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NO.820 專訪
在競賽最後,匯集各位評審的意見及建議後,由精捷科技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高辛陽針對六圈的表現進行總評。他給予高度肯定,並認為大家都具有高水準的優良基礎,為使各圈能更精進,提出十項建議以供參考。
點閱: 2905 下載:
2011 NO.819 專訪
【記者陳頤華專訪】人生就像一場未知球賽,大傳系校友陳彥伯在台北市大安文山區市議員的選戰中敲出了安打,站上壘包後的視野,顯得更廣闊。精采打擊靠的是「堅持」與「膽識」,使他一路從記者轉戰名嘴再到市議員,人脈與獨特的經營哲學是他最佳的進攻與守備,而把握機會讓他成功站上舞台,完成夢想。
點閱: 3028 下載:
2011 NO.818 專訪
【記者陳頤華淡水校園報導】學務處諮商輔導組在22日下午1點於驚聲國際會議廳舉辦公視「死神少女」影片欣賞及座談會,導演周美玲與同學分享心得,「人生的關卡就像面對一座橋,過得去就能到陽光的彼岸。」,要勇敢面對困難,走出自己的路。近百位同學到場一睹導演風采,諮輔主組任胡延薇表示,「現場同學踴躍發言,顯現校園議題貼近實際生活,不但引起共鳴,也讓學生重新重視最基本的人我及性別尊重!」
點閱: 2631 下載:
2011 NO.817 專訪
【記者林俞兒淡水校園報導】本校歐洲研究所俄籍教授馬良文於11日,獲中華民國移民署頒發象徵核准外僑最高殊榮的「特殊貢獻永久居留證」,成為台灣入出國及移民法施行以來,第15位獲頒該殊榮的外僑。馬良文開心地說:「這項殊榮肯定了我在台灣的付出。」
點閱: 2705 下載:
2011 NO.816 專訪
【記者莊旻嬑專訪】「我用中文跟阿伯說:『我要買襪子!』阿伯說:『我沒賣瓦斯!』」華語演講比賽現場,觀眾立刻哄堂大笑。來自布吉納法索的本校外籍生國企三宋達明,談話時,努力以中文表達,雖然會停頓、思考,但你會知道他在腦中尋找中文字彙表達自己。如果與他談話的人不是很明白時,他會說:「OK!」,以豐富的肢體語言加上生動的表情再說一次,可愛的模樣讓人會心一笑,也能明白為何在多場華語競賽中,他能頻頻獲獎。
點閱: 2776 下載:
2011 NO.815 專訪
【記者陳韵蓁專訪】走進數學系教授郭忠勝位於科學館的研究室,約莫5 坪的方室中,窗明几淨,空氣的流動令人心曠神怡,一掃埋首研究室中長年積滿的厚重資料的刻板印象。郭忠勝的資料及書籍有條不紊的陳置著,有其一定的邏輯。一如記者在訪談時, 提出任何問題,郭教授總是耐心笑說「這個問題的邏輯應是...」。
點閱: 3047 下載:
2011 NO.814 專訪
【記者林宇濤、陳依萱專訪】來自阿里山的語言一陳易霆,獲得高中職類組多益獎學金計畫,並得以參與「多益獎學金頒獎典禮暨世界咖啡論壇」。自小穿梭山林的她,孕育出面對未知無懼的勇氣,單純、活潑又充滿知性美的她宜動宜靜,像極阿里山上躍動的精靈,她嘗試跨越海洋界線,以英文為舵,夢想為帆,開始探索世界的旅程。
點閱: 2525 下載:
2011 NO.813 專訪
【記者陳頤華專訪】追夢者在偉大的航道上,追尋夢想的寶藏,電機博四楊玉婷航行於電機的科技國度,沒有神奇的魔力,卻和海賊王一樣,擁有最團結的夥伴,他們駕駛的不是海盜船,而是揚名國際的機器人,熱血的漫漫長路,楊玉婷靠「拚勁」,向未來一路挺進,為自己贏得榮耀。
點閱: 3069 下載:
2011 NO.812 專訪
【記者梁凱雯專訪】一進林拍齊的家,映入眼簾的是蒙古壩上草原拍攝的《軍馬營》,畫面的壯闊與細膩度讓人以為是藝術家的名畫,這是淡江英專時期校友、現任台灣松德攝影學會理事長林拍齊的攝影作品。退休後他重拾對攝影的熱愛,並放寬自己的視野,自製617寬幅相機,讓眨眼即逝的壯闊景象留存。
點閱: 2686 下載:
2011 NO.811 專訪
【記者翁浩原專訪】走進位在73樓高的Google辦公室,員工人手一台筆記型電腦忙碌著,而電算系校友、現任Google台灣區總經理簡立峰也不例外,看得出因忙碌神情有些疲憊,但見到採訪記者又精神奕奕。
點閱: 6799 下載:
2011 NO.810 專訪
●講 題:台灣電視產業分析 ●演 講 人:台視副總經理劉麗惠 (本校大傳系系友) ●演講時間:99年10月1日 ●演講地點:淡水校園傳播館O202 (文/施雅慧、段采伶整埋) 談到電視台產業的現況,我認為就是「嚴峻」兩字形容,舉凡景氣的變化、前陣子的金融海嘯,和一直都存在的外圍競爭,而所謂的外圍競爭,包含無線電視、有線電視、新媒體、兩岸關係和法律政策。 ◆無線電視、有線電視競爭 以台視為例,台視在兩年前民營化後,首先面臨的是電視台同業的競爭,以有線電視台為例,有線電視...
點閱: 3334 下載:
2010 NO.809 專訪
【記者陳頤華專訪】站在左右的兩端,建築五李宸安喜歡極端的事物。他愛著熱鬧城市帶來的繁華,卻同時被老街巷弄的矮房深深吸引;他著迷於科幻的機械科技,卻又願意拋下便捷的數位生活到雲南壯遊1個月。
點閱: 4601 下載:
2010 NO.808 專訪
【記者王育瑄專訪】當你來到台北市立美術館,看見高更的畫作,拿起材料參與創作課程,還能聞到花博的花香,會發現藝術不再只是透過視覺傳播,是藉由所有的感官,發現藝術無所不在。這是本校前建築系系主任,借調擔任台北市立美術館館長吳光庭的理想,正如他所說,「賞析藝術不需要門檻,因為藝術就在生活中!」在他眼裡,整個城市都是他的美術館!
點閱: 2436 下載:
2010 NO.807 專訪
【記者張莘慈專訪】有別於一般人對運動員的刻板印象,兵耿豪並沒有曬得發亮古銅色的肌膚、爽朗的個性或是特別高人一等的身材,他的特色藏在堅定的眼神以及成熟穩重、內斂的氣息。進入西洋劍社辦,認識了第一眼,兵耿豪就捲起衣袖,秀出四年來西洋劍帶給他身上大大小小、深淺不一的回憶。
點閱: 2695 下載:
2010 NO.806 專訪
【記者林姍亭專訪】本校大傳系畢業校友張正芬迅速地走進會客室,一身輕便的衣著、敏捷的腳步,襯著幹練的專業氣息,話不多講,拉開椅子說:「我們直接開始吧!」簡單明瞭,這是她每天在傳播圈中戰鬥所練就的說話方式,充滿自信的專業態度表現,她是三立電視公司發言人─行銷公關部副總經理張正芬。
點閱: 3034 下載:
2010 NO.805 專訪
【記者戴瑞瑤專訪】踏入商管B713教室,投影螢幕上的PPT仍閃爍著,一群學生圍在講台旁熱烈地提問,他是企管系「創業管理」講師,本校水環系畢業校友張義雄。一手夾著書籍《創業精神與管理》、一手拿著手機談公事,手指還邊跟學生比劃,掛上電話後,親切的帶著笑容繼續耐心傾聽每一位學生的需求。
點閱: 4198 下載:
2010 NO.804 專訪
【記者陳頤華專訪】來自馬來西亞的本校僑生教科三楊濠傑,家中滿是書法賽獲獎獎盃及獎狀,來台曾獲得第25屆「何國華金鵝獎書法比賽 」大專組金鵝大獎、本校文錙盃第2名等獎項。手握毛筆,書寫著擅長的隸書,氣勢凜然的下筆或隨著筆鋒書寫情緒,揮灑著縱情的人生。
點閱: 2975 下載:
2010 NO.803 專訪
【記者梁凱雯淡水校園報導】6萬塊與iPhone 4究竟獎落誰家?「淡江達人、挑戰60」-智多星爭霸賽決賽於校慶當日盛大舉行,共16組隊伍參與決賽,經過兩部分的賽程後,由「經濟特區」奪冠,並獲得6萬元獎金!校長張家宜也到場觀賽,她表示,經由智多星比賽,大家可以更了解淡江,重要的是能藉此活動,徹底發揮淡江人的團隊精神。
點閱: 3500 下載:
2010 NO.802 專訪
【記者王育瑄整理報導】本校國貿系(現為國企系)畢業的傑出校友、永光集團創辦人陳定川,創立永光化學公司成為國內染料市場的龍頭企業,為全世界前五大染料廠之一。
點閱: 2379 下載:
2010 NO.801 專訪
帶著她最愛的紅色眼鏡,及肩的頭髮,搭上可愛的小洋裝,疑?那不是真人版的機器娃娃丁小雨嗎?她,王詩萍,統計系進學班四年級學生,同時也是第四屆陽光大使總冠軍。
點閱: 3030 下載:
2010 NO.800 專訪
【記者黃雅雯專訪】假設騎馬1小時等於游泳2個小時。那一天騎馬12小時的感受又是如何呢?若不是發現他雙手的手指上,因長期勒住疆繩而滾出的厚厚的老繭,你一定無法想像,眼前這位屆滿20歲的年輕小伙子,就這樣捱過12個年頭,他就是在2010全國大專盃馬術障礙錦標賽中,榮獲馬場馬術C級冠軍以及障礙60-70CM級、80-90CM級的雙季軍,他是機電三的謝騰賢。
點閱: 2823 下載:
2010 NO.799 專訪
【記者王育瑄專訪】置身在彰化啟智學校,才得以親身感受,李及時就算是週末,也忙著為孩子們精心設計自己準備的課程。他是本校電子工程學系畢業,甫獲教育部99年度優秀教育人員獎,現任彰化啟智學校的教務主任-李及時。
點閱: 2575 下載:
2010 NO.798 專訪
演講題目:努力,讓人生精彩 演講人:游文人(Google台灣業務總經理) 日期:10月5日下午1時至4時 地點:B119 【記者翁浩原整理】有沒有聽過劉若英的《繼續,給十五歲的自己》這首歌?現在的你有沒有認清自己的目標,找到你的夢想呢?讓自己不後悔呢?Google無所不能,很多東西都能在網路上找到,不過還是有許多東西,是無法在Google找到的,像是各位的「夢想」。因此,找到夢想,然後努力,讓人生更精彩!是每位超世代新鮮人,所必須培養的態度。 首先,必須找到改變的力量。每個人都希望明天...
點閱: 3753 下載:
2010 NO.797 專訪
【記者翁浩原專訪】阿凱說「我們玩了14年,還是覺得音樂很好玩,我們30幾歲,看起來還是很年輕。」他是成軍超過10年的1976主唱,以《不合時宜》獲得今年金曲獎「最佳樂團獎」,本校土木工程學系校友陳瑞凱。
點閱: 4302 下載:
2010 NO.796 專訪
40年的體育教學經驗,獲得資深優良教師的體育室教授郭月娥指出,讓學生去實際體驗運動,是她最重要的體育教學工作之一。
點閱: 2604 下載:
2010 NO.795 專訪
【記者林姍亭專訪】和詹宇庭面對面談話,只覺得說話令她不自在,而唱歌讓她真情流露!目前就讀本校水環三的詹宇庭,熱愛創作,創作對她而言是一種說話方式,她說,「我是一個不太會說話的人,而創作是我表達情感及思緒最好的方式。」
點閱: 8595 下載:
2010 NO.794 專訪
【記者陳頤華專訪】翻開許秀影的人生,像閱讀武俠小說般充滿利他的俠義精神!這樣的精神渲染在許秀影受訪的會客室中。滿滿的感激,彷彿齊聲回應著她的大愛關懷。她像成長時期會遇到的良師,也像陪你歡笑的好友,更像帶你長大的慈母。在這樣良師慈母的形象下,你很難想像在專業領域中,也如此出類拔粹,她是甫獲國際專案管理學會(PMI)最頂級證照-「組織專案管理成熟度模式顧問師(OPM3)」本校資工系校友許秀影博士。此張證照有著嚴峻的資格背景要求,得同時兼具高實務經驗與極專業的技能認可,加上高難度的考試,全球僅有74人考取,也讓她成為專案管理領域中的華人唯一,台灣之光。
點閱: 2490 下載:
2010 NO.793 專訪
當初選填淡江合作經濟系(現為產業經濟系),是因對淡江的美好憧憬-風景優美,尤其在還沒考進淡江前,就久聞宮燈大道很典雅!此外,淡江硬體設備完善,如:圖書館藏書豐富;教學師資名師群集;校園生活機能好,學生吃得好住得好。同時,在課外活動方面,淡江的社團豐富、多元,你可能因社團認識忘年之交或知己,不走一遭非常可惜,甚至也會找到未來人生的方向!
點閱: 2493 下載:
2010 NO.792 專訪
【記者陳韵蓁專訪】60餘歲的三德集團主席高新平,乍看之下,臉部線條稍顯剛硬,但在嚴肅的外表下,卻包裹著一顆比誰都柔軟的心,自民國92年以來,他已默默地捐助近800萬元,幫助本校百餘位學子免於因家境清寒或突遭變故而輟學。
點閱: 4355 下載:
2010 NO.791 專訪
通勤族的我,在每天來來往往的步伐中,大學四年即將告一段落,很快卻很踏實,雖然通勤的生活讓我無法在社團生活與社交發展能有很好的表現,但固定的作息讓我能更專注於學業。
點閱: 2051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