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3 NO.1227 學習新視界
【記者曾晨維專訪】運輸管理學系副教授鍾智林,擁有14年全英語教學(English as a Medium of Instruction, EMI)的經驗,榮獲112學年度「教學特優教師」肯定。回顧教學歷程,他坦言一路充滿挑戰,也不斷反思與調整,尋找兼顧學生學習與適合自己的教學節奏。每年透過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教學評量與學生回饋,不斷修正課程設計和教學方法,希望課堂更貼近學生需求,激發學習動力。
下載:
【何嘉敏淡水校園報導】「2025頭城老街文化藝術季」今年邁入第十屆,以「拾光道聚」為主題,集結在地職人、新住民及特色店家,為老街注入創新能量。因應AI時代來臨,主辦單位「金魚厝邊」與本校管理科學學系以及AMD合作,運用AI技術,打造兼具科技創新與人情溫度的旅遊新體驗,展現產學合作推動地方創生的成果。
【記者陳浩淡水校園報導】為讓學生了解永續理論如何落實於企業運作,化學系副教授謝忠宏10月3日下午3時在C013,邀請CJCHT曦爵集團永續長兼董事汪瑞民,主講「氣候變遷與淨零排放:SBTi淨零目標與工具」。活動結束歷經兩週的學習與線上測驗後,計有35位學生通過測驗,獲得由社團法人一點五度科學減碳倡儀標準協會頒發的結業證書。
【記者陳浩專訪】談起獲得「112學年度教學特優教師」的心情,物理系教授劉國欽以謙遜的語氣表示,「每位被推薦的老師都非常優秀,我只是幸運被選上。」他認為,這項榮譽不僅是對多年教學投入的肯定,更提醒自己持續精進,因為教學的核心在於「能否與學生產生共鳴」。
2025-10-20 NO.1227 學習新視界
【何嘉敏淡水校園報導】由財團法人台北市淡江會計教育基金會與本校會計學系共同主辦的「2025穩懋當代會計論文獎」研討會,10月18日在本校台北校園舉行,研討會共收錄47篇論文,涵蓋ESG、審計、公司治理、人工智慧、稅務政策與財務績效等議題。校長葛煥昭、穩懋半導體董事長陳進財、董事兼總管理服務處總經理陳舜平、本校商管學院院長楊立人、淡江會計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黃振豊、《當代會計》期刊發行人顏信輝與編輯團隊,及來自全國各地專家教師學生與會。
2025-10-17 NO.1227 學習新視界
【賴映秀、記者陳楷威淡水校園報導】本校董事長張家宜(Flora Chang)於16 日於本校舉行的第11屆亞太未來學聯盟(Asia-Pacific Futures Network,APFN)年會上接受個人獎,表彰她帶領淡江大學在亞太地區推動未來素養的貢獻。年會在本校守謙國際會議中心有蓮會議廳舉行兩天,113位國際學者湧入淡水,含國內學者約150人參與國際研討會。
【本報訊】由「木之家種子研究會」聯合本校建築學系、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建築系/系友會,以及財團法人九典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舉辦的「木造建築的低碳世代SML」巡迴展覽,10月4日至11月24日在淡水將捷金鬱金香酒店二樓滬尾故事館展出,並加入淡江團隊的作品《探掘滬尾木紀事_在地木事・紀事本》。期間將推出在地導覽與木造建築實地參觀活動,歡迎教職員生參觀,親身感受木構建築的魅力與未來可能。
【何嘉敏淡水校園報導】統計與資料科學學系與運輸管理學系學生跨域合作,10月14日在交通部高速公路局舉辦的「114年國道智慧交通管理創意競賽」中,以作品「基於深度學習與物理學和衝擊波理論融合的未來交通預測人工智慧決策系統」,在冠軍從缺的情況下,從51組學生團隊中脫穎而出,拿下學生組亞軍,展現師生運用AI與大數據技術解決交通問題的創新實力。
2025-10-16 NO.1227 學習新視界
【記者黃國暉淡水校園報導】商管學院會計系,10月16日下午2時在守謙國際會議中心舉辦熊貓講座,邀請美國杜克大學福夸商學院Thomas Keller企業管理教授Katherine Schipper,以「What Do We Know about Materiality?(我們對重大性的理解)」為題,探討重大性在財務報導與確信過程中的核心角色,詳細解析重大性判斷的雙重功能、實證結果與ESG報導的延伸挑戰。
2025-10-15 NO.1226 學習新視界
【賴映秀淡水校園報導】第十一屆亞太未來學聯盟(Asia-Pacific Futures Network,簡稱APFN)年會將於10月16至17日,在本校守謙國際會議中心有蓮國際會議廳盛大舉行。本次會議以「AI能創造道德與綠色的未來嗎?」為主題,匯聚來自全球頂尖的未來學專家學者、政府政策制定者及教育界人士,共同探討人工智慧(AI)時代下,人類社會、倫理規範與環境永續的轉型路徑。
2025-10-13 NO.1226 學習新視界
【記者林雅雯淡水校園報導】由新北市政府、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指導,淡江大學工學院BIM中心主辦的「2025土木科技展暨國際研討會」將於11月20日至21日,連續兩日在本校工學大樓盛大舉行。活動結合「土木科技展」與「國際研討會」兩大主軸,同步推動產官學研合作,打造全方位的國際交流與創新平台。
2025-10-09 NO.1226 學習新視界
【本報訊】本校與台灣世曦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的產學合作再度升級!繼先前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後,台灣世曦副總經理王子安10月7日率領電機工程、智慧系統、機械工程與地理空間資訊等部門共12位主管,蒞臨本校AI創智實境場域進行深度交流,展現推動技術創新與產學共創的高度共識。
【記者簡伯學淡水校園報導】你是否曾想過古人旅行時都帶些什麼?又是如何在沒有相機、手機的年代,記錄沿途的風景?資訊與圖書館學系與國立故宮博物院合辦的校園巡迴展《行旅古今》,10月2至16日在L402智慧人文創新實踐基地登場,帶領觀展者從舟車馬步到高鐵飛機,一探旅行文化的變遷。
【記者陳浩台北校園報導】由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指導,本校商管學院主辦的「第二屆經鼎盃 EMBA 盈利模式競賽」,10月4日在台北校園中正紀念堂盛大舉行。適逢創校75週年,活動以「AI + SDGs = ∞」為主題,吸引全臺22支團隊參賽,經過激烈角逐,最終由「鋰直氣壯隊」勇奪冠軍經鼎獎及最佳陳述獎,共獲得獎金11萬元。
2025-10-07 NO.1225 學習新視界
物理系教授李明憲今年暑假特地返回母校英國劍橋大學,參加「凝態理論組」成立70週年紀念活動及「卡文迪許實驗室」(Cavendish Laboratory)創立150週年,同時出席校友團聚晚宴,並於9月1日參加為期5天的學術會議「從電子到原子、分子與材料」,以實際行動延續學術連結與交流。
【記者陳雅君淡水校園報導】三全教育中心第三度在淡水校園舉辦高桌晚宴 (High Table Dinner),活動於10月2日下午6時10分在學生活動中心舉行。除了資工、英文、觀光、政經系,今年有企業管理學系全英班的加入,聲勢更加壯大,五系主任與專任教師齊聚一堂,席設48桌,近260位共享盛會。
2025-10-02 NO.1225 學習新視界
【張瑜倫、記者林雅雯淡水校園報導】「2025淡水藝術嘉年華」9月27日下午在淡水老街盛大登場,USR計畫「走進淡水、面向國際:推廣台灣最具影響力的經典遊程與特色餐宴」,在主持人歷史系主任李其霖、共同主持人外語學院院長林怡弟的帶領下,與主責單位歷史系學生共33人參與踩街,為嘉年華注入滿滿的藝術活力。
2025-10-01 NO.1225 學習新視界
【賴映秀、記者陳韋綸淡水校園報導】本校建築系四蔡亞熹,9月20日在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舉辦的「2025亞洲建築新人戰」決賽中,自全臺27名建築系學生中突圍,奪得臺灣代表選拔賽第一名,獲頒獎金2萬元,並將代表台灣前往柬埔寨角逐年底亞洲總決賽。而決賽入圍者包括蔡亞熹,有7名來自淡江建築系,從大三到大五都有入選,人數佔決賽四分之一強,展現建築系學生的優秀潛力,則成為另一矚目焦點。
2025-09-30 NO.1224 學習新視界
【陳韋綸淡水校園報導】本校建築系大五學生團隊由講師謝禎原帶領,參加嘉義市政府文化局舉辦的「木築城事DNA實構築競賽」,在16個團隊角逐下,於9月6日至8日決賽中,與機器手臂協作800公斤的曲面木構作品〈複合編構曲木亭(Bending-Driven Pavilion)〉,榮獲大專組銀獎。得獎作品實構築作品、版面與模型成果現正在嘉義市文化局人文廣場展出到10月5日。
【本報訊】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NSRRC)9月2至4日舉辦第31屆用戶年會暨研討會,此為國內同步輻射研究領域規模盛大且深具指標性之學術會議,吸引眾多學者與研究人員共襄盛舉,本校物理系碩一李奇峰,參與壁報競賽獲得佳作,是材料科學組唯二的私校獲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