據生活情境提出AI解決方案投入AI實作學習,並以專題設計成果進行簡報與分享。AI自動打卡、回收分類辨識、無人商店、自動化零錢清點等創意構想層出不窮,展現豐富的想像力。
【舒宜萍淡水校園報導】本校理學院與印度席夫納達爾大學(Shiv Nadar University),2022年12月簽訂國際學術交流協議書,除教師們學術交流外,今年暑假由化學系舉辦第1次在臺假日學校課程,本校7名教師、該校6名學生參與,7月2日至8月2日共開設藥物開發、太陽能材料、產氫催化劑,與人工智慧應用在化學模型之理論計算等120小時實作課程,另邀請華語中心教師袁毓坤開設36小時中文課程,強化兩校合作交流。
2025-07-22 NO.1221 學習新視界
【本報訊】本校師資培育中心以「雙語數位學伴計畫」為主題,參加教育部於7月11日至13日於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舉辦的「共伴美好:教育部學伴計畫聯合成果展」。中心主任暨雙語數位學伴計畫主持人林怡君表示,參展內容結合AI工具與教育部英語建構之教學資源,不僅拓展應用場域,也展現淡江大學發展AI特色的前瞻性及影響力。
2025-07-14 NO.1221 學習新視界
【舒宜萍淡水校園報導】本校歷史系系主任李其霖,攜手美國姊妹校北卡羅來納大學格林斯伯勒分校(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Greensboro)歷史系,連續3年於暑假期間進行歷史文化交流,今年再度由該校歷史系副教授安齊毅(James Anderson)帶領7位學生,於6月20日至7月31日蒞校訪問,安排移地課程及實地參訪,安齊毅表示很開心再度來臺,感謝李其霖安排參觀臺北龍山寺、瑞芳青雲殿等廟宇、臺南孔廟、臺北大稻埕等地。
【記者吳沂諠淡水校園報導】來自全國近300名文學愛好者,7月3日至5日齊聚本校淡水校園,參加由勇源基金會與《印刻文學生活誌》主辦、本校中文系合辦的「2025全國台灣文學營」,學員年齡由11歲到76歲,以文會友。文學營特設「創作獎」,由各駐營作家親自評選優秀作品,發掘具潛力的文壇新秀,在結業式公布名單,並頒發入選獎狀鼓勵。
【記者陳宇暄淡水校園報導】物理系副教授李啟正與中研院及臺大學者共同發表「Crystalline Water Structure in Room-Temperature Clathrate State:Hydrogen-Bonded Pentagonal Rings(室溫下籠形水合物的結晶水結構:氫鍵形成的五邊形環)」,刊登於知名國際期刊《Small Structures》,影響因子高達13.9,為材料期刊中最難發表期刊之一,文章不接受率高達五成六,論文內容皆具備前瞻性和完整性,才能被接受並發表。
2025-07-09 NO.1221 學習新視界
【藍心妤淡水校園報導】為提供學生更多元、前瞻的AI學習資源,本校113學年度第2學期加入教育部「臺灣大專院校人工智慧學程聯盟」(Taiwan AI College Alliance, TAICA),並開設6門相關課程,吸引47位學生修習,其中35位順利通過,及格率達74%。另外,教務處亦與AI創智學院合作,凡學生修讀任一門TAICA課程並及格者,就能獲得由AI創智學院核發的研習證明。
【藍心妤淡水校園報導】「我們希望學生自己決定要學什麼、怎麼學,這才是自主學習的核心精神。」通識與核心課程中心主任紀舜傑說明,本校銜接高中108課綱的自主學習型態,113學年度訂定「淡江大學學生自主學習課程實施要點」,鼓勵學生主動提出學習內容,並藉由實作深化學習體驗。目前該類課程已逐步擴展,上學期開設6門、下學期增至11門,他期許有更多學生能善用相關資源,勇於提案、積極參與,提升自身知識與技能,並加強跨域學習成效。
【賴映秀淡水校園報導】暑假期間校園看似一片靜謐,實際上正值年度國際移動熱潮。整個夏天,超過700位淡江學生為了就下一個學習位置,當起了空中飛人。
【記者張宸寧淡水校園報導】為深化舊金山州立大學(San Francisco State University, SFSU)與本校的合作,國際暨兩岸事務處與國際事務學院7月1至22日舉辦「San Francisco State University Faculty-Led Program(舊金山州立大學教師移地教學計畫)」活動,由本校外交系聘任該校國際關係學系副教授Dr. Scott Seigal為境外訪問教師,開設「全球經濟體系下的東亞角色」暑期課程,該校9名學生來臺參加、本校15名學生修課,促進兩校師生交流。
【本報訊】以「村上春樹文學中的夥伴關係」為主題,第14屆村上春樹國際學術研討會7月5至6日選址於村上春樹的出生地京都舉行,並安排村上家世襲寺廟「安養寺」聖地巡禮,別具意義。此為該中心第5度赴日本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超過12國家學者與會,43篇論文發表,共計約200人赴京都大學參與盛會。中心主任曾秋桂宣布將於明年回師淡江,題目訂為「村上春樹文學中的回歸」。
2025-07-08 NO.1221 學習新視界
【本報訊】由俄文系主辦的「2025年俄語夏令營」,7月1日上午10時在淡水校園驚聲大樓T506教室熱烈展開,一天的營隊結合語言入門、文化探索、國際視野與美食體驗,不僅讓參與的高中生初步體驗俄語世界,更加深了對俄羅斯的整體理解。該場結合知識與體驗的文化饗宴,吸引來自嘉義、新竹、臺北等地近20名高中生參與。
2025-07-04 NO.1221 學習新視界
【舒宜萍、記者陳宇暄淡水校園報導】「我這一生,是帶著使命演歌仔戲的。」歌仔戲國寶楊麗花,7月4日與弟子陳亞蘭翩然蒞臨淡江,獻出人生第一場精彩演講,現場300多人目睹她倆的丰采,從激動到感動。楊麗花分享自己與歌仔戲的因緣,在母親肚子裡就天天聽歌仔戲,到如今她視歌仔戲為創作的藝術品,成為文化傳承與發揚的推動者。
2025-07-03 NO.1219 學習新視界
【記者吳沂諠淡水校園報導】化材系5月27至29日在工學大樓中庭舉辦一年一度的「化材週」活動,由系學會策劃展示與互動內容,系內學生除了參加社員大會以外,也展開第53屆正副會長投票。系主任林正嵐表示,希望同學們能積極參與,透過活動提升對系所的認同感,也期盼其他系所同學能藉此機會更了解化材系,讓未來的化材週更加熱鬧、富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