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5 NO.1214 學習新視界
【記者范浩群淡水校園報導】覺生紀念圖書館、外語學院與俄文系共同舉辦的「魔幻與現實:俄羅斯奇幻文學音樂展」,首場沙龍講座於4月24日上午10時10分,在圖書館2樓閱活區舉行,由俄文系系主任郭昕宜主持,副教授蘇淑燕,以「魔鬼與人性:布爾加科夫的魔幻寫實主義」為題,介紹俄國作家與戲劇家米哈伊爾‧布爾加科夫的生平和作品特色,近30位教職員生參與。
下載:
【記者吳映彤淡水校園報導】覺生紀念圖書館、外語學院與俄文系共同舉辦的「魔幻與現實:俄羅斯奇幻文學音樂展」,沙龍講座第二場於4月28日下午13時10分,在圖書館2樓閱活區舉行,邀請櫻桃園文化總編輯丘光,以「探索想像與現實的邊界-果戈里的幻想寫實文學」為題分享,近40位教職員生參與。主持人俄文系副教授劉皇杏表示,希望講者生動的講解,能帶大家一起欣賞果戈里的作品。
2025-05-04 NO.1214 學習新視界
【記者吳映彤、徐慧珊淡水校園報導】讀中文系的價值為何?中國文學學系110級畢業展《獨生浮世》校內展,4月28日至5月2日於黑天鵝展示廳,展示學習人文學科的意義,學生們在功利浪潮下所呈現的跨領域能力。學術副校長許輝煌表示,展覽內容從創作小說、詩集,延伸到繪本、Podcast,插花、書法不同風貌的形式,看見同學們豐沛的創作力;國際事務副校長陳小雀認為,多元創作呼應了本校推動跨域學習政策方向。校外展5月5至9日移至淡水鼻頭街殼牌倉庫展出。
【記者陳宇暄淡水校園報導】化學系4月21日至4月30日邀請本校姐妹校,馬來西亞拉曼大學(Universiti Tunku Abdul Rahman, UTAR)理學院院長林德明(Dr. Lim Tuck Meng)、工程與綠色科技學院院長黃春安(Ir. Prof. Dr. Ng Choon Aun),及創意產業學院助理教授王嘉如(Dr. Ong Kiah Ju),到本校參訪,了解化學遊樂趣活動如何運行,期將此經驗帶回,服務馬來西亞中小學。
【記者王薇婷臺北報導】本校與信義房屋聯合舉辦「永續新幸福點亮你我的未來」系列講座,4月24日晚間7時30分在臺北市信義學堂拉開序幕,由前內政部長李鴻源以「韌性城市X里山共山:打造人與自然共存的永續居住未來」為題演講,強調當代城市建築如何適應現今極端氣候。
【記者張平、徐芷儀淡水校園報導】公共行政系學會4月29日晚上7時,在商管大樓713教室舉辦「民主宮燈講堂」,邀請立法委員洪孟楷,分享其推動如刑法第221條強制性交罪法案、保障獸醫及動物醫療權益的獸醫師法;成立「運動部」,修改兒少性剝削條例及設立性私密影像防治專法等歷程,另提及與淡水人切身相關的交通建設新進度,吸引60名師生參與,由公行系系主任黃寄倫頒發感謝狀。
【記者陳浩淡水校園報導】為鼓勵商管學生積極取得證照,提升就業競爭力,企管系、風保系校友,經濟系助理教授王永才,特別捐贈新台幣10萬元,成立「成才證照獎助學金」,5月1日中午12時在B302E,舉辦首次頒獎典禮,20名學生共考取156張證照獲獎,由王永才一一頒獎並給予鼓勵,每名5000元,學生們也獻上自製小卡片表達感謝。商管學院院長楊立人感謝王永才無私奉獻的精神,鼓勵學生在學期間多多考取證照,證明自己的就業即戰力。
公行系助理教授,協力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王千文,撰文〈量子電腦時代的發展與管理〉,被臺灣數位治理研究中心,收錄予《政府數位轉型一本必讀的入門書》第二版,該書由五南書局出版,介紹在AI時代,政府如何開展創新施政的優化服務。王千文說明,此書希望讓公私部門管理者、研究人員以及大專院校師生,提供理解量子電腦科技的入門,讓大家從跨領域視角認識其影響力。
【記者林芸丞專訪】大傳系校友趙又慈整合藝文、教育和資訊科技的資歷,跨足博物館、電影、電視及表演藝術等場域,提供口述影像服務設計開發,適用於視障、肢障或身心障等「全人」使用的文化素養教材、觸覺輔具及服務介面。2023年榮獲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主辦的第三屆年度傑出影視聽工作者頒獎典禮上,以「電影口述影像服務」,獲得臺灣影評人協會「特別貢獻獎」。
【記者楊成勤淡水校園報導】軍訓室為宣導轉型正義及人權教育,4月份共於7堂「全民國防教育軍事訓練」課程中播放紀錄片《尋找湯德章》,並邀請導演、教資系(現資圖系)校友黃銘正及財金系校友連楨惠返校進行映後分享,近600名師生參與。
2025-05-02 NO.1214 學習新視界
主辦:水資源及環境工程學系 時間:114年4月21日(一)下午3:10-5:00 地點:工學院E787 講者:安侯永續發展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黃正忠 主題:氣候變遷挑戰驅動的世界經濟系統性轉型與川普效應 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個攸關未來發展的重大議題──氣候變遷如何驅動全球經濟轉型,以及大家作為新世代的一分子,該如何面對這樣的挑戰與機會,希望能夠有助於各位了解這個非常混亂的世局。 我一開始是做焚化、工業廢棄物燃燒的,從一位純粹的工程師起步。我常稱自己是造碳人。當時談論碳排放...
【記者陳楷威台北報導】本校教設系博士生、「未來敘事工場」創辦人兼執行長彭啓東與春暉映像合作,成功取得大陸動畫片《長安三萬里》的台灣放映權,並安排這部動畫電影以國語及閩南語雙語配音方式,4月30日正式上映。
【記者林志偉淡水校園報導】俄文系於4月30日下午6時30分舉辦「俄語詩歌朗誦比賽」,共有25位來自各年級學生參與,甚至有外系報名參賽。比賽形式多元,涵蓋單人朗誦、雙人搭檔、結合戲劇與動作的創意演出。最終由大四生周冠宇,及陳品妤、楊子珊雙人組合包下前兩名。其中,多位外系生表現不俗受矚目,最後雖只有管科四李育愷獲佳作,仍展現出耀眼潛力,堪稱明日之星。
2025-04-29 NO.1214 學習新視界
【舒宜萍淡水校園報導】文學院榮獲教育部補助114年度辦理「人文社會與產業實務創新鏈結計畫(iLink計畫)」,以「淡江大學文學院創新計畫:培育AI時代跨域與永續人才」計畫,獲新台幣275萬元補助,連同零期與一期計畫補助共近600萬元,於114年2月1日至116年1月31日執行,文學院院長紀慧君表示,此項跨領域教師合作計畫,期望於各系及院共同課程中,導入生成式AI、數據分析、永續、淨零碳排與ESG,強化學生學習,具備對接產業的就業即戰力。
2025-04-28 NO.1213 學習新視界
【本報訊】電機工程學系與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台南分會感測器專業委員會和國際發明學會,4月25日至27日在守謙國際會議中心有蓮國際會議廳聯合舉辦「2025第五屆電子通信、物聯網和大數據國際研討會」(2025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s, Internet of Things and Big Data)。大會主席,電機系助理教授廖書漢表示,ICEIB為國內難得一見之重量級國際學術會議,本校校長葛煥昭、學術副校長許輝煌都擔任榮譽主席。藉由一年一度的會議中,國內外學者發表的最新研究成果,讓世界了解我國相關研究與產業蓬勃發展情形,並將國內學者專家的研究成果推向國際舞台。
2025-04-27 NO.1214 學習新視界
【本報訊】由本校日文系與國際啄木學會共同主辦之「2025年日本人文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啄木學會台灣大會」,4月26日在淡水校園盛大舉行。會議安排兩場重量級專題演講、22場口頭研究發表及10篇壁報展示,吸引來自台灣、日本、韓國約130位學者、研究生及文學愛好者參與,還有日本詩人與出版社代表專程來台,共同為推動日本研究及跨國文化交流寫下新的里程碑。
2025-04-26 NO.1213 學習新視界
【舒宜萍、記者黃柔蓁淡水校園報導】第六屆台日中子捕獲治療菁英學術交流會議(6th Taiwan-Japan Neutron Capture Therapy Academic Conference of Elite, TJNCT-ACE),4月19日在守謙國際會議中心舉行。集結來自日本岐阜藥科大學、京都大學、東京科學研究所、大阪醫科藥科大學、大阪大學、大阪公立大學、廣島大學,以及臺北榮總、臺中榮總、臺大醫院、彰化師範大學與清華大學等機構,超過80位國內外專家學者共襄盛舉,另有20餘位學者線上參與。
【記者侯逸蓁淡水校園報導】高教深耕計畫「淡北e線牽.海陸全體驗」,由資圖系教授林信成主辦,體育處副教授陳文和與校友林志勇協辦的「快樂出帆說唱淡水河」,4月19日下午4時,帶領40位師生校友,自三重忠孝碼頭搭乘觀光遊艇,途經關渡與淡水,欣賞河港地景,回望「滬尾、艋舺、大稻埕」的歷史軌跡。即使當天天氣轉陰,未能欣賞淡水八景「海口嚥日」夕陽景色,眾人依然熱情唱著《踏著夕陽追尋》、《浪漫淡水河》,伴隨淡水河夜色,用歌聲點亮黃昏。
【記者歐靜汶淡水校園報導】資訊傳播學系第24屆畢業成果校內展「鏡裡鏡外」,4月21至25日在黑天鵝展示廳盛大展出,21日中午12時20分舉行開幕式,文學院院長紀慧君致詞時除感謝AI創智學院的協助,把AI的世代帶進文學院的課程內容中,使文學院展現不一樣的面向,另以感性、不捨的語氣,感謝在資傳系奉獻27年,即將退休的助理陳淑玲。
【本報訊】美國在台協會(AIT)文化官Anne Foss、計畫經理Wanda Yang及Stella Chiu,4月21日蒞臨本校淡水校園參訪,探望在本校推廣教育處華語中心修習華語課程的美國高中生們,並展開與本校交流活動,對本校推動臺美青年語言與文化交流計畫,表示高度重視、讚許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