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03 NO.1219 學習新視界
【本報訊】本校企管系教授涂敏芬開設之榮譽學程「永續設計與創新」課程,結合USR計畫《淡水好生活:大學城賦創設計行動》,帶領3組共10位學生以「從課堂走向社會、從學習走向實踐」為目標,參與5月25日在台北校園舉辦的第八屆「挺好Campus:2025公益永續挑戰賽」,展現學生將課堂知識實踐於公益行動的具體成果。今年團隊共募得61,122元公益送愛金額,佔總額的47.74%,超越了去年44,142元,並榮獲6個獎項,表現優異。此外,涂敏芬與學生將於6月6日接受台北廣播電台「說一個愛的故事」專訪,分享參與活動點滴與心路歷程。
下載:
【本報訊】建築學系碩士班《他方之屋》作品展暨發表會於6月1日9時舉行一日限定展,展出11件敘事建築作品,包含建築學系大四、大五與碩班學生的設計創作。他們都是參與建築系教授鄭晃二運用AI融入建築設計教學,用敘事建構世界觀與建築計畫,並提出建築設計作品的最新設計方法。
【記者范浩群淡水校園報導】日本東京水道株式會社代表取締役社長野田數一行,5月28日上午蒞臨水環系進行參訪,並舉辦徵才說明會,期望吸引本校優秀畢業生加入。
2025-06-01 NO.1218 學習新視界
【記者陳浩淡水校園報導】本校財金系今年4名畢業生同時獲倫敦大學學院(UCL)錄取,該校在QS世界大學排名第9,並為泰晤士高等教育(THE)評為G5超級精英大學,其中林重愷和洪依瑄錄取MSc Finance金融碩士班,朱庭儀和賴亮妤錄取MSc Finance with Data Science金融與數據科學碩士班,將於今年9月一同前往就學,與全球一流學生共學交流。
【記者張宸寧、玉婇芸淡水校園報導】為鼓勵全校學生文學創作,由文學院主辦、中文系承辦的第41屆五虎崗文學獎,5月27日上午10時起舉行決審會議,在守謙國際會議中心HC306進行一整天,參賽作品形式分為新詩、散文和小說3組。機械二張庭瑋的〈樂程〉獲得散文組首獎與新詩組佳作。新詩組首獎由中文三吳沂諠獲得、小說組首獎則為德文三吳品瑤。此次學生以多元新穎的題材,結合豐沛的情感與親身經歷,寫入自己的動人作品中。(完整得獎名單請見新聞後)
來自巴拉圭的全球政治與經濟學系二年級學生尚群宏(GIULIANO JOSE MARIA SARUBBI ACOSTA),3月入選參加ECOSOC青年論壇,該會議為聯合國邀請來自190多個國家的年輕領導人,為全球決策和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做出貢獻。每年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也是對青年全球領導力的肯定。他很自豪能代表巴拉圭及拉丁美洲的青年領袖們,在國際舞台上發聲。
基隆市副市長邱佩琳為本校企管系校友,時值端午節,基隆市5月31日舉辦龍舟競賽,她說,基隆過去曾是全臺龍舟競賽最有名的地點,很開心參與端午龍舟點睛開光暨祭江下水典禮,她已第三年擔任點睛官,為龍舟點睛祈福,今年有27隊參賽,場地從八斗子漁港移回基隆港東2碼頭,具有海港特色。她看到學生們活潑參與,希望基隆的龍舟競賽,成為全臺矚目的焦點,也祝福比賽一切順利。
主辦:國際事務學院 時間:114年5月21日上午10時 地點:守謙國際會議中心HC306-7 主講人:美國德州Sam Houston州立大學政治系終身職副教授、本校東南亞所校友翁履中 主題:「理性與現實之間:從戰爭迷思到關稅戰爭,全球秩序的重構與臺灣的未來」 首先說明國際政治解讀的四大原則。第一原因原則:萬物皆有因,即使是看似毫無道理的行為,背後依然有其前因後果,這邏輯不僅適用在個人,也適用在國家;第二制度原則,制度,意即規則和制度能規範行為,正如「有制度就會限制你的行為」。第...
2025-05-29 NO.1218 學習新視界
【記者鄧晴淡水校園報導】粽葉飄香迎佳節,工學院與AI創智學院攜手於5月27日中午在E690舉辦「端午溫馨茶話會~緣來在E起」,邀請兩院教職同仁歡聚一堂,共度節慶時光。活動現場備有多樣葷素餐點、點心與粽子,並設有端午節布置,營造溫馨熱鬧氛圍。
【本報訊】歐洲科學院院士,丹麥奧胡斯大學媒介研究教授Prof. Jussi Parikka,應本校資傳系邀請擔任文學院熊貓講座,5月29日下午1時,在守謙國際會議中心有蓮廳發表演說,主題「數位文化的環境脈絡:人類世中的人文研究(Environments of Digital Culture: the Humanities in the Anthropocene)」。他從芬蘭偏鄉的TikTok資料中心建設談起,說明數位科技如何重塑全球地景,以及人文學科在面對環境挑戰時的新定位。
【記者黃柔蓁淡水校園報導】第8屆法文系「頂石課程畢業專題展」5月26至29日,在黑天鵝展示廳舉辦,以「Entre 8 et l'infini」(在8與無限之間)為題,26日上午10時舉行開幕式,外語學院院長林怡弟、法文系系主任徐鵬飛、教授梁蓉、鄭安群等教師皆到場給予學生們勉勵與支持。
【本報訊】資傳系邀請歐洲科學院院士、丹麥奧胡斯大學數位設計與資訊研究系教授Jussi Parikka到校進行熊貓講座,5月28日下午特別在本校覺生紀念圖書館,舉辦「Jussi Parikka簽書交流暨《媒介生態學:物質性、生態性、時間性》書展」,展出本校收藏之著作23本,提供師生深入了解相關研究內容。「希望透過這次展覽,帶領讀者穿越數位介面的表層幻象,在人類世背景下,重新思考媒介與地球間的關係,並探索更具生態意識的數位文化可能性。這次書展,更是一場關於媒介、自然與環境倫理的深刻對話。」
2025-05-28 NO.1218 學習新視界
【記者林雅雯淡水校園報導】日文系5月22日下午3時在T505舉辦演講,由副教授李文茹邀請,在日本現代文學界備受矚目的旅日作家溫又柔,以「身為台灣人但在日本生活的經驗,並將此創作成小說題材」為題進行分享,吸引逾40位師生,聆聽這位在臺灣出生用日文寫作的作家,迂迴的創作心路。
【本報訊】本校師資培育中心「雙語數位學伴計畫」團隊由計畫主持人,師培中心主任林怡君領隊,5月23日親自拜訪基隆市立成功國民中學與基隆市信義區東光國民小學,舉辦「大學伴與小學伴相見歡活動」。助理教授黃佳媛與10位大學伴和一學期以來在線上互動的小學伴們面對面初相見,雙方都有天涯若比鄰的感動。
【記者陳彣瑗淡水校園報導】本校資訊工程學系全英語碩士班學生團隊,憑藉作品「短影音行銷影片自動生成系統」,於「第十屆(2025)崇越行銷大賞:AI應用競賽」中榮獲優等獎,展現出優異的人工智慧應用能力與創新實踐成果。
2025-05-27 NO.1218 學習新視界
【賴映秀淡水校園報導】全英語教學推動中心再次辦理英語授課(EMI)培訓計畫,與美國在台協會(AIT)共同向美國國務院教育文化事務局(Bureau of Educational and Cultural Affairs,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提出。本次與臺北大學合辦,本校有12位來自各院系的教師自主報名,進行培訓。
【本報訊】本校參與臺北市政府衛生下水道工程處「污水處理廠大專院校實習計畫」,於26日舉行「污水新生 承載未來」大專院校實習簽署典禮,工務局副局長黃立遠、教育局副局長鄧進權及國內6所大學共同簽署。為強化青年學子對水資源循環與環境工程的理解與實務接軌,進行暑期實習。
2025-05-25 NO.1217 學習新視界
【記者顏群倫淡水校園報導】覺生紀念圖書館與國企系教授孫嘉祈合作,自5月20日至5月27日在圖書總館大廳學研創享區,展出「圖書館與課程合展——行銷×思維×表達,從閱讀中延伸學習力」,展出國企全英班「行銷管理」課作業海報、問答區和製作實體產品等教學成果,圖書館配合展出《市調分析》、《聚眾商機》和《一聽就懂的邏輯表達力》等多樣行銷相關書籍,歡迎同學深入了解。
【記者黃柔蓁淡水校園報導】走進郭馥滋的課堂,學生並非坐下聽講或發呆,而是立刻隨著她動了起來。「要觀察自己的體脂肪與肌肉比例,感覺體重有沒有變化?」透過這種生活化的開場方式,引導學生思考,拉近距離,也讓學生關注自身健康。郭馥滋擅長將術科經驗延伸到學科教學中,將運動理論以互動實作方式呈現,讓學生在課堂中歡笑聲不斷,大幅提升參與感。
2025-05-24 NO.1217 學習新視界
【本報訊】文學院將於5月29日下午1時,在淡水校園守謙國際會議中心有蓮廳舉辦熊貓講座,邀請丹麥奧胡斯大學(Aarhus University)數位設計與資訊研究學系教授Jussi Parikka,主講:「數位文化的環境脈絡:人類世中的人文研究(Environments of Digital Culture: the Humanities in the Anthropocene)」,圖書館配合於5月21-28日展出媒介生態學書展,5月28日下午2時30分將邀請Parikka教授舉行簽書交流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