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NO.1146 111學年度新生特刊
人生有各種際遇,當下的每個決定,往後都會有不同的發展。師專畢業後,我在新北市淡水區的中泰國小服務,因地緣之便和同事的鼓勵,報考了淡江大學公行系,以國小教師及大學生的雙重身分,開始過著白天教書、晚上進修的充實生活。
點閱: 588 下載:
「心存善念,廣結善緣」是我從念碩士班到教育職場,一路走來的信念,當年與教師、同學培養出深厚情誼,未來不論從事什麼工作,總是在服務別人後,自己也獲得更多機會。建議學弟妹重視課業、參與社團之餘,也應保持運動和閱讀的習慣,因為運動讓人身體健康、精神抖擻,更有追夢的本錢;常閱讀偉人傳記、歷史故事,透過「以古鑑今」,吸納成功經驗,從別人的經歷增長知識和見聞。
點閱: 1313 下載:
我是淡水人,學生時期常到宮燈教室走走,對淡江大學特別有親切感。在就讀專科學機械時,老師的一句「未來是電腦的時代」,引起我對電腦極大的興趣,我開始買書自學,每日的學習模式為白天學機械、晚上學電腦,當時電腦資訊相當有限,只能盡力尋找各種管道學習,淡江資管系教授黃明達的著作,更是主要的知識來源,因此我很想插班讀淡江電算,可惜只考上夜間部,後來就讀東吳電算系。
點閱: 504 下載:
「人生沒有被幸福的幸福,只有自己爭取的幸福。」我從小就有很多天真浪漫的想法,很愛說話,所以大學選讀大傳系,因熱愛寫作,得過台灣省巡迴文藝營文學獎散文組評審獎、五虎崗文學獎新詩組優勝,研究所時出版第一本書,被一位導演欣賞,找我去寫劇本,於是意外走上劇本創作之路,其中《未來媽媽》同時入圍第56屆廣播電視金鐘獎「戲劇節目編劇獎」,以及亞洲影藝創意大獎「最佳原創劇本」。
點閱: 796 下載:
2021 NO.1135 趨勢巨流河
本校於12月3日舉辦「110學年度有蓮獎學金頒獎典禮」,有蓮獎學金為管科系校友徐航健以其母親為名捐款1.2億元所成立,希望藉此助學學弟妹,透過遴選程序共有83位獲得此獎學金,本報特將當天頒獎情形,專題介紹分享。(攝影/鄧晴、陳國琛)
點閱: 799 下載:
2021 NO.1132 趨勢巨流河
本校於11月6日之71週年校慶中,由校長葛煥昭頒授名譽博士學位證書予穩懋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會計系校友陳進財。陳進財對於臺灣產業及社會貢獻良多,除帶領穩懋企業突破困境,並不遺餘力提供母校教學資源培育學弟妹,本報特將當天表彰情形,專題介紹分享。
點閱: 1103 下載:
2021 NO.1127 110學年度新生特刊
「回想起在淡江電算系(現資工系),以及大陸所碩士在職專班的這段求學時光,儘管身兼國小教師與大學生的雙重身分,我仍堅持把握時間完成學業。」受限正職工作的時間以及對資訊工程興趣,使我捨棄插班就讀大學日間部的錄取機會,選擇夜間部的淡江電算系,開啟了我白天擔任教師,晚上搭乘火車到淡水上課的充實人生。
點閱: 810 下載:
「人生的路上有很多機會!首先,你要有能力看得到機會;第二,要有能力把握住機會;第三,更要有能力去創造機會給身邊的人,在生命中啟動這良善的循環。校園裡處處有寶藏,是否能夠抓住這些機會,就看你如何去爭取。」抓住各種學習的機會,並成為有能力創造機會的人,是我在淡江四年最大的收穫。
點閱: 964 下載:
說起我與淡江的緣分,因當年選擇念工科,分數落點就在淡江,雖然想念電算系,後來錄取土木系,原本有些失望,在大一還有些迷惘時,選修了一門「未來學」講座課程,第一堂課是由創辦人張建邦親自授課,令我非常驚豔,他分享了淡江資訊化願景(學校花巨資購買最新最好的設備)及未來學發展情形,深闢的理論讓我開啟了人生另一扇窗,安心留在淡江念完土木系。
點閱: 1088 下載:
當初憑著對新聞的情有獨鍾,還有一點想坐上主播臺的虛榮,一心想進入傳播院所的最高殿堂-政治大學,但當年聯考一次定生死,考試失利只有將就和重考這兩種選擇。因為對傳播業的嚮往,捨棄原本可以考上的政大韓文或阿拉伯語文學系,以淡江大傳系第一高分錄取之姿,開啟我的大學生活。
點閱: 1268 下載:
2020 NO.1108 學生大代誌
「大學時光究竟要做什麼?」這是我初踏校園問自己的第一件事,當時的我是以五專生插大錄取會計系,便以考取「會計師」作為目標邁進,淡江大學地靈人傑且資源豐富,系上專業課程的養成相當扎實,大學時期的我不是在教室就是在圖書館,於是畢業那年取得學位證書的同時也考到會計師執照,這是我人生中重要的里程碑。
點閱: 1828 下載:
「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這是我的座右銘,當年來臺求學,沒有顯赫家世,只因馬來西亞的大學實行種族配額(固打制),所以我在高中畢業後就到新加坡傢俱工廠做工,然而馬來西亞人在當地無法申請工作簽證,我每天僅能睡在工作檯上。在惡劣的生存環境下,我決定與朋友尋找出路,正因為有機會來到淡江大學讀書,從此翻轉了人生。
點閱: 1546 下載:
我是在淡江長大的。因為離家近,我從國中開始就會到覺生圖書館看書、運動場跑步。淡江是一座沒有圍牆的校園,提供學習的環境,同時培育學生開放的視野。填報大學志願時,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淡江大傳系。
點閱: 1746 下載:
2019 NO.1090 108學年度新生特刊
「還記得聯考後,和朋友結伴到北臺灣各大學繞一圈,到了淡江,我們就在傳播館旁邊的斜坡追逐,還跑到運動場看夕陽,那時覺得淡水真的是非常美好的城市。」因為對淡水的嚮往,捨棄原本可以考上的政大、東吳和輔仁大學,下定決心要讀淡江大傳系。
點閱: 1541 下載:
「如何做一個快樂的淡江人」當時的校長——創辦人張建邦在入學典禮解釋校訓「樸實剛毅」是我在淡江最印象深刻的一堂課。我畢業於電算系(現資工系),憶起淡江求學期間遇到了許多良師,首次全英文課程就是由陳惠美老師授課、當年系主任莊淇銘教授活潑的美國式教學風格、呂季龍教授將人生哲理編進課程中,讓我獲益良多。
點閱: 1018 下載:
「四年光陰,你如何應對每位良師益友與敵人的出現,學會善良、堅強、韌性、有夢想、更努力,才是最重要的。」我畢業於中文系,自小知道自己的興趣是閱讀、寫作,小學立志當記者,因此上大學時,我就相當明確訂立要趁大學時期累積個人專業和履歷的志向。為此,大一開學我便主動到《淡江時報》應徵派報生,大一下學期就考進淡江時報當記者,大二到《中國時報》實習,之後主動要求擔任特約記者。大三、大四、碩一、碩二,我陸續到電視台、網路媒體、雜誌社工作,為的就是累積經歷、實力、增加未來就業競爭力。
點閱: 1580 下載:
「我認為在大學時期最重要的就是生活經驗的累積、享受與同儕相處,更要找到自己的興趣。」從小我就喜歡畫畫,加上很愛看樣品屋的平面圖,於是選擇了五專的建築科就讀。建築科較重技術層面,在畢業前,朋友送我安藤忠雄的作品集,無論是平面的設計或是空間的光影,都令我大開眼界。所以插班考大學,來到淡江建築系,就一頭栽進建築世界。
點閱: 1413 下載:
2018 NO.1070 107學年度新生特刊
我畢業於會統系會計組(現會計系),記得當年剛入學,系主任沈樹雄老師曾預言,「總有一天會計的工作會被電腦取代。」時至今日,電腦僅取代帳簿記錄和數字運算,卻無法取代數據分析和資訊判讀。會計學教我從數字中得到更多的資訊,對於公司的經營和監管有很大的幫助,我甚至認為靈活的會計在公司裡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點閱: 1361 下載:
我畢業於電子系(現電機系),回首大學時期,熱衷學習基礎知識,探索發展領域之餘,也在學習做人處事、訓練思考邏輯。直到進入職場,我還是會主動進修企業管理、市場行銷等領域的課程,即使和工作領域不相關,我也不以為意,相信透過專業知識的學習與涵養,等到需要運用時,便能快速投入其中。
點閱: 3338 下載:
「從大學到現在,我覺得我的人生充滿奇遇。一路上有太多變數,現在任職新北市新聞局局長,也是我當初絕對沒有想到會踏入的公職。」當年考進淡江歷史系,純粹是喜歡閱讀歷史故事,但如果將歷史變成一門學問或工作,對我而言相當有負擔,於是我毅然決然的轉系,也因緣際會考上大傳,一路接觸廣播、電視等傳媒課程,才開啟我對傳播的興趣。
點閱: 1708 下載:
「中文系的學習環境無拘無束,只要該修習的學分都拿到了,其餘時間我就可以閱讀自己喜歡的書。」大學時期對臺灣史和儒家典籍很有興趣,也從中國哲學思想了解五四運動後的世代變化,我認為中文系學生應該要理解發展脈絡,為學習文學扎下基礎。
點閱: 1317 下載:
2017 NO.1042 新生特刊
淡江是個充滿活力且學風自由的校園,猶記得當年大學聯考完,從高雄北上初次踏入淡水校園的第一印象,看到海報街搭滿社團招生攤位、學長姊們熱情招呼,打從這一刻起,我就愛上淡江了!
點閱: 1011 下載:
「多元、多層面、來自五湖四海各種不同的人聚集在一起,相互激發自我。」這是我對淡江大學最深的印象。 土木系畢業的我認為,所有知識都是可以獵取的養分,文學、歷史、藝術等人文方面我都十分感興趣。在淡江自由學風下,我接觸到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合辦學藝性社團關心社會議題,還有文學性讀書會,分享當時中文系、英文系在課堂中較少深入研讀的哲學史。 淡江有許多記憶讓我回味,譬如,期中與期末考前,與同學一起讀書,不只是聯絡感情,還相互交流學習上的見解。我比較擅長翻譯原文書的文意,而有些同學則善於觀念或實...
點閱: 1385 下載:
憑著對文字有感覺、對社會議題有興趣,我就讀公行系。但淡江多元學習的風氣,讓我挖掘出自己更多的興趣,並深耕文字。目前在出版領域創業,更於今年獲兩項金鼎獎的肯定。
點閱: 1173 下載:
在電算系(現資工系)求學的日子,有學習專業科目的踏實,有課餘社團生活的精彩,更結識了許多一輩子的好友,獲得的每一段經驗,至今都深刻影響著我。我認為淡江的整體辦學規劃用心且全方位,「八大基本素養」是真正落實在每一位淡江人身上的。
點閱: 1230 下載:
自高中就接觸音樂的我,當年就特別嚮往能進入高手雲集的淡江大學,考上交通管理系(現運管系)後發現系上課程不簡單,所學領域很廣,課程同時橫跨了社會組與理工組,包含會計、統計、高等微積分。
點閱: 1468 下載:
2016 NO.1008 學校要聞
淡江是個充滿活力且學風自由的校園,儘管我就讀的是數學系,但學校鼓勵多元發展的環境,並未限制我畫漫畫的興趣,這是讓我相當感謝學校的地方。
點閱: 1238 下載:
2016 NO.1008 學生大代誌
轉眼我已自土木系畢業10年!畢業後順利圓了學生時期的夢,當上了攝影記者。 喜歡圖像的我,起初接觸攝影只想記錄生活,卻沒想到因為拍出一張張好照片的喜悅,讓我著迷於攝影。 在朋友的鼓勵下,考進淡江時報社後,我把握每次的採訪任務。對我而言,這不只是校內實習,更是一份正式的工作,所以總謹慎地對待每個事件、受訪者,希望拍出好照片,讓時報的專業性不受質疑。學習路上難免有些拍壞的作品,這些清晰印記,成為告誡自己再精進的最佳動力。因為攝影,讓我的大學生活有豐富的體驗,我非常感謝淡江時報社的栽培! 為了拍出...
點閱: 1017 下載:
時光飛逝,轉眼間我於國貿系(今國企系)夜間部畢業已將近半世紀,但回想起當年求學的校園點滴,仍是記憶猶新。
我畢業於戰略所,一直以來從事的工作皆是在戰略研究、國際關係這些領域中,從國防部副部長室機要秘書、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等,到現在的國家安全會議副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