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NO.1203 校園話題人物
【記者吳映彤專訪】「樂樂(Joy)是《腦筋急轉彎》中的快樂情緒角色,我的英文名字是Joyce,發音就像複數的Joy,充滿正能量。」帶著開朗笑容介紹自己的政經四游蕎瑛,甫獲選本校113學年度優秀青年,不僅參與多個社團,擔任政經系系學會會長,去年更榮獲教育部學海飛颺獎學金,赴法國巴黎西岱大學交換學習,目前於美國在台協會(AIT)實習中。
點閱: 327 下載:
2024 NO.1200 校園話題人物
【記者曾晨維專訪】「大學生就是要勇於嘗試和接受考驗。」甫獲選本校113學年度優秀青年的管科碩二蕭宏原,擁有豐富的獲獎成績與履歷,包括113年救國團全國大專優秀青年、113年彰化縣志願服務績優金牌獎、以「友食在忠寮」通過112及113年農業部農村水保署青年回鄉行動獎勵計畫,創立青年品牌「逗陣寮」、協助淡水忠寮地區獲得113年衛福部金卓越社區優等獎、通過111年度國科會大專學生研究計畫等。活動參與更是不勝枚舉,其中3,187小時的志願服務時數,高度展現他關懷社會的服務熱忱。
點閱: 545 下載:
2024 NO.1185 校園話題人物
【記者林育珊專訪】「真不知道領帶是誰發明的,讓人如此拘謹!」戰略所博一黃國明受訪時,筆挺的襯衫正經地打著領帶,如此幽默親切的開場,若不是早已做了功課,一時間只會認為他是有蓮獎學金的得主,開聊之後,發現這僅是他生命戰績的冰山一角。
點閱: 1590 下載:
2024 NO.1183 校園話題人物
【記者鄭佩維專訪】來自越南薄寮省的張登科,2023年10月25日千里迢迢來到離家近兩千公里遠的臺灣求學,成為本校國際專修部首位學生。10月30日開始在台北校園上華語課程,中文零基礎的他,僅用4個多月時間,就於2024年3月9日考過華語文能力測驗(TOCFL)B1程度,學習語言的過程可說是進步飛速。
點閱: 2056 下載:
2024 NO.1181 校園話題人物
【記者楊成勤專訪】「如果沒有遇見漢寶德,沒有唸中文系,我可能只是一個佛像雕刻師傅。」在雕塑界一路走來,有著豐富人生履歷的吳榮賜,為本校中文系學、碩士校友、金鷹獎得主,憑藉著自身對於「道」的理解,將「雕」與「塑」的工夫不只呈現在表象,更將藝術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相隔20年考回本校中文博士班榜首,將繼續鑽研博大精深的儒、道、佛教文化與文學,希望透徹理解文學與藝術連結的價值。
點閱: 1361 下載:
2024 NO.1179 校園話題人物
【記者蔡怡惠專訪】「有時眼前的努力看似微不足道,但現在所付出的每份心力,都會成為未來的養分。」成功摘得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碩士班英語教學組榜首,兩度獲得國科會大專生研究獎勵的英文四黃琬淇,談吐間充滿自信與從容,優異表現來自於她對目標帶有堅定意志與不懈的付出。
點閱: 767 下載:
2024 NO.1178 校園話題人物
【記者蔡怡惠專訪】「如果我的信念可以化為力量傳遞出去,協助他人扭轉人生,即是我存在的價值。」甫榮獲112學年度優秀青年的教設碩三林政緯,持續透過自媒體創作、表演舞臺、校園演講、廣播等途徑,立志成為能觸動心靈的演說家,將自己的生命歷程及哲學,分享給正在尋找自我的人。
點閱: 688 下載:
2024 NO.1176 校園話題人物
【記者陳楷威專訪】「不論未來是否能成為永續長,但現在我一定是自己的永續長!」獲選112學年度優秀青年的企管碩二許程閔,一路以來持續實踐永續行動,現為「淡江永續賦能實作計畫」的永續教練,正帶領7位榮譽學程學生參與學校第三本永續報告書的製作。
點閱: 773 下載:
2023 NO.1175 校園話題人物
【記者王薇婷專訪】「竭盡所能,帶領團隊再創佳績。」空手道代表隊隊長、機械三徐韡哲繼110學年度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拿下「空手道一般男生組第四量級」銅牌後,111學年度毫無懸念奪下該量級金牌。學習空手道至今已有六年時間,他依然勤奮不懈地練習,一路抱持著求知與謙遜的態度持續向前。
點閱: 1491 下載:
2023 NO.1171 校園話題人物
【記者彭云佳專訪】「藝術教育不能急,就像滷肉一樣要入味,需要時間醞釀,才能養成內化。」創作歲月逾50年,作品獲獎無數,受邀國内外個展聯展逾百次,廣為世界各大美術館典藏,這是擁有「水墨頑童」封號、被譽為「現代水墨領航人」、文錙藝術中心駐校藝術家袁金塔的藝術理念。
點閱: 866 下載:
2023 NO.1165 校園話題人物
【記者蔡怡惠專訪】「因為學習阿美語,我才回頭思考並重拾自己的母語。」甫榮獲111學年度全國大專校院學生本國語文競賽之原住民族語演說(阿美族語)第一名的俄文四盧冠霖,談起自己對語言的熱愛,滿是真誠與憧憬。
點閱: 1186 下載:
2023 NO.1164 校園話題人物
【記者林育珊專訪】開朗的性格中,有著不馬虎的嚴謹,這就是西語系講師陸孟雁給人的印象。她是臺灣西語口譯的翹楚,著有《漢西翻譯面面觀:理論與實踐》,並譯有《話說淡水:中西對照》及《不可思議的澳洲原住民神話傳說》等。除了會議口譯員與教師身分外,她也是「蘭印藝廊」共同創辦人,更是一位藝術家,今年首度舉辦「藝游孟境」個展,展出近40件複合媒材、水彩、水墨畫,以及彩繪鴕鳥蛋作品,細緻的工法描繪成雙成對的人物、動物,呈現雙雙對對,相知相惜之意境,溫暖疫情後的人們。
點閱: 1153 下載:
2023 NO.1161 校園話題人物
【記者彭云佳專訪】「興趣可以當飯吃,幸福又夢幻,不覺得工作是負擔。」談到逾20年的電影字幕翻譯生涯,英文系助理教授陳家倩語帶雀躍地描述她對電影的熱愛,「我每天都要翻譯一下電影,不然就渾身不對勁。」至今翻譯作品包括《冰雪奇緣》、《星際效應》、《一級玩家》等近700部院線片,陳家倩的一字一句帶動戲院觀眾又哭又笑,輕鬆沉浸在外語電影裡。
點閱: 784 下載:
2023 NO.1160 校園話題人物
【記者宋品萱專訪】「如果我的文字能帶給閱讀者一些觸動,或是某些層面的陪伴,我會非常開心。」中文碩二楊沛容以〈詠明〉、〈無人樂隊的最後一首歌〉分別摘得第38屆五虎崗文學獎新詩組、小說組雙料首獎,其中小說作品又於文化部補助、印刻文學主辦「2022青年超新星文學獎」獲選優等。
點閱: 1113 下載:
2023 NO.1158 校園話題人物
【記者林育珊專訪】「當不放棄目標成為習慣,自然能擁有不一樣的大學生涯。」獲選為111學年度優秀青年的國企四傅昱森,剛從上海復旦大學交換學習回來。他是榮譽學程及財金法律學程學生,榮獲英國倫敦政經學院台灣校友會頒發學術表現傑出獎,並奪得2021年全國大數據精準行銷盃優勝、2022年TBSA全國大學生創業競賽全國特優等多項校外競賽佳績,由學業到專業,從校園到商業競賽,他一步步完成自身的規劃,達成每個目標。
2022 NO.1154 校園話題人物
【記者邱若惠專訪】「步入職場前,有想法就去嘗試,但不管做什麼選擇,都要為自己負責。」現今偶像文化盛行,站上舞臺是許多人的夢想,俄文四徐沛晴勇敢逐夢,2020年參加選秀節目脫穎而出,加入「冠軍女團G.O.F」成功出道,藝名為夏娜Zhana。她認為,大學是最後能夠沒有顧忌去嘗試自己喜歡事物的階段,因此努力追求夢想,毅然決然踏入其中。
點閱: 1746 下載:
2022 NO.1150 校園話題人物
【記者林育珊專訪】「回到母校任教,哪個角落是必須到訪的地方?」尖端材料科學學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王孝祖帶著笑顏,踏著輕快步伐來到網球場,那天陽光耀眼,站在最初被看見的地方,擁抱未曾褪去的熱情,感性道出這一路的精彩與收穫。
點閱: 1674 下載:
2022 NO.1149 校園話題人物
【記者彭云佳專訪】「與人實際互動是培養語言實力的關鍵」,說著一口流利英語的英文二陳宥嘉,大一參加全校性英語即席演講比賽,一舉奪得冠軍,今年更自全國212名菁英中脫穎而出,獲選為外交部國際青年大使,8月底甫隨外交部赴帛琉訪問,宣傳推介臺灣。
點閱: 1378 下載:
2022 NO.1145 校園話題人物
【記者張容慈專訪】「榮獲畢業生服務獎,代表我的努力受到肯定,希望能夠喚起些許大眾意識,幫助弱勢脫離困境,同時也提醒我再接再厲,因為世界上還有許多人與議題需要被關注。」外交四高欣妍談起大學4年間的服務旅程,聲音有如一股暖流,帶來溫暖與關愛,她時時關切社會議題,並且身體力行關懷弱勢,盡力為世界人權發聲。
點閱: 2211 下載:
2022 NO.1144 校園話題人物
【記者鄭佩維專訪】「我深信現在做的每件事,未來都會有回報,同時有所收穫。」葉永裕秉持凡事事必躬親與追求完美的態度,擁有本校國企系及真理大學企管系助理教授、QP Café創辦人、外科醫師等豐富經歷,訪談前更展現愛物惜物的精神,以及熟巧的咖啡烘焙與手沖技術,讓人更好奇他精彩的人生歷程。
點閱: 2443 下載:
2022 NO.1143 校園話題人物
【記者林靖諺專訪】「我習慣把日常生活中所發現的問題,運用設計的方式去解決。」建築碩三林宏恩透過日常觀察與生活經驗,創造許多獨特風格的作品,並獲得「第四屆康提藝術與跨領域設計競賽」最佳環境設計獎、最佳設計獎、創新獎、「2020立邦亞洲青年設計師大獎賽」金牌等諸多獎項,2022年更榮獲臺灣建築學會所頒發的多項獎學金。林宏恩表示,「獲獎初期很感動,覺得一切的努力都有回報,後來就以平常心面對,相信只要盡力追求進步,成果自然就會來。」
點閱: 1439 下載:
2022 NO.1142 校園話題人物
【記者戴瑜霈專訪】「現在當YouTuber其實不容易,有特色才有機會被看見。」現職為品質保證稽核處約聘人員的陳智媛,平日過著朝八晚五的上班族生活,假日則斜槓當起YouTuber。她開設「智媛的飼料」頻道,以美食、旅遊、生活Vlog為主題,介紹全臺好吃又好玩的景點,頻道訂閱數已達1.53萬,熱門影片包括為松濤四五館拍攝的《淡江大學全新宿舍開箱!》。
點閱: 2010 下載:
2022 NO.1141 校園話題人物
【記者張容慈專訪】「為了挑戰自我,開拓視野,我總是努力跳出舒適圈,積極體驗新事物。」第一屆新北文化大使、戰略所碩二廖俊銘堅守初衷,不斷地自我突破,在就讀文化大學建築系時,為了不只拿取單一文憑,他選讀雙主修經濟系,並參與兩岸建築比賽、報考培訓成為分秒必爭的救護義消,2019年更獲選為參加第44屆韓國世界青年交流大會的6位臺灣代表之一。
點閱: 1267 下載:
2022 NO.1140 校園話題人物
【記者林靖諺專訪】「我盡全力以最放鬆的姿態,面對每一場比賽。」喜愛運動的土木二黃儀媗,不僅是本校籃球代表隊成員,也是田徑隊選手,110年代表學校參加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以32.21公尺的成績奪得一般女生組鐵餅(1公斤)金牌。
點閱: 988 下載:
2022 NO.1139 校園話題人物
【記者張容慈專訪】「當我想嘗試一件事情時,我就會立即去執行,不會有過多的猶豫和考量,因為我相信我可以。」身為110學年度優秀青年、公共行政學系系學會副會長、國際大使的公行四歐陽妤婷,臉上掛著甜美笑容,談吐恭謙有禮,骨子裡有一股衝勁,讓她自成為淡江新鮮人起,即積極參與校內外活動,跨領域實習累積實力,不為自己設限,即使遇到瓶頸,也從不輕言放棄。
點閱: 1354 下載:
2021 NO.1135 校園話題人物
【記者邱若惠專訪】「音樂之所以很美、很奇妙,是因為同一首歌、同一旋律、同一個詞、同一首曲,當我用歌聲呈現出來時,每位觀眾接收到的卻是不同的故事,因為每個人都可以賦予它不同的意義。」這是大傳四張舒涵喜歡唱歌的原因,她希望自己所唱的歌,可以帶給他人共鳴,傳遞情感,進而轉化成你的歌,專屬於你的故事。
點閱: 2155 下載:
2021 NO.1133 校園話題人物
【記者葉語禾專訪】「成為優秀的運動選手,當初參與訓練的初心是最珍貴的,競賽過程中,內心充滿愉悅與成就感,是我最期望能帶給選手的信念。」體育處副教授陳天文是臺灣男子400公尺跨欄全國紀錄保持人,當時締造的紀錄48秒63,至今無人再刷新。2000年雪梨奧運晉級準決賽,1998亞運、2001世大運、2003亞錦賽均獲得銅牌,為臺灣男子跨欄競賽取得世界級的榮耀。
點閱: 1829 下載:
2021 NO.1131 校園話題人物
【記者林靖諺專訪】「我有個原則,當越困難時,越要將缺點變成優點。」人生一路走來,有著多元豐富經歷的中文博三莊昭龍,憑藉著修身修道和正向的心態,在擔任中醫師期間,利用休診時,到校鑽研博大精深的華夏文化,只為更透徹理解古人留下的智慧。
點閱: 1800 下載:
2021 NO.1130 校園話題人物
【記者張容慈專訪】身為新北市瑞芳區應妙壇主三代世襲道長,每逢初一、十五,總能在廟宇裡看見他手持三炷香,為香客免費收驚的身影,充滿感謝與期望回饋社會的信念讓他數年來始終如一,這就是目前就讀管理科學系博士班的潘政鵬。
點閱: 4678 下載:
2021 NO.1129 校園話題人物
【記者戴瑜霈專訪】「高爾夫也許不是我最喜歡的運動,但它是讓我享受成就感的舞臺,讓我有機會到處征戰比賽、看遍各式風景,甚至到美國體驗不同的異國風情。」陽光健康有活力、帶著一身小麥色肌膚的企管三謝映葶,是109學年度大專院校高爾夫錦標賽一般女子組冠軍,她與高爾夫球有著難以分割的感情。
點閱: 1755 下載: